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新聞週刊》:中東特使外交之旅的背後

央視國際 (2002年11月25日 12:50)

  中國《新聞週刊》:在特別的歷史時刻和複雜的國際背景下,中國引人注目地第一次派出中東特使。這是一次從出發時就註定“不會有大作用,卻會有特殊意義的外交之旅”

  66歲的退休外交官王世傑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和阿拉伯語,曾擔任過中國駐巴林、約旦和伊朗大使,是北非和西亞問題專家。這些資歷使他順理成章地成為了中國首位中東特使。

  王世傑在9月份就被任命,但他的中東六國之行直到11月6日才開始。這時恰逢中共十六大召開的前夕,中國剛剛當上聯合國安理會的輪值主席國,而美國對伊戰爭正處於劍拔弩張一觸即發之際。特殊的時刻和複雜的國際背景,使中國特使的首次中東之行格外引人注目。

  王世傑先後訪問了埃及、黎巴嫩、敘利亞、約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並同歐盟、美國、俄羅斯、聯合國的中東特使進行了會晤。

  “中國的中東政策並沒有改變。”王世傑在以色列對記者説。但在北京的外交分析家們看來,至少有一點在改變,那就是中國在中東問題的參與上更加積極和主動,而這,被認為符合正在崛起的大國形象和中國在這一地區日益增多的潛在利益。

  宣示性大於實質性

  低調,是王世傑此次中東之行的一大特點。

  在王世傑出訪前,中國外交部宣佈説,王的此次中東之行主要是“帶著耳朵去傾聽各國的意見”。

  北京接受中國《新聞週刊》專訪的外交分析家們則都明確表示:不要對此次中東之行抱有多高的期望。眾口一詞的判斷是:此行對於巴以衝突問題所能起到的實質性作用將非常小。但這不影響王世傑此行的意義。

  “因為巴以衝突有其根深蒂固的宗教和歷史因素,即便是聯合國、歐盟、俄羅斯乃至美國進行多年的外交斡旋和努力,最終都成果寥寥,更何況是影響力相對較弱的中國。”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中東問題專家陳雙慶説。

  陳雙慶認為,中國特使此行的根本意義在於象徵性,或曰宣示性,即向世界宣示這樣的信息:中國希望在中東等棘手的世界事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分析家們都注意到,歐盟、俄羅斯和美國的中東特使都是在職官員,而中國的特使人選卻是一位已退休的外交官,這正是一個“有限卻合適的角色”。

  中國《新聞週刊》在今年7月份曾收到一位旅美華人資深政治學者的意見,他説,中國在諸如中東這樣的世界熱點問題上顯得缺乏參與,這不符合中國作為一個大國的外交形象。

  一個令多數中國人感到不快的事實是,在美國主導的中東問題四方機制(美國、歐盟、俄羅斯、聯合國)中,作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的中國卻被排擠在一邊。

  中國社科院中東問題專家殷罡認為,就此事實而言,中國目前對於中東問題甚至還談不上“參與”,更不是什麼調解人,因為調解人最終都是要拿出具體解決方案並承擔義務的,這不是目前中國的實力所可以承受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國正在變得積極和活躍起來”。

  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閻學通認為,這一外交姿態與中共十六大所展現的創新主旨和進取精神是一致的,顯示中國對國際事務日益增強的參與積極性。

  不偏不倚顯示主見

  不偏不倚,這是王世傑努力保持的一種姿態。他對各國政府説:“談判要考慮到各方的利益,巴勒斯坦人的權利和以色列的安全都應得到保障。”這種平衡公正的立場受到了各國的贊同。

  王世傑表示,中國政府認為重開巴以和談面臨三項首要任務:巴勒斯坦人立即停止極端暴力行動;以色列必須撤軍;採取切實行動,改善巴勒斯坦人民日益惡化的人道主義狀況。

  “中國堅持在‘土地換和平’原則和聯合國有關決議基礎上,全面、公正、持久地解決中東問題,實現阿拉伯和猶太兩個民族和平共處、共同發展。”王世傑説。

  從2000年9月巴以爆發大規模衝突以來,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輿論比較多地偏向巴勒斯坦,譴責以色列。中國注意到以色列的不滿。

