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約全接觸 雙方圍繞安全列出十議題(圖)
央視國際 (2002年11月19日 09:29)
|
|
|
北約秘書長羅伯遜 |
環球時報消息:
“我們終於見面了”
報載,北約官員近日曾向外界透露,北約秘書長羅伯遜10月10日曾與中國駐比利時大使關呈遠進行了會晤,雙方表示今後將進行定期接觸,討論一些共同關心的問題。該文還引用北約官員的話説,中國希望同北約進行“戰略對話”。
中國是否如同國外媒體所説的那樣,要同北約開始“戰略對話”,現在恐難斷言。西方傳媒一向喜歡用“刺激的字眼”報道某個事件以贏得更多的讀者,這並不奇怪。不過,據記者所知,中國和北約開始接觸也是確有其事。畢竟,時代在變,世界在變,中國對外的大門越來越開放,就是北約也處於不斷的調整變化中。而在一個不斷變化的世界裏,加強相互交流,增進彼此了解,不僅是可能而且是必需的。俄羅斯這個北約的“宿敵”早已和北約發展合作關係,並且這種關係越來越密切。中國和北約在經歷了幾十年的互不接觸後,在新世紀開始之際,打破“堅冰”,開始相互接觸也就不稀奇了。
據記者了解,中國和北約的首次接觸應該説是早於10月10日。羅伯遜的一個下屬官員在今年早些時候已經同關呈遠大使見過一面。據説這次會面是在中國駐比利時使館旁的一個看來不起眼、但很有特色的餐館裏進行的。會面氣氛十分友好,這位官員當時曾十分感慨地握着關大使的手説,“我們終於見面了。”幾十年的世事滄桑盡在話語中。正是有了這次的“歷史性”握手,才有了後來羅伯遜和關大使的會面。
北約總部很不起眼
北約總部位於布魯塞爾市東北部一片毫不起眼的平房裏。從記者站驅車只需10分鐘就可到達。用現代人的眼光看,這個曾經顯赫一時的軍事組織總部多少顯得有些陳舊,和歐盟總部的辦公大樓比起來要遜色不少。這大概是當初戴高樂將軍將北約總部從法國“趕出來”後,布魯塞爾來不及大興土木,臨時找了個地方將就的結果。最近有報道説,北約正在找房子準備搬家。因為,隨着東擴的步伐,現在北約的辦公地點已顯得捉襟見肘,無法滿足其辦公需要了。
記得20年前記者首次到布魯塞爾時,北約總部的大門前是荷槍實彈的士兵站崗,如今已看不到了,只是在傳達室有幾個值班警衛。不過,自“9 11”事件後,北約的戒備有所加強,最近幾週由於擔心恐怖分子的襲擊更是戒備森嚴,連停在門外的汽車都要走專門通道,經過儀器的嚴格檢查後才能進入停車場。北約的工作人員也不能倖免,每天上班的幾千輛車都要排隊“過關”接受檢查,一等就是一個多小時。法國駐北約的一位官員就對記者抱怨過,稱那種難耐的等待簡直讓人“哭笑不得”。不過怨言歸怨言,為了安全,人們只能乖乖地“就範”。
北約一直“不大舒服”
冷戰催生了北約,冷戰的結束又給北約提出了新的課題。近10年來,北約在不斷調整變化中,它已由過去的純軍事組織開始轉向軍事和政治職能兼而有之的組織,政治職能上升,軍事職能趨弱。“9 11”事件後北約如何適應美國為反恐而制定的新安全戰略,繼續維繫連接大西洋兩岸關係的這條紐帶也成為北約必須面對的問題;此外,北約業已開始的擴大進程正在進入新階段,在11月下旬舉行的布拉格首腦會議上,將確定新一輪東擴的入選國家名單。
有意思的是,北約在不斷擴大的同時,西方的不少分析人士卻對北約在新形勢下的生存能力提出疑問。英國眾院國防委員會不久前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北約必須抓住布拉格峰會的機會,確保繼續發揮作用,否則北約將會走“下坡路”,作用越來越小。分析認為,新一輪東擴雖然是布拉格首腦會議的重要議題,但在東擴問題上已沒有多少“懸念”,7個入選國家的名單雖未公佈,但已不是什麼秘密。更有分析認為,北約的繼續東擴與其説是為了滿足中東歐國家的安全要求,倒不如説是北約在為自身的存在尋找理由。
北約秘書長羅伯遜自己也曾説過,北約現在面臨着“要麼現代化,要麼邊緣化”的問題。的確,冷戰結束以來,北約一直處於一個“不大舒服”的境地。美國在阿富汗的軍事行動獲得成功後,北約這種“難受”的感覺更有所加深。阿富汗戰爭中,北約本來“好心好意”地對美國表示願意啟動有關共同防務的條款,助美一臂之力。這在北約歷史上尚屬首次。但美國卻不領情,將北約撇在一邊,我行我素,還打了個“漂亮仗”。這就為美國內已經存在的漠視北約的那些人提供了新的根據。一些人甚至預言,北約正在走向死亡。
