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楚蜀鴻溝”不復在 “三峽鎖鑰”今洞開

央視國際 (2003年06月09日 18:03)

  新華網三峽工地6月9日電 船過神女峰,下行約8公里,是重慶市與湖北省的分界線。南岸有一集鎮,名碚石,屬重慶巫山縣;距碚石不遠的北岸有一集鎮,名萬流,屬湖北省巴東縣。兩地之間,有一鳊魚溪從北岸入江,這條小溪就是重慶(原四川)與湖北的界河。郭沫若曾有詩云,“群壑奔荊楚,一溪定界邊。船頭已入鄂,船尾尚留川”。

  “隆祥號”客船的船長韓慶榮告訴我們,在界河入江處的石壁上,曾鐫刻著“楚蜀鴻溝”四個大字。但我們眼前的鳊魚溪,由於蓄水水面已寬闊了許多,那四個大字早已淹沒而無跡可尋。

  楚蜀歷史上不僅存在著地理上的鴻溝,也存在著一些社會關繫上的鴻溝。巫、巴兩縣百姓,為爭奪田土薪柴,曾發生過無數次械鬥,造成了不少傷亡,使“鴻溝”越來越大。解放後,兩縣人民消除隔閡,攜手建設新三峽。後來,兩縣青年還在鳊魚溪邊聯合營造了“青年友誼林”。

  湖北巴東縣副縣長鄭開廷説,現在巴東縣與重慶巫山縣經濟交流活動頻繁,兩縣的地質部門還攜手治理地質災害,幹部群眾之間“水乳交融”,“鴻溝”早已不復存在。

  船過鳊魚溪,下行約40多分鐘,出巫峽峽口,視野豁然敞亮,南岸一片嶄新的樓群依山矗立,氣勢巍然,這便是巴東縣新縣城。江中立著兩個巨大的“十”字,那是正在興建的巴東長江大橋橋墩和正在吊裝的橋梁。

  “楚西扼塞,巴東為首”,巴東地勢陡峭,是自古以來三峽諸縣中唯一不設城防的縣城。作為湖北省境內最西端的一個縣城,它是水路入渝的必由之路,是鄂西山區的門戶和交通樞紐,“上連巫夔、下通荊郢”,素有“三峽鎖鑰港”之稱。

  鄭開廷説,三峽工程的興建給巴東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航運的改善使巴東水路交通樞紐的地位更得到加強,現在巴東已可停泊萬噸級船隊。投資3億多元的長江大橋建成後,巴東又可成為“西通巴蜀,東接荊襄”的陸上交通中心。可以説,“三峽鎖鑰”今洞開,開放的巴東通四海。(陳新洲 張先國 皮曙初)

  >>>見證135高峽出平湖專題

責編:唐峰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