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早完工 奔小康 看美景:三峽移民有三盼

央視國際 (2003年06月03日 16:01)

  新華網重慶6月3日電 沿着移民縣城的淹沒線,記者近日走訪了部分已搬遷的三峽移民。在移民們漂亮的新家裏,他們向記者講述了自己的心裏話:一盼三峽工程早完工,二盼庫區奔小康,三盼青山綠水長相依。

  一盼三峽早完工,國富民強萬事興

  記者見到70歲的黃德金老人時,她正在雲陽移民新城的廣場上迎着晨光而舞。廣場不大,但晨練的人們或歌或舞,舒緩的音樂和輕盈的舞步似乎在訴説着移民們的幸福生活。

  自從搬到新縣城後,黃德金老人便有了晨練的習慣,每天早晨六點二十分,老人會和老伴一起來到廣場上,跳跳舞、打打腰鼓,享受早晨的新鮮空氣。老人告訴記者,新縣城比舊縣城好得多,道路寬,環境美,處處清清爽爽,老縣城連個鍛煉的地方都沒有,而新縣城的廣場修得很漂亮,縣城的老年人都愛到這兒來耍。

  黃德金老人的家裏收拾得一塵不染。三室一廳95平方米的住房裏,冰箱、電視、音響一應俱全,老人特地把記者領到衞生間看了看,笑着説:“以前我們住的房子不僅漏風漏雨,而且廁所一層樓只有一個,現在沒有這個煩惱了。”

  談起心裏的願望,老人説:“我活了70歲,現在住得寬,吃得香,睡得好。説實話,晚年能過上這麼好的生活,夜裏做夢都會笑醒,這是托政府移民搬遷的福啊。我們老兩口現在盼著三峽工程早日完工,讓更多的移民搬到新城來住,讓更多的老人能到廣場和我們一起打腰鼓,也讓下游的人們早日不受洪水禍害。”

  二盼庫區奔小康,生活更上一層樓

  採訪奉節縣劉家包小區的移民宋世華一家時,他們正忙着收拾行裝上北京。49歲的宋世華是個廚師,走南闖北,見多識廣。“我們一家一直都覺得國家三峽工程修得對,在長江上建座壩,下游就不會年年有水災了,所以我們是最早搬遷到新縣城的”,宋世華對記者説。

  搬到新城後,宋世華開了一家火鍋店,生意不錯,有了一些積蓄,為圖更大的發展,一家人決定把重慶火鍋店開到北京去。宋世華説,他希望國家不僅能把三峽工程建設好,也能讓三峽人民早日實現小康,讓移民們的日子像那長江水一樣“漲到175米”。

  看著宋世華幸福的笑容,記者想起了一組數據,三峽工程開工的10年,恰好就是庫區經濟發展最快的10年。現在三峽庫區20個區縣國內生産總值比1993年時增加了2.21倍,財政收入增加了1.83倍,農民收入增加了2.15倍。承擔85%移民任務的重慶市,目前正在研究制訂“三峽庫區實現小康社會的發展規劃”。

  三盼平湖之美賽三峽,青山綠水長相依

  陳登奎是奉節縣萬勝鄉的一位農村移民。記者一走進他的家,他就指着山腳下的一片空地和幾間已經拆了的房子説:“過去我們一家7口人就住在河邊,種田不用施肥,養魚年年滿塘,柑橘年年豐收。”

  他的新家在半山腰上,房屋的周圍種滿了從淹沒線下移栽上來的臍橙樹。清晨時分,鳥語蟲鳴,活生生一幅山林野趣圖。蓄水之後,江水將從老屋前的小河中倒灌進來,形成一個湖泊,從他家的窗戶就可以欣賞到平湖的秀色。

  “記者同志,你説大湖和大河哪個更好看?”陳登奎的這個問題讓記者很難回答。記得一位鄉村教師曾這樣描述高峽和平湖,高峽雄奇粗獷,平湖寧靜柔美,宛如男性的威武陽剛和女性的嬌媚溫柔,兩者各有韆鞦,卻無法比較。但是,在蓄水的這些日子裏,移民們對平湖的期盼溢於言表。通過移民搬遷,移民們的居住環境得到了顯著改善,當移民們住在寬敞明亮的新家中,漫步於乾淨整潔的新城中時,他們一定會期待即將出現的平湖是一位柔情似水的純情少女。(代群 戴勁松 郭嘉軒) 

責編:唐峰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