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珍視感情 非典讓人們的心靠得更近
央視國際 (2003年04月30日 17:38)
新華網北京4月30日電 如果沒有“非典”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生性含蓄的丈夫不會輕易向妻子説出這樣火辣辣的表白:“死並不是最可怕的事,我們相愛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沒有爆發“非典”這種大範圍的疫情,可能許多人還會對醫護人員抱有這樣或那樣的成見;如果沒有“非典”這樣的考驗,平日裏忙碌的人們,可能忽略了遠方的朋友和親人。
因為“非典”的強傳染性,都市中大多數人主動減少了直接接觸的機會,但彼此之間心的距離並沒有因此而遠離。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中國人更加珍視愛情、親情和友情。
“非典”時期,電話、手機短信、電子郵件,中國人利用一切可以想得到的虛擬方式表達著自己的真摯情感。新華網發展論壇新近開闢的一個欄目“五一,給遠方最愛的人留言”引起了網民廣泛的興趣,大家紛紛在上面留言。一位叫“天使在濟”的網民寫道:“雖然不能陪伴在你身邊,卻可以用愛把你圈圈層層環繞,愛,會讓‘非典’病毒更加寂寞。”還有一位網友寫道:“願身邊所有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平安,用我們的信念戰勝災難,用我們的愛感動上天。”
在互聯網上,一篇題為《當我的妻子戰鬥在防治非典前線……》的文章,成為熱門貼子,被眾多網民點擊瀏覽、轉發。在這篇文章裏,當醫生的妻子戰鬥在防治“非典”前線時,作為記者的丈夫用自己的筆,深情地寫出了對妻子的掛念,對彼此愛情的堅守:“單因愛這一點,她應該與疫情抗爭,因為我是她的精神支柱,她也是我的精神支柱。”
在清華大學讀博士研究生的簡博,現在每天都接到父母和好友的電話,詢問他的生活情況。“雖然大家不能見面,但的確有人在關心你。這些電話讓人覺得很溫暖。”簡博説,還有一個六七年沒聯絡的高中同學也打來電話問候,大家開始商量著找個時間,同學校友再重聚一次。
天津工業大學經管係一年級學生劉麗麗告訴記者,雖然遠離西北家鄉甘肅來天津求學,但她沒有覺得孤單,學校給學生做了許多消毒等防護工作,同學們也相互照顧。她每次和親朋好友通電話最後一句都是“多保重”。劉麗麗説,每一句“保重”都支撐著彼此的信念,危難之際方顯真情。
“非典”來臨,穿著厚厚的隔離服,出入封閉病房的醫務工作者成為中國最耀眼的明星,“非典”讓人們開始重新審視對醫護人員的看法。以前更多地把視點落在“紅包”和醫療糾紛上,批判多於理解、諒解,而今他們在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給病人帶來希望,給社會帶來穩定和平安,他們是“和平時代的英雄”。
廣東省中醫院護士長葉欣不幸殉職在抗擊“非典”一線後,11萬網民在網上自發組織了紀念活動,表達出對這位白衣天使的尊敬和懷念。
遭遇“非典”,讓更多普通的中國人,意識到“國家”“民族”“責任”這些詞語的深刻內涵。
一個叫“鶴青”的網民説,“以前覺得作為普通人,國家離自己很遙遠,而“非典”這場災難,卻讓我認識到,祖國是我情感中深深的依戀。多災興邦,就讓災難見證中國的成長。”
天津市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所長潘記康説,“物質的豐富,並不能代表精神同樣豐沛,人們需要精神的撫慰和支持,自己付出的同時也希望從別人處獲得。“非典”面前,平淡會變得熱烈,自我與他我共現。“非典”面前,普通人沒有表現出冷漠、怨恨,而是奉獻、幫助、關切。所有這一切都表明,愛才是我們這個社會最在意的,最珍惜的。”(胡梅娟 孫曉勝)
→→進入專題
責編: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