當然,這種説法雖未免過於絕對,但“適者生存”,北約在美國反恐新形勢下確實面臨如何適應的問題。北約目前的機構臃腫,美國和其歐洲盟國間的軍事開支差距不斷加大,有估計認為,美國明年的軍費開支將超過歐洲盟國總和的兩倍以上。這種不斷拉大的差距使美歐間愈益失去“平衡”,影響着北約的運轉。而增加軍事預算對歐洲盟國來説又是個多年難以解決的問題。此外,如何改造北約,美歐恐怕也各有打算。因此,布拉格峰會能否在權衡各方利益基礎上達成妥協,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調整方案,將對北約的未來發展産生重要影響。
北約一直在推動與中國進行安全對話
在北約即將舉行峰會,討論有關第二輪東擴事宜時,中國與北約進行“戰略性對話”,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朱鋒教授認為,我們與北約對話的時機選擇得很及時。因為北約東擴的結果不僅會影響歐洲的局勢,而且還會影響到其它地區。北約一向重視跨區域的安全職能,在目前形勢下,全球和區域範圍的非傳統安全問題對中國和北約都十分迫切。而在非傳統安全問題中,反恐問題當然最主要,此外還包括打擊國際犯罪、保障海上通道安全、能源安全等,這為中國和北約之間的合作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朱鋒教授稱,通過“對話機制”,在彼此關心的領域雙方加強溝通和了解,在有可能産生分歧的領域進行預防,也可在已經出現分歧的領域建立有助於加強控制和管理的制度。
朱鋒教授進一步介紹説,北約一直在推動與中國進行安全對話,中國以前對此曾有疑慮,沒有給予積極的回應。這幾年隨着與世界上各種多邊安全機構的對話加強,中國對此有了新的認識,隨之也有了新的政策要求。據説,北約方面對中國作出了積極的回應。雙方初步列出了十大議題,全都是圍繞安全領域的。
北京國際友好聯絡會副秘書長兼研究部主任閻曉東認為,中國和北約開展戰略性對話是和中美關係趨好緊密聯絡在一起的。從當前情況看,中國的外交,特別是軍事外交,着眼於國際環境的變化。“9 11”事件後,美國不再把中國當作戰略對手,而是當作反恐的戰略夥伴,在這個大的國際背景下,中國自身也在調整,和北約開展對話是這種調整的一部分。
中國對北約的態度也經歷過一個變化的過程。這又和另一個大國———俄羅斯態度的轉變非常有關。北約開始第一輪東擴時,俄羅斯堅決反對,我們對北約東擴也持否定的態度。但隨着時間的推移,俄羅斯的立場正在從堅決抵制走向逐步軟化。11月1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正式就擴大與北約的合作甚至加入北約提出3項條件,即“如果北約進一步演變;如果北約與俄羅斯的合作符合俄羅斯聯邦的安全利益;如果俄認為北約能夠成為解決我們共同面臨的問題和促進相互合作的工具”。閻曉東認為,這已不是俄羅斯過去那種外交辭令和手法,而是確實想和北約合作的實質性宣告。至於俄羅斯是否能被接納到北約中去,閻曉東説,加入北約有一定的硬性標準,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美國是有可能讓俄羅斯加入的。
對於中國與北約可能的合作點和潛在的分歧點,閻曉東認為,現在比較明朗的合作可能就是在反恐問題上。而台灣問題則可能是重要的分歧點。中國應該警惕未來我在台灣問題上施加壓力的時候,美國及北約會對我有消極影響。
專家們都認為,現在中國與北約的“對話關係”還只停留在加強交流、探討可能性的階段上,對話是發展關係的一個步驟,其中存在分歧也是很正常的。所以閻曉東説,對中國與北約間的戰略對話,我們現在還不需要給予過高估價,國際形勢在發展,從對抗到對話是大的趨勢,我們和更多的國際組織開展合作與對話,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中國和北約這樣的組織建立互信機制,同樣有助於中國和美國之間發展安全機制。(記者 姚立 宋念申)
責編:陸玨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