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兩會”前夕:聽代表委員議國事

央視國際 (2003年02月21日 09:34)

  

代表委員議國事[轉變職能]

  ■吳瑞林:建立新型的政企關係
:“我國計劃經濟時期的政府與企業,就像是父子關係,而且是封建式的父子關係。父親一不高興,甩手就可以給兒子一記耳光,同時還大喝一聲:‘不準哭!’這種關係已經嚴重不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急需建立一種新型的政企關係取而代之。”

  ■王鴻舉:把服務放在政府工作的首位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市長王鴻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要建設服務型政府和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就必須弱化政府管理權力,強化政府服務職能,真正把服務放在政府工作的第一位。

  

代表委員議國事[誠信篇]

  ■徐冠巨:企業文化的核心內涵是“誠信”
浙江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認為,沒有以誠信為核心的價值觀體系的企業,最終將失去競爭力並被逐出舞臺,大量或成功或失敗的案例説明了這一點。

  ■劉忠元:誠信是維護企業安全的第一根本
今年新當選的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元和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裁劉忠元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市場經濟條件下,誠信是維護企業安全的第一根本。

  ■紀盡善:加強信用制度和信用環境建設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西南財經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紀盡善19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要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加強信用制度和信用環境的建設。

  ■陳曉萍:渴望誠信與公平競爭的環境
新當選為全國第十屆人大代表的福州市再就業明星陳曉萍,近日與記者談起市場經濟與誠信的話題時感慨萬千,她説:“作為一名白手起家的民營企業家,作為一名食品行業的從業人員,我太理解誠信的價值了,也太了解飲食服務行業不誠信與陰暗的一面。其實我一直在與不誠信的行為抗爭,但時常感到孤立無援和心有餘而力不足。”

  

代表委員議國事[就業篇]

  ■張子鵬:要依法規範企業的改制行為
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問題成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工作。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總工會副主席張子鵬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應當依法規範企業的改制行為,緩解就業壓力。

  ■方潮貴:快速發展經濟緩解就業壓力
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廳長方潮貴向記者介紹説:“快速發展的經濟成為廣東緩解就業壓力的堅實基礎。”

  ■陳海波: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 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
新當選的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廳長陳海波接受記者採訪時談到,在今後幾年內,遼寧省將圍繞老工業基地的振興,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重點做好有勞動能力和就業願望的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積極扶持和幫助困難群體再就業。

  ■章鳳仙:用法律將就業責任落實到位
浙江省財貿工會主席章鳳仙在談到如何緩解就業壓力時説,國家要儘快制定促進就業的條例,將政府各部門開發就業崗位由“道義責任”上升為“法律責任”。

  

代表委員議國事[監督篇]

  ■聞世震談遼寧人大監督工作今後幾年內如何進行
中共遼寧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聞世震認為,在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過程中,人大進一步完善監督職能,應不斷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在增強監督實效上下功夫。

  

代表委員議國事[農業篇]

  ■文家庭:實現小康,難在農村
今年49歲的文家庭,一直在基層工作,曾是一小企業的負責人,當過多年的村黨支部書記,任落兒嶺鎮黨委副書記也有9個年頭了。作為一名基層幹部,農民富不富他心裏最清楚。文家庭為記者算了一筆賬:雖然這幾年農村發展很快,農民收入逐年增長,但與城鎮居民相比,不是增加了,而是減少了。

  ■胡幼桃:加法減法要一起做
沒有農民的小康就沒有全社會的小康。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稅改辦副主任胡幼桃在談到農民增收問題時説,加法減法要一起做,一邊幫農民增收,一邊為農民減負。

  ■王守臣:用農業産業化撐起農民的腰包
作為新當選的全國人大代表,今年50歲的王守臣一談起農民增收的問題,顯得格外興奮:“我幹農村工作20多年了,親眼目睹了吉林農民收入的起起伏伏。前些年糧食提價,吉林省的糧食産量連年上升,農民收入也逐年增高。1984年,全省農民的人均收入為486.8元,居全國的第三位。後來增收幅度雖逐年減少,但多年來收入水平一直穩居全國第十位左右。”

  ■王金友:一個標準勝過十萬精兵
得到日本對來自中國的肉雞實施封關的消息,山東諸城外貿集團公司總經理王金友抽著5包香煙過了一夜。有著23年外貿生涯的他,至今對兩年前的這一幕刻骨銘心。初春的陽光裏,這位剛剛當選十屆全國人大代表的山東最大農副産品加工企業的負責人,依舊眉頭緊鎖,他説:“在我身後,跟著那麼多的農民,市場一旦不行了,怎麼辦?”

