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檢總局再部署打擊發“非典”橫財違法行為
央視國際 (2003年05月09日 23:13)
新華社北京5月9日電(記者李柯勇) 據不完全統計,為打擊發“非典”橫財違法行為,全國質檢部門已出動執法人員近6萬人次,對重點監控的近3萬個生産經銷場所進行了檢查,查處違法案件2800余起,端掉百餘個制假窩點,查獲劣質口罩40萬個、假冒偽劣洗滌消毒用品20余萬瓶,移送司法機關處理案件13起。
這組數字是國家質檢總局9日公佈的。4月下旬以來,針對一些不法分子借防治“非典”之機制售假冒偽劣防護用品,發“非典”橫財的違法行為,各地質檢部門連續組織了打擊行動。
從查處情況看,目前“非典”防護用品假冒偽劣問題比較突出,呈現出四個特點:一是口罩合格率低,以次充好、標識不符等情況嚴重。一些省市抽查平均合格率僅為50.3%。夾層質量低劣,填充物有破舊紗布、布條、面巾紙、化纖物品,甚至有海綿、塑料。標稱層數多,實際層數少,標實不符。二是消毒液中過氧乙酸等主要殺菌成分濃度嚴重低於標準,平均合格率僅為66.7%。有些生産、經銷者把庫存過期産品推向市場,無廠名廠址、無執行標準、無檢驗合格證明等。三是一些其他産品生産企業匆忙轉産,隨意加工,粗製濫造,盲目追求數量,不保質量。四是缺斤少兩,不僅消毒液短重,洗滌品少量,有的甚至在中藥劑上也做起了剋扣計量的手腳,還有些不法分子故意減少有效物質計量後,用水及其他物品充數補量。
針對上述問題,國家質檢總局再次作出部署,採取了四項措施:一是對已立案案件加快調查,查清基本違法事實,依據法律規定上限從重處罰,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司法機關;二是對出現區域制假苗頭的地區,實施重點巡查監控,落實轄區責任制,做到早發現、早查處、早控制,對失察者追究責任;三是保證已設立的12365等舉報電話24小時有人值班處理,對舉報問題一經查實,立即兌現獎勵政策;四是及時受理消費者個人及單位購買防治“非典”産品的質量投訴,及時安排檢驗和鑒定,減少或免收檢驗、鑒定費,按提供的産品生産者、銷售者線索,依法查處有關違法活動。
責編:趙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