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百萬移民的世紀遷移 寫在三峽工程蓄水之際

央視國際 (2003年05月31日 13:34)

  新華網重慶5月31日電 6月1日,三峽工程正式下閘蓄水。這是三峽工程建設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它標誌著三峽工程開始從建設期轉向效益期。看著高峽漸成平湖,看著那些與長江相守千百年的城鎮、村莊和碼頭一步步沉入江底,不能不想起曾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和起始於上世紀90年代至今仍在繼續的浩大移民工程。

  這是一次空前的移民。世界上百萬人口以下的國家有30多個,而三峽庫區最終移民人口將達到113多萬。到2009年,三峽庫區將搬遷兩座城市、11座縣城、114個集鎮。世人擔憂,中國有能力完成人類有史以來的最大工程移民嗎?難以割斷的故土鄉情,難以丟棄的良田沃土,還有那從祖輩就開始居住的家園……移民們能否順利地完成嶄新卻又陌生的生活轉換?世界注目,這些熱戀故土的人們能否遷得出,安得穩,走上富裕之路?

  三峽工程蓄水前夕,當記者耳聞目睹了庫區人民不畏艱難、再造家園的豐富實踐之後,更深切感到,百萬移民決策的意義深遠,影響巨大。它給三峽庫區帶來了深刻的變化,也給人類移民史寫下了厚重的一頁。

  (一)

  在移民外遷的日子裏,這樣的情景常常打濕我們的眼睛:就要登船、上車了,告別的人還手牽著手,你一言我一語,話語滔滔;帶上那祖傳的泡菜罈子,家鄉土地上的種子,老屋前挖起的小黃桷樹苗……鄉情依依。故土難離,家園難捨。雲陽移民外遷上海,縣裏的幹部動員説,上海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那裏的生活比在雲陽好。可不願外遷的移民説,上海有雲陽這樣好的臍橙樹嗎?

  但“搬遷”來臨的時候,他們毅然將國家利益放在了前頭。到今天,三峽庫區已有近20萬人“就近後靠”搬遷新地;10萬多人遠赴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11個省市落戶安家。從山區到平原,由種柑橘、苞谷變成種水稻、棉花,開始了全新的生活。在江蘇省大豐市,移民李安春一家分得了11畝耕地。他種上了棉花、桑樹、大棚蔬菜,栽了一片果園。有的移民,承包了果園,辦起了酒廠,開起了火鍋店,買車跑起了運輸。

  在庫區內安置的移民,也勇闖市場。雲陽縣故陵村的移民瞄準新家園的建設辦起了預製件廠、水泥廠。目前全村從事加工、建築業的有200多戶,辦飲食業的有30多家,另外還有30多家從事車船運輸。在茅坪,移民韓大爺一家人,大兒子開髮廊,女兒開餐館,小兒子搞運輸。韓大爺説:“新搬的地方比老地方強,只要開動腦筋,手腳勤快,不愁沒有好日子過!”   

  (二)

  2009年三峽工程蓄水175米高程時,600多公里長的狹長型水庫將淹沒湖北省、重慶市的陸域面積600多平方公里,被淹沒的房屋面積達3473萬平方米,耕地38.95萬畝。國家對移民補償投資400億元。有經濟專家分析,地處長江中上遊地區結合部的三峽庫區,是我國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和西部欠發達地區的過渡區域。它獨特的區域優勢和現實條件,決定了百萬移民工程將成為長江經濟帶開發和西部大開發的共同戰略支點。

  世人稱讚三峽的壯美,但我們也看到它的貧困。在庫區1600萬人口中,貧困或剛剛脫離貧困的人口占到了80%;20個受淹區縣中,吃財政補貼的就佔四分之三。三峽工程的興建,為加快庫區脫貧致富步伐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開發性移民方針的實施為移民開闢了一個不斷富裕和進步的發展空間。與以往移民不同,這一次的投資沒有僅僅成為移民的盤中餐、身上衣,而是成為一塊塊新開墾的土地,一片片果滿枝頭的柑橘園,一個個高效農業基地。三峽庫區的廣大農村,沿著生活安置和生産安置並舉,農業開發為主、就業安置為輔的道路,將許多可與城市小區媲美的移民新村建造在了青山綠樹之間。走進萬州五橋移民開發區黃柏鄉,一片蔥蘢的景象躍入眼底:140多公里長的沿江高效農業帶已見雛形。目前,這個産業帶可安置移民1.2萬人。

  移民大搬遷為庫區工業的結構調整提供了契機。庫區內那些規模小、設備差、污染環境、虧損嚴重、競爭力差的企業,通過技改搬遷、改組改制和全國各地紛至沓來的對口支援,改換了容顏。一批市場適應性強、技術起點高、機制靈活、成長性好的全新企業構成了今日庫區一道亮麗的風景。萬州區部分淹沒企業,在格力集團、常州柴油機廠、上海匯麗集團等對口支援企業的通力合作下,組建了一批新企業,預期可新增銷售收入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28戶,1億元以上的企業18戶,挺起了當地工業的脊梁。

  隨著一座座新城的拔地而起,三峽庫區新的城鎮體系正在形成。歷史名城秭歸,千百年來空守一條黃金水道。整個老縣城內,找不出一條兩丈寬的路,沒有一條像樣的街。0.76平方公里的城裏,擁擠著70萬平方米的房屋和2.2萬人口。而今新縣城樓房鱗次櫛比。一批新穎的小城鎮也伴著移民的搬遷而崛起。

  移民建設也為庫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帶來空前的發展。在全國人民的支援下,庫區用了一年時間,基本建立了與全國同步的通訊系統。庫區多年來主要依靠水運的交通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未來將有數條高速公路橫貫庫區;達川萬州鐵路已經開通,渝懷鐵路正在鋪設;萬州五橋機場即將投入使用。交通部還將把重慶、萬州作為內河重點港加以復建。

  (三)

  三峽庫區山高坡陡、人多地少,農民的密集耕作,森林覆蓋率的下降,使自然生態系統變得非常脆弱。據統計,三峽庫區水土流失面積佔62%,庫區總産沙量平均每年1.55億噸,流入長江的泥沙約為4000萬噸左右。數據顯示,三峽庫區已成為長江流域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地質條件的複雜,每年汛期的山體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都令人揪心。

  移民搬遷初期,走的是“就近後靠”和“房前一條路,房後是果園”的理想化思路。有的縣為了安置農村移民,在25度以上的斜坡上開墾荒地。毀林開荒,陡坡種植,不僅造成了新的水土流失,也給移民今後的生産生活帶來重重困難。為此,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將庫區10多萬移民,向湖北、重慶兩省市的非庫區和上海、江蘇等外省市安置。而今10多萬農村移民有步驟外遷,近百萬畝坡耕地退耕還林。

  為了三峽的秀美山川,三峽庫區充分利用移民的優惠政策和資金投入,下大力氣治理生態環境。重慶市、湖北省都啟動鉅資營造“青山綠水工程”:保護天然林,退耕還林還草,綠化荒山荒坡。以街心花園、綠樹草坪為不可缺少內容的新建城鎮拔地而起,一批佈局分散、高能耗、重污染的企業將永久退出三峽兩岸。以退耕還林為主題的生態農業初見端倪,庫區林地以每年60萬畝的速度增加,庫區農業開始擺脫對耕地的依賴,逐漸轉向“山上有樹,樹上有果,林下有草,以草養畜”的立體經濟。(記者 劉亢 劉剛 代群)

責編:陶柯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