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新聞分析:三峽蓄水為何初期選定135米高程

央視國際 (2003年06月11日 01:41)

  新華社三峽工地6月10日電 6月10日22時,三峽水庫水位提前蓄至海拔135米高程。三峽工程為何要分期蓄水?初期蓄水為何要選定海拔135米高程?

  據專家介紹,三峽工程正常蓄水位為海拔175米高程。這個水位不是一步到位,要分三步走:第一步,在2003年6月將水庫初期蓄至海拔135米高程;第二步,在2006年長江汛期後,將水庫水位抬高至海拔156米高程;第三步,在2009年工程全部竣工後將水位抬高至正常蓄水位海拔175米高程。

  三峽工程採取分期蓄水的辦法,是綜合考慮工程建設、移民、泥沙等因素的結果。分期蓄水有五大好處:一是可以逐步滿足防洪、發電、航運的基本要求,綜合效益較好。長江重慶以下河段的水資源可以得到較為合理的開發,並可配合國民經濟的發展逐步提高各項效益;二是可以降低移民搬遷和安置的強度和難度。三峽移民最終搬遷人數將達113萬,分期蓄水,分期搬遷,便於移民搬遷逐步實施,在分期搬遷中可不斷積累經驗,實現移民的長治久安;三是分期蓄水為三峽工程提供了對庫區泥沙淤積進行觀測驗證的充足時間。逐步提高水庫蓄水位為處理泥沙問題在技術上留有餘地,有利於徹底攻克泥沙淤積這一技術難題;四是分期蓄水有利於三峽庫區環境治理。水庫分步驟運行,可以為治理庫區水污染、地質災害和水土流失積累經驗,提供時間;五是分期蓄水有利於三峽工程早産出。三峽工程總工期17年,分期蓄水使三峽工程在建設期間逐步投産發電,大大減輕了國家的財政壓力和三峽工程的資金籌措壓力。

  三峽工程初期選定的135米高程,是一個科學合理的蓄水“起跑線”。這個水位,既可以滿足三峽永久船閘通航要求,又能滿足發電的水位需要,同時又使三峽工程初步擁有蓄洪削峰手段。

  135米水位既是三峽工程從投入到産出的分水嶺,也是三峽工程從建設轉向運行的里程碑。(施勇峰 周夢榕)

責編:高楠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