淮河抗洪前線普通共産黨員:我是黨員能挺住
央視國際 (2003年07月05日 21:25)
新華網安徽阜南王家壩7月5日電 我們和陳家本稱得上是“患難之交”。7月4日中午,我們幾個記者乘著他駕駛的衝鋒舟,去一個被圍在洪水中央的災民聚居點。走到半路,發動機突然熄火。當時四週一片汪洋,水面有幾裏路寬,哪邊都看不到岸,只能遠遠望見一些被淹到樹冠的樹林和幾間露著屋脊的房子。救援船至少要等半個小時才能開過來。
我們很著急。我們是淮河王家壩3日淩晨開閘泄洪後第一批趕赴水中災民點的記者,3日一整天,由於蓄滯洪區水位較低,船過不去。被轉移的災民生活究竟如何?全國人民都急著知道,我們必須儘快去實地了解。
不久又下起了大雨,衝鋒舟上的雨具不夠用,大家身上很快濕透了,但是無法可想,就那樣茫然地坐在露天船艙裏。
最鎮定的便是陳家本,這位平常愛説愛笑的大漢此時一臉嚴肅,一邊抹掉眼皮上的雨水,一邊仔細檢查發動機的各個部件。沒有工具,所有工作都只能靠兩隻手。我們問要不要幫忙,他説:“沒事,一會兒就好。”只有兩個細節能體現出他也在著急:一是罵了兩句娘,二是要了根煙,在雨中強行點著。看著他那麼有把握,我們心裏安穩了許多。
一刻鐘後,發動機又發出了歡快的轟鳴!我們大叫起來,繼續向目的地前進。
經過這麼一次,大家和陳家本的話多起來。當地帶路的同志介紹,陳家本並非當地防汛抗洪指揮部的正式工作人員,而是一名義務參戰的志願者。他1987年從解放軍某舟橋部隊退伍,駕船技術就是當兵時學會的。他住在距王家壩20公里遠的阜南縣城,開著一家幹洗店,7月2日聽説淮河汛情緊急,便關了店門,跑過來幫忙。
“水這麼大,你不覺得有危險嗎?怎麼不在家裏老實呆著?”我們問。
“是有危險,但蓄洪區裏的老百姓更危險。”他説,“開閘前很多黨員幹部都忙著幫老百姓轉移,我看著心急。再説,我畢竟受過系統訓練,如果嚴格遵守技術要領,可以把行船危險降到最低。”
在部隊時,陳家本只是一名普通士兵,但他對部隊非常有感情。他説:“我很懷念部隊生活,這次來抗洪跟這有很大關係,我想重新體驗一下那種緊張有序的節奏。”當兵時他就參加過幾次搶險救災。
儘管退伍多年,陳家本卻覺得自己從沒離開過部隊。1991年淮河發大水,他原來所在部隊到阜南抗洪,部隊老首長給他打電話,請他當嚮導。他形容當時的感覺是“一個長期待命的老兵,忽然接到了盼望已久的戰鬥任務,激動得直想跳”。他二話沒説,立刻放下手邊的事情趕了過來。去年汛期,他又向縣人武部主動請戰,要求擔任衝鋒舟駕駛員,但去年沒有開閘蓄洪,衝鋒舟基本沒派上用場,他感到十分遺憾。
這次才來三天,陳家本已經執行了四五次任務,主要是對蓄洪區進行巡察或運輸人員、物資。從3日下午到4日下午,他連續24小時沒吃上一口飯。“大家都在忙,誰也顧不了那麼多。”他説。
最艱苦的是在他剛到王家壩的時候,當晚沒找到住處,就跟老鄉借了把椅子,在路邊樹林裏靠著瞇了整整一夜,結果腿上被毒蚊子叮了許多大包。
雖然看上去一直精神很好,但陳家本畢竟是奔50歲的人了。我們問他:“身體吃得消嗎?”
他説:“我是黨員,應該能挺住。”(李柯勇 沈翀)
>>>進入專題
責編: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