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中國在伊拉克石油利益調查

央視國際 (2003年03月09日 22:23)

  21世紀環球報消息:一半以上的石油來自中東

  “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時,中國仍是石油出口大國,戰爭對中國石油基本上沒有負面影響。”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石油經濟和信息研究中心的專家單衛國接受《21世紀環球報道》採訪時表示,從1993年開始,中國成為凈石油進口國,戰爭的來臨直接影響到中國的石油利益。1991年海灣戰爭後,伊拉克的石油出口一直受到限制。1996年12月,聯合國“石油換食品”協議出臺後,這種情況有所改善。中國從伊拉克的石油進口穩步增加,目前基本排在伊拉克石油出口的第三、四名位置。2002年上半年從伊拉克進口石油25.66萬噸,比2001年上半年37.21萬噸下降了28.6%。目前購買伊拉克的石油主要國家有:美國、法國、俄羅斯、中國、英國、澳大利亞、土耳其、埃及、約旦。中國2002年從伊拉克進口石油50多萬噸,佔全年總進口量(7000萬噸)的0.78%。“這些數據表明,中國在伊拉克的石油進口量很小”,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西亞非洲研究室的副研究員唐志超對《21世紀環球報道》説,但與伊拉克息息相關的中東其他國家卻是中國主要的原油來源,根據中國海關的統計數據,中國石油的50%到60%從中東進口,主要是伊朗、沙特阿拉伯、阿曼、也門等中東國家。“爆發戰爭後,伊拉克石油(200萬桶/天)肯定會中斷,科威特的石油出口(200多萬桶/天)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但是戰爭應該不具備影響沙特油田的威力。”唐志超這樣分析。“即使石油運輸出現問題,應該也影響不到波斯灣。”但單衛國沒那麼樂觀,“戰爭很可能切斷石油的運輸渠道。”針對中遠公司和中石化有人接受《21世紀環球報道》採訪時表示戰爭對中國石油進口的影響不大,美國會保護中東石油運輸的説法,單表示質疑:“一旦打起仗就很難預料了,而且,戰時船租費和保險都會增加,很難不受影響。”單覺得如果戰爭範圍小,影響就不大,但如發生大規模戰爭,擴大到整個中東,其他國家的産油能力受破壞,出口能力自然會受到影響。

  “al-ahdab項目”懸念

  單衛國和唐志超兩位專家都向記者提到al-ahdab(阿赫代布)項目,這個油田項目的協議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石油,CNPC)1997年6月與伊拉克政府簽署的,預計日産量9萬桶,儲備為2億桶,預計投資5億美元。這個項目是1996年底至今,伊拉克被聯合國安理會批准簽署的兩個油田項目中的其中之一,也應是中國在伊拉克及周邊地區最直接、最大的石油利益。

  伊拉克先後與10多個國家60多個公司商談並簽署了多個合作協議,中國的這一合同和俄羅斯的是僅有的兩個得到聯合國批准的合同。今年3月,伊拉克威脅中國、俄羅斯公司,如不履行就要撕毀合同。俄羅斯和中國公司的擔憂都是一個:聯合國制裁。靜觀事態發展應該是最妥善的處理辦法,尤其是目前的海灣緊張氣氛更是令人擔憂。

  在對唐志超的採訪中,《21世紀環球報道》還了解到,中石油在伊拉克還談過另外一個油田項目——haifaya(哈發亞)油田,該油田預計産量為25萬桶/日,儲量為46億桶,投資需20億美元。但是目前沒有結果。

  執行伊拉克阿赫代布項目的中國石油勘探開發公司對此項目諱莫如深,《21世紀環球報道》記者兩次前往該公司所在的北京德外大街辦公樓採訪,都得不到確切證實。“我們在伊拉克當然有很大的經濟利益,這是商業機密,我們是國有上市公司,怎麼隨便發表意見。”一名員工激動地説,“我們必須有統一的對外口徑。”帶著這個項目是否受到戰爭影響的疑問,《21世紀環球報道》在唐志超處得到了樂觀的回答。“阿赫代布畢竟是聯合國批准的項目,它的前景比較光明……戰後可以通過聯合國確保自己的利益。”

  戰後油價會回落

  “中國在伊拉克還有石油的零配件業務,”唐志超介紹,“不過由於中國的服務和技術在競爭中並沒有太大優勢,這項業務的量不是很大。”伊拉克油田的設備大量老化,急需更新石油零配件,這很可能成為中國在伊拉克石油利益新增長點。目前,油價的變化還是對中國影響的重中之重。中國每年進口石油約7000萬~8000萬噸,按8000萬噸計算,每桶油價增加1美元,就意味著多花50億~60億的人民幣。不過,“油價上漲對中國企業的負面影響不大”,唐志超告訴《21世紀環球報道》,“從1998年我國油價上漲的先例中可以看到,許多企業並沒有什麼虧損,甚至還有贏利。真正有損失的主要是航空運輸部門。”

  海灣戰爭時油價上漲主要集中在戰前,開戰後,油價開始回落。“這次預計也一樣,戰前,油價可能走到最高位,戰爭不會拖太久,一結束油價很快就會下來,”唐志超認為,“這主要是心理上的影響。”

  戰略石油儲備已有方案

  專家推算,伊拉克石油儲量為1150億桶,僅次於沙特,佔世界已探明總儲量的11.6%。美國能源情報署預測,在伊西部沙漠下還埋藏著2200億桶的石油。發生戰爭是否會直接影響能源供應為世人關注。唐志超覺得即使發生戰爭,也不會發生能源危機。目前的世界經濟狀況已經不允許某個國家或者集團動用“石油武器”搞能源禁運了。世界石油市場現在是供大於求,不存在供應中斷的問題。

  曾有專家多次呼籲必須重視國家安全,包括國家戰略物資的供應安全,要加速儲備石油。據了解,2001年,中國擁有的石油儲備只夠全國用7天,而美國和日本的石油儲備足夠維持90到100天,而且中國目前石油消耗年增長率不會低於6%。這使戰略石油儲備更為必要,以應對突發事件,“現在就要抓瞎了,”單衛國對《21世紀環球報道》説,“我國的石油戰略儲備在短期內有大動作的可能不大。而且,目前的時機不好,油價上漲的時候買進油肯定不划算。”

  1997年,中國已經做好了石油戰略儲備的詳細調查研究報告,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在2003年已經開始著手實施,有了具體規劃,此次海灣危機也會催化戰略儲備機制的建立。另外,不少企業已經開始有商業油的儲備,為維護正常生産的需要,國內公司目前已經具備了儲備2000萬~3000萬噸石油儲備的商業庫存能力。不過,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專家告訴《21世紀環球報道》,中國的石油儲備並不是像有些媒體報道的那麼可怕,“這是國家機密,怎麼可能隨便讓外面知道呢?”而且如果中國石油儲備確實很少,國際油價肯定會漲得更高。

責編:張麗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