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擊三峽蓄水:險灘不見灘 懸崖鎖鐵鏈
央視國際 (2003年06月08日 17:29)
新華網三峽工地6月8日電 “蜀道青天不可上,橫飛白練三千丈”“十丈懸流萬堆雪,驚天如看廣陵濤”,這是古人對西陵峽新灘驚險景象的生動寫照。三峽蓄水後的新灘風正潮平,船行其中,不時見到幾隻水鳥掠着江面飛來飛去。我們乘坐的“隆祥號”遊船上的工作人員説,這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新灘,也稱青灘,位於牛肝馬肺峽和兵書寶劍峽之間。它是三峽中最有名的枯水險灘,枯水期水流最急,落差最大。這裡江岸高坡從古至今多次崩塌,每崩塌一次,即形成一次更險的灘地。船員告訴我們,最近的一次崩塌發生在1985年6月的一個凌晨,江北岸有數百年曆史的新灘古鎮,頃刻間崩塌了三分之二。幸虧有準確的測報,沒有人員傷亡。
老船長韓慶榮、輪機長彭洪軍都在西陵峽行船幾十年,他們回憶以前那些驚心動魄的時刻,至今還感到心有餘悸。在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蓄水之前,每遇洪水季節,這裡江水湍急,浪高數米;枯水期間,水落石出,形成陡坎跌水,落差竟達七八米,江水猶如脫弦之箭,飛瀉直下。宋代大文學家蘇東坡描繪這裡“大魚不能上,鸕鶿不能下”。船行至此,每每遇險。上灘則像爬瀑布,主要靠人力拉縴。
近代以來,在新灘、泄灘等地先後用上了人力絞灘站、機械絞灘站等。新中國成立後,新灘經過多次整治,一把把形如鋼刀利劍直刺江面的門坎石被炸掉。特別是葛洲壩工程建成蓄水後,新灘險情得到較大改善,流速降低,航道拓寬。如今隨着三峽水庫水位的不斷提升,新灘之險已長眠江底。彭洪軍告訴我們,三峽工程蓄水後,“隆祥號”向上行駛的速度已從每小時14公里左右加快到每小時20多公里。
船員還告訴我們,政府這幾年不斷地在新灘兩岸勘察、施工,整治崩岸。仰望南岸群峰,我們看見一座張開一個大裂縫的山崖。船員們説崩裂的山崖叫鏈子崖,十幾年來,國家投鉅資對鏈子崖進行了治理。借助望遠鏡,我們看到,上百米高的懸崖被難以數計的鋼鐵“鉚釘”死死釘住,一條條巨蟒般的粗大鐵鏈又將其牢牢鎖在山體上。北岸老新灘鎮崩塌的地方,如今已是翠樹綠草覆蓋。(記者 陳新洲 皮曙初 張先國)
責編:陶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