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書寶劍峽:“兵書”移走 “寶劍”淹沒
央視國際 (2003年06月07日 15:49)
新華網三峽工地6月7日電 船出牛肝馬肺峽,溯流而上過新灘,便是具有武俠小説意境的兵書寶劍峽。隨著三峽蓄水水位的升高,“兵書”已被考古專家們“借”走,而那個曾聳立江中的“寶劍”已完全沒入浩淼煙波之中。
兵書寶劍峽全長約4公里,在峽谷北岸陡崖石縫中,看去好似放著一個像書卷的東西,傳説是諸葛亮的兵書。兵書石的下面有一根上粗下尖、豎直指向江中,酷似浮雕的一柄寶劍的石頭。兵書寶劍峽因此得名。
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經過考古學家的實地考證,所謂兵書,是半山腰古代懸棺葬的遺物。經過地質學者考察,所謂寶劍,是絕壁上突出的岩塊。6月2日,在三峽工程正式蓄水的第2天,湖北省秭歸縣文物部門考古人員將兵書洞口內三口重疊懸棺搬遷到了新縣城,並從中發現了巴氏矛等青銅器、一把約1米長的劍及大量頭骨。考古人員初步推斷,這三口懸棺至少有2000多年曆史。6月5日,江水逼近兵書洞口,寶劍石只剩劍尖。到6月6日,寶劍石已不見蹤影,兵書洞口也被水淹沒。
據説,諸葛亮將他一生用兵的經驗寫了一部書,有一次他得了重病,環顧周圍的人都不配授予,又怕後人生吞活剝,照本指揮作戰,死守老本。便選了險要之地把這部書放在難於攀登的峭壁上,讓後世有才志的人去取。還有個傳説是,秦朝末年,楚漢戰爭中,劉邦手下有謀士叫張良,他熟讀兵書,足智多謀,垓下一戰,殲滅了項羽的精銳部隊。項羽單騎逃到烏江,自刎而死,於是楚亡漢興,張良死後便將兵書寶劍藏在這裡。
以前,在兵書寶劍峽的斜對面,峽口懸岩下有岩洞,颳風時塵土順著岩石的石孔漏入岩下,如同常年堆積的糧食,傳説是諸葛亮當年屯糧的米倉,故又稱米倉峽。(陳新洲 張先國 皮曙初)
責編: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