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醫務人員:在生命的最前沿戰鬥 我們無怨無悔

央視國際 (2003年04月29日 19:29)

  新華社北京4月29日電:“在生命的最前沿戰鬥,我們無怨無悔。”隔着厚厚的口罩,聲音也有些嘶啞,但積水潭醫院參加“非典”搶救的護士長崔晶晶的話頗具感染力。

  被抽調到北京西郊402醫院的崔晶晶和她的同事,29日在醫院的側院向記者講述了他們抗擊“非典”的經歷。

  “非典”仍在中國肆虐,對這種惡性傳染病的抗擊已經被公認為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崔晶晶與積水潭醫院112位同事已經在這個戰場上戰鬥了兩個多星期。身後50米開外的病房,就是他們的戰場。

  “這裡所有病房都是三層隔離”

  402醫院原來並不是專門收治傳染病病人的醫院。為集中治療,強化隔離,整個醫院剛剛完成了病房改造。來自積水潭醫院、協和醫院和鐵路總醫院的醫生和護士們負責治療收治在這裡的“非典”病人。

  積水潭醫院院長田偉説:“這裡所有的病房都是三層隔離。”整個治療區被分成清潔區、半污染區和污染區。病房都是按照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專家的要求設計的。

  污染區和半污染區之間有兩層隔斷,而且兩層隔斷之間的門是交錯開啟,避免空氣直接流通。每位醫務人員從清潔區進入到污染區要逐次套三層防護服,戴多層尼龍手套和口罩。崔晶晶説:“有時治療危重病人時,我們要戴防毒面具。”

  田偉介紹説,為應對“非典”,本來主要是醫治骨科和燒傷類疾病的積水潭醫院抽調了相當數量的醫務人員。按照治療“非典”的要求對他們進行了重新培訓。

  嚴格的隔離和消毒措施將病毒和外界隔離開來。田偉説,醫務人員出病區時,每離開一個區域就要脫下一層防護服,有專門負責消毒的人員將衣物浸泡在藥液中,再經過高溫、高壓等一系列措施徹底消毒。被嚴重污染的工作服就直接燒燬。“在採取了這些嚴格措施後,我們醫院的醫務人員沒有一例被感染的。”

  在“非典”疫情仍很嚴重的形勢下,田偉以醫生的身份對大家説:“要避免無所謂的態度,‘非典’確實是傳染性很強的疾病。但也要避免恐慌情緒,不是看一眼就會被傳染。現在看來傳染方式仍主要是近距離傳染。”作為醫生,他對公眾的建議就是勤洗手、少去人群聚集的地方,保持心情愉快。

  “我們一班2人得照顧19個病人”

  面對“非典”這樣的人類還不甚了解、並且會造成死亡的疾病,參加救治的醫務人員表現出無私與無畏。“我們義不容辭。”田偉説。

  “怕嗎?”記者問在402醫院已經工作了9天的護士王雪。“開始害怕,現在不了。”

  王雪去年8月剛參加工作。從身量看,如果不穿白大褂,王雪在大街上恐怕會被人當作活潑的中學生。“我們一班兩個護士得照顧19個病人,”王雪説。她和同一班次的同事交接班後,要按照大夫的要求給病人輸液、抽血,往往忙完最後一個病人,第一個病人就要換輸液瓶了。“別的還好,就是幹活的時候真憋得慌。”王雪説。

  王雪和所有醫護人員進入病區都有一套必不可少的“行頭”:三層防護服,多層膠皮手套,再加上好幾層口罩,甚至是面具,加上病房內濃重的消毒液的氣味,“有時真是喘不過氣來。”王雪説。

  更難想象的是,多數護士的嗓子喊啞了。崔晶晶説,病區中污染區和清潔區之間重門疊戶,加上現在還沒有安裝呼叫設備,“病人要一壺水,護士就要透過‘面具’從污染區一路喊過去,直到這壺水從清潔區傳遞到病房。”

  工作壓力非常大。被王雪叫做“師傅”的護士張藝説:“第一天來402醫院,我們幾乎幹了30多小時,體力真是透支了。”應對工作壓力的同時,他們還要努力抒解病人的心理壓力。像王雪這麼大年齡的女護士,恐怕多數都是家裏的獨生女、嬌寶貝,也許病房就成了他們學習承擔他人痛苦的地方。

  但無論條件如何,一切都不是完成不好護理工作的理由。崔晶晶説,隔着幾層手套,戴着的面罩上有時會蒙上哈氣,但他們仍要精準地完成靜脈輸液、動脈抽血等一系列護理動作。在抽血、輸液時有時會摸不着血管,一切全憑過去的嚴格訓練和積累的經驗。

  “但是如果沒有一針見血,要重來,我們一定要對病人説‘對不起’,這是我們的規矩,”崔晶晶説。

  “照顧好奶奶,聽爸爸話”

  “你們是韋加寧那所醫院的大夫和護士嗎?”一位病人這樣問崔晶晶。“我們是。”崔晶晶回答。

  韋加寧是積水潭醫院手外科主任,40年中曾經挽救了5萬例病人的手,被譽為“妙手仁心惠眾生”的“白求恩式的醫務工作者。”

  “我們就是踏着韋加寧的足跡來這裡的。”崔晶晶説。4月14日,韋加寧的遺體被火化。4月15日,崔晶晶和同事們就投入抗擊“非典”的戰鬥。

  田偉説,象韋加寧一樣的醫護人員的獻身事跡不勝枚舉。醫院的一對年輕人都是醫生,為抗擊“非典”推遲了婚期;小姑娘護士起初哭了鼻子,但上了戰場,工作都特別努力;一位在院實習的研究生幾次主動請戰,現在就工作在最前線。

  社會各方面也給了他們關愛。王雪的姥姥癱瘓在床,養老院不願收養,大興區團委了解這一信息後給予了幫助。現在王雪的姥姥已經住進大興中醫醫院。王雪抑制不住要表達她的感謝。田偉今天趕到402醫院,也是為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送去日用品、衞生紙、DVD機等。

  田偉説,火線申請入黨的一幕也出現在積水潭醫院。僅積水潭醫院在402醫院工作的100多位醫護人員中,就有11位申請入黨。“也許他們現在只是在心裏默念著莊嚴的誓言,但樹立起的卻是無可動搖的信念。”田偉説。

  其實我們的醫護人員都向我們隔壁的鄰居一樣普通。面對同去採訪的電視臺記者的鏡頭,崔晶晶對14歲的兒子陶蒸説:“雖然見不到媽媽,但儘管放心。在家要聽爸爸話,照顧好奶奶。”説話時,她手裏攥着一疊淺藍的病例紙,潦草的筆跡記錄着對兒子的思念。

責編:陸玨如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