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水後長江船舶如何通過三峽五級永久船閘?
央視國際 (2003年06月10日 15:59)
人民網6月10日電 6月10日,三峽蓄水將達到135米水位。這意味著三峽永久船閘試通航的條件已經具備,二次截流以來的翻壩運輸方式隨著試通航即將結束。
三峽大壩建成後,長江航運主要靠船閘來進行。那麼,三峽永久船閘究竟是什麼樣?船舶又是如何通過世界最大的船閘的?
三峽船閘位於海拔262.48m的壇子嶺左側,是在花崗岩山體中開挖形成的人工航道,最大挖深176m,航線總長6442m,由上遊引航道(2113米)、閘室主體段(1621m)、下游引航道(2708m)、地下輸水系統和山體排水系統等組成,是目前世界上水頭最高(113m)、級數最多,技術最複雜、規模最大的船閘。
目前,三峽蓄水135米水位和下游的落差達到70多米,而到2009年蓄水到175米時,水位落差達113米,採用連續梯級船閘可以將上百米水位差分級減小。船舶從上遊過壩下行,打開第一號閘室的上閘門,使閘內水位與上游水位齊平,船進入,關閉下閘門,從閘內放水,與第二號閘室水位齊平時,打開下閘門,船舶駛入第二號閘室。依次類推,直駛入下游。如果船由下游向上駛,上述過程相反。通過一次五級船閘,大約需要2-3個小時。(詹新慧)
責編:李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