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治療一線護士長的故事:“一個也不能少”
央視國際 (2003年05月05日 10:15)
北京青年報消息:作為解放軍302醫院的一名護士長,王岩已經在傳染病領域摸爬滾打了20多個春秋。從走進SARS病房那一刻,她給自己下了命令:“一個也不能少”。她成功了,從收治第一例SARS病人至今,她們已經連續戰鬥了30多個日日夜夜,全體人員無一人“感染”。
把我們包裝成“太空人”
北京的4月,最高氣溫已經超過30℃,穿著厚厚的隔離衣,捂著20多層的口罩,而且一進病房就是幾個小時。這對常人來説仿佛是一種酷刑,但對於SARS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卻是一道生死防護線。上班的時候,她會經常站在隔離門前挨個進行檢查,看隔離衣是否穿好,口罩是否捂嚴,帽子是否戴緊,手套是否戴好,鞋套是否套緊,從不漏查一項。有時看了不算數,總喜歡親手去摸摸,待檢查完全合格才准予放行。有時忙不過來,她乾脆讓有問題的同志自己糾正,一些護士光口罩就曾反復戴了6次才能過關。
進入SARS病房,必須通過兩道防護門。為防止空氣對流造成污染,王岩總是先盯著你打開第一道門,進入通過間,等你把第一道門關好後,再讓你打開第二道門,進入病房,而且進入病房前必須把第二道門關好。其中一位護士因為沒有遵守“制度”受到了嚴肅的批評。一些護士説:“護士長把我們包裝成了天衣無縫的‘太空人’,通過兩道門就像走進了飛船艙。”
常常摘掉手套給病人扎針
4月6日晚,王岩所在病區迎來了一批特殊病人,他們全部是醫務人員,其中有3名護士長。俗話説: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收治了這麼多護理內行,無形之中給護士們心理增加了很大的壓力。
護理過程中,護士們經常會碰到有意“考驗”,特別是病人心情急躁的時候,經常會朝護士們發脾氣。一些護士彙報説:“這哪是來治病,他們是在檢查工作。”戴著手套為病人扎針成為護理SARS病人的難題。護士們原本個個“一針見血”,可如今經常有人失誤,因為有些SARS患者經過高熱期後,血容量相對不足,血管充盈不夠,隔著手套扎針根本找不著感覺。王岩主動把這些“難活”攬到自己身上。為儘量減輕病人的痛苦,她常常摘掉手套給病人扎針,確保“一針見血”。每當此時,病人感激的淚水幾乎是伴隨著藥液一起一點一滴往外涌……一位病人因為護士長經常赤手為他扎針,長嘆一聲:“你這是在冒死救我啊。”
在收治SARS病人的第一天,王岩就要求護士們“向我看齊”。工作中,她主動承擔了給病人洗臉、做口腔護理、喂飯等危險性大的工作。面對面給危重病人喂飯,病人呼出的高濃度病毒會直接噴到護士的臉上,往病人嘴裏送一口飯,病人往往要喘好幾口氣才能咽下,有時病人吃下半碗飯需要半個小時。
儘管如此,王岩經常最先端起飯碗,每次堅持給病人喂完最後一粒米飯,讓病人喝完最後一口湯。在為一位病人洗臉時,對方為使她不被傳染,她的毛巾伸到左臉,病人把臉主動轉向右邊,當毛巾伸到右臉,對方又主動把臉轉向左邊。僅這麼一個簡單的動作,足以使她滿足,足以使她感動。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她的帶領下,病區的護士們以熱情的態度,一流的技術贏得了內行病人的讚譽。
兩周後,16位醫務病人聯名向原單位打電話,強烈要求領導親自來院感謝給了她們第二次生命的天使們。
沒有一個護士因害怕傳染而減少護理量
王岩知道,近距離服務SARS病人非常危險,她們要安置病人、發藥、抽血、打針、測體溫、量血氧飽和度,為起不來身的重病人擦身、洗臉、喂飯、倒大小便……但她發現沒有一個護士因害怕傳染而減少護理量。她所在病區僅有10位護士輪班,病人則多達30人,而且幾乎每天都有三四名危重病人、兩三人需要上呼吸機、10多個人需要一級護理。
面對超負荷的工作量,她簡直每天帶領護士們在病房裏不停地“跑”步,每天下午2時會議室還擺著她們來不及吃的盒飯,下午2時“倒班”的護士通常要忙到下午5時才離開崗位,在她看來,護士們都是在拼命……
一天下午1時左右,正在病房忙碌的王岩突然接到門診接收病人的通知,她給護士稍作交待後,扛起擔架和醫生趙軍迅速趕往發熱門診。平時,用擔架轉運病號對她來説根本不是問題,可今天,體力嚴重透支的她覺得擔架特別沉重,雙腿直髮軟,好幾次她差點跪倒在地,可她沒有倒下。不到100米的距離,中途歇了兩次,最後,她硬是咬著牙把病人抬進了病房。等她將病人安置好,已經是下午2時30分,此時,她的盒飯還擺在會議室。(何巍)
責編:高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