  與中國不偏不倚的溫和立場相對的是美國的單方面強硬態度。今年上半年,為儘快騰出手來全力解決伊拉克問題,美國政府曾推出《米切爾計劃》和《特尼特文件》,其核心是要求巴勒斯坦立即制止暴力活動。6月下旬,布什又推出所謂“中東和平新計劃”,稱巴靳斯坦建國的先決條件是進行改革,並要求巴勒斯坦更換領導層,其矛頭直指阿拉法特。

  “從結果看,美國的方案並沒有收到實質效果,但給阿拉伯國家的印像是干涉別國內政。而王世傑的話雖然過於原則,短期內難以奏效,卻反映了中國政府的善良美好願望,也代表了國際主流社會的立場。”陳雙慶説。

  但王世傑強調的這樣一個立場則明確地顯示了中國的主見:阿拉法特是巴勒斯坦民主選舉出來的合法領導人,有關各方應該繼續同阿拉法特打交道。

  中東離中國越來越近

  在分析家們看來,中國作為發展中大國,以前在外交上奉行的是區域性和周邊主義,總覺得中東離自己很遠,無實質利益關係,因而缺乏真正的參與積極性。

  但日益複雜的國際政治現實正在改變中國的“超脫心態”。

  “一場聲勢浩大的反恐戰爭,使中國人從未感受到,中東離自己原來如此接近。”陳雙慶説。以前中國人總覺得中國與中東之間隔著個阿富汗,在“911”之後,阿富汗和中亞落入到美國的控制,從而使敏感的中東與中國西部的戰略圈子連為一體。

  在陳雙慶看來,以色列雖是小國,但其在中東獨特的地位不可小視。中以在經濟特別是高科技領域的合作近年來不斷拓展,農業、醫療設備、軟體開發、勞務乃至軍事合作,使兩國日益“互相需要”。

  中國在中東還有著傳統的政治利益。阿拉伯世界的20多個國家大都是中國的朋友,關係一直不錯。中國派出中東特使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響應阿拉伯國家的呼聲。埃及的一位外交官説:“我們一直要求中國方面採取此類措施。”

  最能觸動中國人的中東視野的要數隨時都可能爆發的美伊戰爭。因為中國自1996年以來已成為能源進口國,其近三分之一的進口能源大都來自中東或經過這裡的運輸線。有數字説,美伊戰爭一旦爆發,中國光石油進口一項每天將損失上千萬美元。

  “這些日益加深的政治和經濟聯絡,使中國需要戰爭爆發之前未雨綢繆。”陳雙慶説。這是王世傑之行的另一潛在使命。

  用國際主流方式出牌

  在王世傑于11月中旬結束訪問時,中國派往伊拉克的武器核查人員剛剛出發。

  此前,反映美國強硬立場的聯合國1441號決議在中國的主持下獲得安理會的全票通過,並在規定的時間裏獲得伊拉克方面的“無條件接受”。

  閻學通認為,中國對於1441號決議的表決態度,顯示中國外交與國際主流社會的一致性。在對伊問題上,法國和德國代表了西方世界的主流,廣大阿拉伯國家則代表了第三世界的主流。作為主席國的中國順其自然地迎合併代表了國際主流社會的“民意”。

  在這位外交智囊人士看來,中國派遣特使的做法,體現了在外交方式上與歐盟、俄羅斯和美國的接近性。

  陳雙慶認為,中國在中東問題上的做法與俄羅斯很接近。受實力的限制,自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在中東問題上一直堅持“多説少做”。多年來,俄羅斯提出的建議並沒有多大實質性內容,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是跟著美國走,但積極的參與姿態使俄羅斯贏得了“應有的尊重”。

  在閻學通看來,單從解決問題的角度而言,中國特使此次出訪時機並不是特別有利,一方面美國在緊鑼密鼓忙著對伊動武,一方面巴以衝突膠著難分,無論誰出面,都不會有什麼實質性成果,何況調解經驗和外交技巧都還欠缺的中國。

  儘管在一定時期內,中國與中東的利益聯絡可能比不上美歐俄,但連接歐亞非三大陸的中東註定要進入中國的安全戰略版圖。王世傑的中東之旅向世界表明了中國的存在。(胡奎)

責編:千尋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