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部分受訪北京市民表示:“隔離”並不可怕
央視國際 (2003年04月24日 10:54)
北京青年報消息:
隔離並不可怕
昨天,記者就對“非典”患者及與其有密切接觸的人員實施隔離採訪了幾十位北京市民。在受訪市民中,絕大部分都表示,“隔離”不但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對全社會負責。“隔離”並不可怕,但也有市民懷有種種顧慮。
公務員賴先生表示,對於控制傳染病流行來説,“隔離”是最基本措施。患者及密切接觸人士自覺要求“隔離”不但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對全社會負責。有效實施“隔離”以後,對維護社會穩定也大有好處。退休人員曾先生説,“我對‘隔離’舉雙手贊成,對‘隔離’的恐慌完全可以理解,但是沒有必要。發現疑似症狀或與患者密切接觸後自覺提出‘隔離’,是每一個負責任的公民應有的表現。”劉女士的愛人是醫務工作者,雖然並不直接看護“非典”病人,但其所在醫院也接診了不少“非典”病人。劉女士的愛人每天都做好完善的消毒措施以後才回家。劉女士説,她目前已經把孩子送到父母家。作為高危人群,她和愛人目前都自覺減少了與外界的接觸,“我認為這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如果我愛人將來真的輪到直接看護‘非典’病人,我也贊成對他實施完全隔離。”劉女士還建議,應該為醫院所有看護“非典”及不看護“非典”的醫護人員都配備隔離衣、手套、口罩等完善的隔離裝備,以保障他們的身體健康。
市民對“隔離”的顧慮主要集中在幾個方面。讀者蕭女士説,現在有個頭疼腦熱特別恐慌,不去醫院心裏沒底,去了又擔心懷疑為“疑似病例”被隔離。家住玉泉路附近的王大爺對記者説,不清楚與“非典”病人密切接觸的人員被“隔離”後能否受到良好的照顧。家住地壇醫院附近的嚴女士告訴記者,如果一旦與自己密切接觸的人員中出現了“非典”患者,她會自覺接受“隔離”,但她對孤獨的感覺有些恐懼。
讀者張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社會輿論應該對“隔離”這種科學的預防方式進行正確引導,充分宣傳“隔離”的必要性以及醫護人員對隔離人員的悉心照料,不要過分渲染“隔離”本身,幫助大家樹立正確的防病觀念。 (馬寧)
隔離細分為三種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市衛生局防治“非典”專家組成員唐耀武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隔離是一個醫學的概念,分為腸道隔離和呼吸道隔離。對於腸道隔離的概念就是注意吃的食物、碗筷等與其他人分開;呼吸道隔離則是指防止病菌通過空氣的傳播被呼吸到體內。
隔離還分為三種,一種是不要在家裏待著,需要到有呼吸道或者腸道隔離條件的指定醫院進行治療,這樣才有利於病人的治療,也有利於減少病源,同時可以防止他與他家人或其他人的接觸,不讓疾病再傳播下去。還有一種隔離,是將曾經和“非典”病人進行密切接觸的人送到專門醫院進行觀察檢疫。第三種隔離是限制他的行動,讓他待在家裏,不讓他出去上班、購物、串門等等可能與他人接觸的情況,同時也需要他通知和自己有過密切接觸的人,注意自身的防護,或者建議去醫院做個檢查。
責編: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