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新聞分析:高峽出平湖對中國影響深遠

央視國際 (2003年06月10日 23:52)

  新華社重慶6月10日電 今天,高峽出平湖了!人們奔走相告這一喜訊,慶祝三峽的百年夢圓。然而,高峽平湖帶給我們的不僅是激動和喜悅,發生在萬里長江上的這一滄桑巨變,必將對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産生十分深遠的影響。

  平湖縫合長江經濟帶的斷裂區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命脈,是我國最具潛力的經濟帶,沿江佈局著上海、南京、武漢、重慶等多個經濟重鎮。然而,這一活力四射的經濟帶卻在三峽斷裂了。

  三峽風光雄奇壯麗,自古以來就是長江上一段令人魂牽夢繞的地方。然而,地勢險要,交通閉塞,在造就與世無雙的人間絕景的同時,也使得這裡的經濟發展水平遠遠落後於長江流域的其他地區。

  數據往往最能説明問題。目前,三峽庫區20個區市縣的人均社會總産值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45.2%,人均國民收入只佔全國平均水平的56.4%,每萬人中擁有人才的比例低於西部的平均水平,僅是東部地區的1/5-1/6,甚至還有不少地區是貧困縣。

  三峽工程上馬,給三峽人帶來了亙古未有的發展機遇。10年間,上千億資金密集投入了這一地區,120余萬人的遷移,大量的城鎮、企業搬遷為庫區重構經濟結構創造了條件與機遇。開髮式的移民方針使得這筆錢沒有簡單地成為移民的身上衣、盤中餐,而是變成了一條條四通八達的公路、一個個現代化的企業集團、一座座瓜果飄香的果園、一所所師資雄厚的學校、一座座設施完備的移民新城……10多年來,三峽庫區不僅順利搬遷了70多萬移民,而且也是庫區經濟發展最快的10年。

  統計數據表明,在這期間,三峽庫區20個區縣國內生産總值比1993年時增加了2.21倍,財政收入增加了1.83倍,農民收入增加了2.15倍。

  如今的三峽庫區,已是全國名牌企業的薈萃之地,娃哈哈、匯源、格力等一大批企業相繼落戶庫區。走進三峽,到處可以看見一片片移民新村,一條條新開的梯田種滿了臍橙、李子、桃等經濟作物,鄉鎮企業、個體商業星羅棋佈。借移民之機,庫區的農村傳統農業模式也在發生變化。

  20世紀90年代初,清華大學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就認為,三峽工程所引出的庫區大規模的城鎮遷建,對城鎮化的推動將是巨大的。看著蓬勃發展、日新月異的新庫區,人們有理由相信,三峽這一長江經濟斷裂帶正在被平湖悄悄地縫合,長江經濟帶面臨著空前的發展機遇。

  三峽天險化為西部大開發的新通道

  蓄水之後,長江三峽最直接的變化是航道條件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湍急的長江水變緩了、變深了、變寬了。從此,長江行船油耗將減少,載重噸位將增加,萬噸級船隊將可以直接停靠重慶港,長江航運將擁有無可比擬的價格優勢。

  長江是連接我國東西部的一條經濟大動脈。人們應該意識到,航運條件的變好,價格的降低意味著我國西部豐富的資源可以更快、更廉價地運往東部;東部的企業可用更低的成本在西部落戶,西部的企業也可以更節省地將産品運出。自古雄奇天下的三峽天險,如今已化為西部大開發的一條新通道。

  有關資料表明:三峽工程建成後,水庫回水到重慶,形成深水航道,平均水深為70米,最大水深達170米,水庫平均寬度約1100米,比建庫前航道寬度拓展約1倍,回水區流速減少50%。船舶每馬力拖載量因此增加至7-10噸,是原來的10倍,與中下游基本一致;外運貨物單向通過能力增加至5000萬噸,是原來的5倍;船舶運行週期將縮短一半左右。

  據測算,蓄水後長江航運的成本將從目前每噸公里0.03-0.04元的基礎上還要降低36%左右,加上運力大大提高,而陸路運輸成本為每噸公里0.5元左右,水運的單價將大大提高競爭能力。

  目前,一些航運企業對這條黃金水道已是虎視眈眈。由於重慶將成為西部地區一個重要的出海口,目前重慶市各大輪船公司都紛紛更新設備,淘汰二三百噸的拖輪,裝備二三千噸的駁船。大型民營水運企業民生公司正在新造集裝箱船。看到長江未來航運形勢的分析報告,美國汽車巨頭之一的福特公司最終選擇了長江上遊特大城市重慶作為其進入我國市場的根據地。長虹、五糧液兩大集團也有意開始大批量改走長江水運到上海出境。搶灘重慶的全球貨運企業日本郵船公司則認為,把重慶到沿海的內河航運生意攬到手後,從重慶出口的貨物經過上海可直達海外,節約時間更節約成本,還可以吸引西部其他省區的出口訂單。

  馴水發電造福天下

  人們不會忘記1998年特大洪水中嚴防死守的感人場面,也不會忘記洪水給中下游地區造成的嚴重損失。高峽出平湖後,往日的洪魔將被安靜地束縛在有數百億立方米庫容的三峽水庫內,溫順地為人們提供源源不斷的電能。這項效益無法用錢去衡量,因為這不僅減少了人民的財産損失,還保護了生命和環境。

  三峽水庫蓄水至175米時,防洪庫容高達221.5億立方米,相當於4個荊江分洪區的容積,可使長江荊江河段防洪標準從現在的約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保護長江中游的武漢市等大城市安全。據悉,三峽工程建成後,三峽大壩可以直接控制荊江河段90%以上的洪水,使長江中下游12.5萬平方公里平原地區的人民免除洪水威脅。

  發電是三峽工程的另一個效益。當三峽電站26台7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全部運行時,三峽水電站的年均發電量將達到847億度,可“照亮”半個中國。三峽水電站將和華中、華東地區已建、在建和將建的火電站和水電站群相結合,為這些經濟發達地區增添新的動力。相對於火電、核電而言,水電清潔、安全、不會枯竭。為此,每年可減少煤耗4000萬-5000萬噸,少排放二氧化硫200萬噸、一氧化碳1萬噸和大量工業廢水。清潔安全的水電可以讓我們的天更藍、水更碧、空氣更清新。(代群)

責編:高楠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