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中國科學家發出聲音:反對戰爭 關注戰爭

央視國際 (2003年02月15日 11:04)

  新華網北京2月15日電 美國對伊拉克的戰爭正處於劍拔弩張、一觸即發的時刻。此間科技界專家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普遍表示,中國科學家反對戰爭,同時對戰爭本身及其帶來的影響高度關注。中國科學院研究員劉茂勝説,科學家不贊成戰爭,但對可能爆發的戰爭,科學家應該增強憂患意識,在各自的研究領域深入探索,力爭取得新的成果,為增強國力、保衛國防做出貢獻。

  劉茂勝説,現代戰爭是高科技戰爭;國際軍事的較量是高科技的較量;現代戰爭歸根到底是取決於高科技的競爭。利用信息技術,憑藉高科技優勢制勝,已日漸為各國所清醒地認識。而各國的高科技水平將是直接影響軍事力量強弱的縮影。

  他説,自上次的海灣戰爭到可能即將爆發的伊拉克戰爭,顯而易見的是現代戰爭的公開化和移動化。“軍艦是移動的國土”,這一形象的説法就是對現代化武器裝備的最好體現和詮釋。現代戰爭的結果顯示,誰能掌握高科技,誰就擁有戰爭的主動權,誰就贏得戰爭取勝的制高點。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樊建平研究員説,在現代戰爭領域,信息技術將發揮關鍵作用。繼上次海灣戰爭以來,單純的靠拼人力的肉搏戰爭日益減少,信息技術可以提升國防力量則處處顯而易見。

  他説,轟炸機可以對目標進行準確進攻,其核心力量就是以計算機為代表的信息技術,這也是過去常規武器的殺傷力無法比擬的。過去作戰,常見的是單兵種的一對一的肉搏戰,而當信息技術滲透到現代戰爭中時,人們看到的是信息技術對人的能力的發揮、武器能力的提升以及它顯示的巨大潛力和作用力。傳統封閉作戰隊伍與現在數字化隊伍差距甚大。這一切,都證明了信息技術的無限生命力。

  他強調,建立國家的基礎設施,是科技興國和科技強軍的必由之路。因此,構建雄厚的國防,有賴於一個國家的經濟基礎和科學技術構架。

  對這場一觸即發的美伊戰爭,中國著名物理學家何祚庥院士直言不諱:美伊戰爭一旦開打,最影響中國的是石油安全問題,中國要在科學技術上,大力發展或尋找油的替代品和替代技術,如高能電池技術,另一方面要廣辟油源。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和充分滿足國計民生和國防的需要。

  在闡述到現代戰爭所涉及的一些理論物理的基本原理時,這位物理學家説,當今科學技術所帶來的戰爭新産物值得關注,如電磁波炸彈,電磁脈衝炸彈和導電的細絲石等,可以高度破壞通信系統(半導體芯片)和高壓輸電系統。

  專家們一致認為,關注戰爭是科學家義不容辭的責任,戰爭也為科學家帶來新的使命和挑戰。清醒地分析高科技對戰爭的重要影響,增加對現代高科技和未來戰爭的了解,這也是當務之急。(記者 秦春)

責編:任今航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