  ■張百良:要大力開發農村市場
農民進入小康的關鍵是收入增加。只有大力發展農村經濟,給農民以平等的公民權,逐步健全農村社會保障機制,讓農民的腰包鼓起來,才是實現小康根本之路。

  

新代表新委員風采

  ■[新代表新委員風采]劉慶峰:IT業一顆崛起的新星
生於20世紀70年代的劉慶峰今年正好30歲。“年輕是我們最大的本錢。”這是劉慶峰最常説的一句話。“我和我的團隊基本上是七八十年代出生,我們很小的時候,甚至一生下來就呼吸到改革開放的新鮮空氣。冒險、創新,不怕失敗、有夢想與身俱來。”

  ■廷巴特爾:甘做牧民的將軍之子
在內蒙古自治區渾善達克沙地北部一個名叫薩如拉圖亞的嘎查(村),一位共和國將軍的兒子把自己的青春、汗水和智慧奉獻給了這裡的草原和牧民,他就是廷巴特爾。

  ■陸琴:修腳也能成大師
“修腳曾經是讓人瞧不起的行當,修腳師也倍受歧視。現在我當選全國人大代表,我一定不辜負人民的信任,為群眾做點實事。”連日來,陸琴都在忙著就“如何讓揚州‘三把刀’進一步發揚光大、如何更好地發展第三産業”等話題徵求同行看法,準備在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提出自己的意見。

  ■莫家文:癡心導彈設計
新當選為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的那天,40歲的莫家文正在離家2000多公里的沙漠進行新型導彈的試驗。這位洪都航空工業集團公司飛行器設計與管理副總設計師,一年中有一半時間在外地奔忙,癡心導彈設計的他在靜寂的工作中體驗著保衛國防安全的神聖。

  ■張素萍:當上代表要更好地為百姓幹實事
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即將在北京召開。這幾天,新當選的全國人大代表、南京下關區公安分局戶政科民警張素萍正忙著召開座談會,或者到基層派出所、轄區居民家中去徵求意見。她告訴記者:“群眾選我當代表,我就要服務群眾,多為百姓幹實事。”

  

理論探討

  ■《幹部群眾關心的25個理論問題》之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有制結構 加快經濟發展之道
世間萬物皆有道,經濟發展也不例外,但根本之道,是生産關係一定要適應生産力的發展要求,而生産關係的基礎內容就是生産資料所有制。實踐證明,只有最有利於推動生産力健康發展的所有制結構,才是現實的、合理的。

  ■《幹部群眾關心的25個理論問題》之二:“三個代表”的歷史地位和重大意義
當歷史的車輪駛進21世紀的時候,國際國內形勢發生許多新變化。這既給黨和國家的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戰略機遇,同時也提出許多嚴峻的挑戰和嶄新的課題,迫切需要給予科學回答。經過長期思考,江澤民同志於2000年初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一思想一經提出,就産生了強烈反響。“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歷史地位是什麼?應當怎樣理解它的重大意義?

  ■《幹部群眾關心的25個理論問題》之三:加入世貿組織機遇挑戰並存
具體來講,加入世貿組織給我國帶來的機遇是:第一,將加快國民經濟市場化進程,有利於打破地區封鎖、部門壟斷,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強化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第二,促進我國企業更好地走出去,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如農業中的水果、肉類和蔬菜,工業中的一般機電産品、輕工産品、紡織品、消費類電子産品,服務業中的建築、旅遊等,都可能獲得更大的國際市場份額......

  ■《幹部群眾關心的25個理論問題》之四: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最近10年來,我國的經濟發生了巨大變化。這些巨大變化是10年前無法想象的,而帶來這些變化的根本原因,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不斷完善。

  ■《幹部群眾關心的25個理論問題》之五:怎樣看待當前我國的收入分配製度和收入差距
正確認識當前我國的收入分配製度和收入差距經過20多年的改革和發展,我國經濟社會生活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我們已經勝利實現了現代化建設的前兩步戰略目標,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過上了有史以來從未有過的好日子,並正在全面建設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不過,在人們整體收入水平顯著提高的同時,也出現了收入差距拉大的現象。一些人感到困惑,甚至心理不平衡。那麼應如何正確看待當前我國的收入分配製度和收入差距呢?

  ■《幹部群眾關心的25個理論問題》之六:抓好民生之本貴在和衷共濟 正確看待下崗失業現象
有人問:社會主義就是要讓人人有飯吃,為什麼會出現失業?我國經濟這些年來持續發展,為什麼下崗職工卻增多了?這個問題既與經濟發展的現實狀況有關,也與我們過去的政策有關。

責編:趙瑋寧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