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非典進入高發平臺期 上升趨勢已有效遏制
央視國際 (2003年05月02日 21:41)
新華社北京5月2日電 北京市衛生局副局長、衛生管理和流行病學專家梁萬年,5月2日在新聞發佈會上稱,北京“非典”疫情進入“高發平臺期”,上升趨勢已得到有效遏制。
梁萬年表示,目前,北京“非典”疫情正處於一個“高發平臺期”,這個流行平臺期總體上是平穩的,疫情上升趨勢已得到了有效扼制。
他介紹説,從4月20日開始,北京“非典”疫情出現較快上升趨勢,至4月21日有個高峰。從4月21日到5月1日的10天,北京疫情一直處於較高水平。他認為,根據呼吸道傳染病流行規律可以預期,將來肯定會出現下降。
但他同時審慎地表示,至於將來是何時,現在還很難回答。因為人類目前對該病還不太了解,如,有沒有健康帶菌者?有沒有潛伏期帶菌者?除呼吸道和直接接觸傳播外,是否存在消化道傳播?這一切還都不清楚。
他認為,隨著疾病進一步發展,會産生一種“人群免疫力”。“人群免疫力”是指在一個群體中具有免疫力的人佔整個人群的比例。當這種比例逐漸增大,就可以在整個易感人群中形成一種“免疫屏障”,保護一些易感者免受疾病的侵害。
他還認為,隨著這個病原體在人群中的傳播和在人體中的逐漸適應,其傳染性和毒力在傳染過程中也會下降。通過廣東和香港的經驗可以看到,這個疾病流行高峰的“平臺期”,一般持續為16到20天。北京的“平臺期”已經有10天,如果北京和香港流行的是同一個病毒,沒有其他因素的影響和介入,期望在不久的將來,疫病會有一個下降的趨勢。
他強調説,上述預測有各種前提和條件。根據廣東和香港的經驗,這種疾病的下降並不意味著完全沒病例發生,而只是從高峰期下降到一個平穩的流行期。新增病例完全停止,還會有一個相當長的時間。
很多記者關心,雖然政府目前採取了嚴厲的措施,但為什麼連日來北京的新增病例數字仍居高不下。
梁萬年解釋説,考察政府防治措施有效還是無效,最敏感的數字應當看當日新收治的確診“非典”病人數,而不是看每日新增病例數。因為新增病例數,除了新收治的確診病人數外,還包括了由過去的疑似病人被判斷為確診的病例數。因此,每天新增的病例數中,有相當多的數量是過去的疑似病人轉過來的。
另外,他説,“非典”具有潛伏期。根據目前研究,一般來説潛伏期為2到7天,平均為4到5天。感染者從出現症狀,再經過就醫、診斷、向各級疾病控制中心報告,需要一段時間。所以,政府採取的措施,要經過相當一段時間後,才能顯示出效果。
他介紹説,目前政府採取的主要措施是,切斷傳染源向易感人群的傳播,對患者、疑似人群、密切接觸者實行隔離和醫學留觀,防止這些人群將病原體傳播給正常的易感人群。
同時,政府還指導易感人群如何進行有效的防治,並教會他們以防治“非典”為己任,讓社會、個人同政府一道行動起來,在全社會構建起一道預防“非典”傳播流行的屏障。他表示,北京市政府採取的這種措施目前在學術界被認為是最有效的。(李煦 劉江)
責編:劉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