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專家點評中國經濟活力之源

央視國際 (2002年12月08日 10:33)

  新華社北京12月8日電:2002年,中國經濟度過了活力四射的一年。

  投資、消費和出口領域出現了近年來少有的積極變化:民間投資活躍起來。通信、汽車、住房擔當起新一代領航産品的重任。外貿出口出人意料地迅猛增長。

  在改革和開放兩大因素的作用下,市場內在活力迸發,為中國經濟裝上新的“發動機”。權威部門預測,2002年,我國經濟增長將達到8%左右,國內生産總值躍上10萬億元新臺階。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邱曉華説,中國經濟正在步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即從更多地靠政府政策主導經濟增長的階段,向由政府政策和市場活力共同推動經濟增長的階段跨越。

  民間投資為經濟“點火”

  2002年的中國,創業者的熱土。

  壟斷行業的打破,開放領域的增多,限制政策的減少,打開了民間資本的閘門。

  前10個月,我國民間投資增長速度達到18%,是去年同期增長速度的兩倍。國內民間投資的比重接近國有投資。

  今年以來,國債投資計劃下達早,撥付資金快,加上民間投資的活躍,全社會固定資産增長迅猛,為經濟增長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中國企業經營者調查系統在今年8月對10000位企業經營者進行了問卷調查。在調查涉及的11項改革措施中,企業經營者評價最高的是民營企業發展。其中,非國有企業準備增加投資的比減少投資的多出近50個百分點。非國有企業投資的快速增長,意味着民間投資趨向活躍,正在改變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政府投資的格局。

  有經濟學家評價説,2002年中國經濟最突出的一個特點是,非政府投資成為帶動經濟高增長的重要力量。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盧中原説,1998年,我國為應對亞洲金融危機,發行長期建設國債。正是這一決策,確保了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與此同時,我國實施擴大內需的方針,加大改革開放的力度,為投資的自主增長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和體制環境。

  盧中原分析認為,今年我國的國債投資沒有增加,與國債聯絡比較少的房地産投資、城鄉集體和個體投資增長都很快。國債投資佔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的比重正在下降。市場化投資的較快增長,正在改變過去幾年投資較多依賴政府支持的局面。

  市場出現新一代領航産品

  買方市場出現後,中國的消費市場處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態。在2002年,隨着通信、汽車、住房消費的迅猛崛起,這一狀況有了根本的改觀。中國開始找回新一代領航産品。

  汽車的消費,出現了爆發性的“井噴”行情,創造了歷史上最輝煌的年份。短缺時代才有的“買車先訂車”的狀況,今天重現。汽車的消費量在前10個月猛增50%左右。在這些新增的消費中,私人消費佔到七成左右。2002年,成了不折不扣的“家庭轎車起步年”。

  住房消費增長30%以上,其中,九成以上的商品住宅為個人購買。個人住房貸款增長最為迅速,成為影響居民消費最強的龍頭信貸品種。儘管不少人抱怨房價太高,但看房、購房的熱情有增無減。往往是新樓盤剛剛落成,就銷售一空。

  手機、微機、彩電、DVD等消費類電子産品,以更快的速度進入尋常百姓家。通訊器材類産品銷售額前三季度增加了62%以上。電話用戶在10月底就突破了4億戶。

  消費升級叫了好幾年,可是總欠火候。國家計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的專家説,今年消費結構的劇烈變動説明,重量級商品消費時代開始到來。

  盧中原説,隨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費結構加快升級,以最終消費為導向的市場化投資日趨活躍,拓寬了産業發展的空間。電子通信、汽車、住宅等一批高成長行業的地位日益突出,以信息産業為先導,住宅和汽車産業為支柱,傳統産業全面改造為基礎的産業升級主線今年變得清晰起來。

  中國平穩度過“加入世貿初年”

  2002年,中國對外經濟結出的碩果,出乎大多數人的預料。在這一年裏,中國嘗到了加入世貿的“甜頭”。

  境外投資者以前所未有的熱情向中國撲來。預計全年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將超過500億美元,中國有望首次成為世界上吸收外商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

  外貿進出口總值在前10個月已經逼近了去年全年的水平。特別是出口,前10個月增長了20%以上,凈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0%,近年來首次對經濟增長實現了正拉動。

  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邱曉華説,中國加入世貿所取得的成功與自身的努力是分不開的。中國加入世貿後,外貿體制進行了新的調整,原來沒有出口權的私營企業、股份制企業獲得了出口權。這些企業今年的出口成倍增長。對外開放的因素也不容忽視。在中國的出口額中,外資企業的出口已經超過了一半。

  外經貿部部長石廣生説,中國嚴格履行開放市場的承諾,進口關稅由15.3%降到12%;頒佈了服務貿易領域開放的法律法規,審批了符合條件的境外服務貿易企業進入中國。根據WTO規則和中國對外承諾,清理的法規文件約有2300件。

  經濟學家説,中國2002年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獲得了兩大好處:一是促進了當年經濟的增長,二是促進了經濟體制的改革。後者要比前者更為重要。

  中國經濟躍上新平臺

  中國經濟迸發的活力,預示着新一輪加速增長的到來。

  “從2002年開始,中國經濟的增長率有可能躍升到8%的平臺。”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張立群説。

  從歷史經驗看,日本和亞洲“四小龍”經濟的高速增長期都持續了20年左右。之後,幾乎無一例外地出現了減速的過程。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經濟的增長率在10%左右。1998年以後中國經濟的增長有所放緩。一些國外經濟學家斷言,中國經濟將不可避免地陷入同樣的怪圈。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司長許憲春説,日本在經歷了高速增長之後,特別是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經濟長期處於低迷狀態。中國與日本不同,中國的城市與農村之間、東部與西部之間存在巨大差距。城市化水平低,農村人口占中國人口的大多數;人口基數大,人均國內生産總值偏低。這些既是中國面臨的重大問題,也是中國經濟進一步發展的空間。

  張立群説,2002年,“三駕馬車”顯示出更加充沛的活力,這是經濟增長趨向穩固的決定性因素。黨的十六大召開後,改革開放將進一步深化。特別是改革國有資産管理體制,推動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更加積極地鼓勵民間投資,破除限制消費的政策,將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更大的活力。在可預見的時期內,中國經濟增長率將在2002年的平臺上穩步上揚。

責編:慕泉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 經濟學家:中國全面實現小康有諸多有利條件(2002/12/07/ 22:30)
  • 中國宏觀經濟走勢:盤點2002 展望2003 (2002/12/07/ 11:23)
  • 外電:中國將借舉辦奧運和世博會加速經濟發展 (2002/12/06/ 16:57)
  • 基辛格盛讚中國經濟 對取得的成就感到震撼(2002/12/06/ 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