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兩米內才可能傳染 恐慌比非典更可怕
央視國際 (2003年05月06日 07:46)
北京青年報消息:“非典”最早出現在何時?北京目前的防疫措施是否有效?人們應如何看待“非典”?這些問題的答案,你都可以在廣東防治非典型肺炎專家指導小組組長鐘南山院士的報告中找到。
“非典”最早出現在去年11月
非典型肺炎不同於典型的肺炎。在我國,追溯到最早大概是2002年11月份,當時肖正倫教授在佛山會診了一例病人。為什麼到2003年1月23日才在廣東省衛生廳的指導下將這種病的傳染性正式成文呢?因為一開始大家根本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只知道它跟一般肺炎不同,發展得很快。到了2002年12月,因為在河源發現了一些病人,醫務人員接近他們都得病,這時才感覺到這種病有很強的傳染性,併發現這個病有兩個特點,在傳染性的基礎上還有一個家庭的聚集性,所以當時就認為這個病不是一個普通的病。
“非典”傳染性一代比一代弱
這裡我想特別強調一下這種病的傳播途徑,因為對這個問題大家有興趣,同時,它也涉及我們的防護問題。它的傳播途徑是從臨床觀察得出來的,首先一個非常明確,主要靠病人的分泌物或飛沫直接感染。但是,是不是就單純這麼一個傳播的途徑呢?目前看起來有點變化,為什麼呢?這是從香港淘大花園得到的一個啟發,因為淘大花園在短短的大概四五天之內突然有兩百多人發病,而且都在一個高層建築,不在底層,所以,當時就考慮到會不會是病人的污染,病人的分泌物也就是含有病原體的分泌物污染到了一些物品,比如説水、衣服、食物等等。由於病原體能夠在體外有一定的存活時間,所以,可能通過水或者什麼再傳染給另外的人。香港淘大花園那個下水道其中有一個U型管是儲水的,不容易排空。根據臨床線索,我們考慮到在防護方面除了避免直接的飛沫這麼近距離的接觸以外,還要特別注意個人衛生。
另外,從臨床的角度看,從流行病的觀察看,這個病的傳染性看起來不是一代比一代強,而是一代比一代弱。我們平常所講一個傳染性非常強的病人,他可以傳染的最高紀錄好像是80多個,有的時候是90多個。受傳染的人會不會也像他那麼有很強的傳染性呢?不會,以後就大大減弱了,再受感染的人就更減弱了,所以它的規律不是像過去的鼠疫或者是流感,一暴發,一傳十,十傳百。這個特點對我們是有幫助的。
北京病發率可能下降
總的來説,這種病的病死率並不太高,廣東的病死率是3.6%,世界衛生組織還有一些專家預測的病死率是10%。我想,10%是在沒有進行積極處理的情況下發生的。北京到目前為止是5.5%。看起來這種病符合流行病學的規律,有一個散發階段,有一個起點,以後開始增加,然後達到高峰,再達到平段。這個平段有多長呢?不太一樣。香港現在開始回落了,高峰階段大概有15天到20天。以後會怎麼樣呢?現在還不知道,因為對這個病現在還沒有人能夠預測。對北京的情況我觀察差不多有10天吧,每天新發病從90人到150人,很難絕對預測,但是,是不是應該在未來的7天到10天基本穩定或者是少一點,希望是這樣。
北京防疫措施很有效
現在我們北京市委市政府的舉措很堅決、很有效。疾病本身有它的規律,但是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的措施怎麼樣,從技術層面看要解決這麼幾個問題,第一個就是要認認真真地切斷傳染途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充分的證據説明潛伏期的病人有很強的傳染性,所以現在切斷傳染源關鍵是把確診患者管理好。咱們小湯山“非典”病人專門醫院把病人集中起來,這是極好的做法。第二個是儘快地界定疑似病例的診斷標準。要是我們疑似病例的範圍太多、太廣的話,那醫院的主要精力就會都放在鑒別診斷上。我覺得醫學觀察很好,有條件的人可以在醫療單位觀察,沒有條件的可以在家,只要在家注意一下,跟家裏人不要密切接觸,注意通風就可以。
從技術的角度來説,在北京目前的情況下,我傾向不要太擴大化。在治療方面,北京曾經總結了幾條經驗,看起來是行之有效的。第一條,在急性期有明顯的流感症狀,發燒,肌肉疼痛,極度疲勞,渾身痛。我們有些醫務人員説,過去從來沒經歷過這樣的痛,他再也忘不了這樣的痛。第二條,中西醫結合的治療對減輕症狀是有幫助的。因為中醫有很多的辦法,希望能夠發揮其特長,以顯示出我們中醫治療的優越性。第三是從行政的角度、從管理的角度確保確診病人的隔離。我希望經過這段時間以後,北京的死亡率明顯下降,老百姓也就會很安心。我覺得,當前很重要的是要注意老百姓的思想動態,或者説我們自己幹部的思想動態,這個病是有致命性、有傳染性的,但並不是那麼可怕。
科學地看待“非典”
目前如何正確對待這個疾病是很關鍵的,恐慌的心態比疾病本身更可怕,恐慌的心理一個來自疾病的傳染性,一個來自它的致命性。在北京,採取措施對有病的人進行隔離,對重病人加強治療減少死亡率,有了這兩條就會穩定人心。
現在,在北京,甚至天津,有時候把一個地方確定為隔離區,周圍的老百姓會非常恐慌,實際上我認為這是沒有必要的。我在廣東的醫院接收了100多例非常重的病人,一些醫護人員被傳染了。我們醫院雖然在老城區,很擠的,隔壁的那些住家基本上就跟醫院貼著,但到現在為止還沒發現周圍老百姓有得病的,一個都沒有。在我們醫院裏,除了呼研所,其他醫生得病也是很偶然的。我們甚至在最困難的時候還做了一例肺移植,這個肺移植很成功,病人14天就要出院了。後來,我們怕他出去染上“非典”,就乾脆讓他留在醫院裏邊,結果他在醫院裏度過了4個月,現在依然很好。所以我的看法,醫護人員現在只要特別注意呼吸道,注意防止結膜的傳入途徑,還有個人衛生就可以了。不要把感染的強度提到那麼高,講得那麼嚴重。我非常強調近距離,一兩米之內,特別是一米多之內,它的傳染性並不是空氣傳染,而是飛沫傳染。
責編:劉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