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十六大聚焦:行進在全方位開放的時代

央視國際 (2002年11月14日 06:59)

  新華社北京11月13日電 江澤民同志在十六大報告中提出要求:適應經濟全球化和加入世貿組織的新形勢,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優化資源配置,拓展發展空間,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

  代表們討論時表示: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中國的未來一定會美好。

  “走出去”——對外開放進入新階段的重大舉措

  黨的十六大代表、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親歷了海爾走向世界的一幕幕場景。

  “1984年,我為了技術合作到德國去。晚上是當地節日,放焰火。陪同的德國老闆指着焰火説:‘這是從你們國家進口的。’他沒有傷害我的意思,我的心卻在流血。在德國的超級市場裏,見不到‘中國製造’的産品,難道我們就永遠只靠祖宗的四大發明混日子嗎?”這年,張瑞敏出任虧空147萬元的青島電冰箱總廠廠長。

  1992年,“琴島海爾”冰箱擺進德國超市,海爾成為銷售收入160億元的特大型企業。張瑞敏到歐洲考察,一家馳名世界的工廠經理説,他們準備1994年申請通過ISO9000系列認證。張瑞敏淡淡一笑:“我們1993年已經通過了。”

  2000年初春,一家中國公司的名字出現在了美國的道路上——“海爾路”。揭牌儀式上,坎姆頓市市長瑪麗女士説:“快速發展的美國海爾,不僅為當地政府增加了稅收,更重要的是為當地居民創造了可觀的就業機會,非常令人讚賞。”海爾作為一個企業走出去了,這是“走出去”戰略的要義。

  經過13年努力,中國對外貿易在世界的排名從1989年的第15位,躍居到去年的第6位。中國設立境外企業6758家,對外投資方式也發展到多種形式,一大批企業“走出去”了。

  “我們如果不創立自己的名牌,那麼中國就不是‘世界工廠’,而是‘世界加工廠’”,張瑞敏在出席十六大期間説。

  從産品走出去到“走出去”辦企業,是一個飛躍。北京團、天津團、福建團的代表們認為,實施“走出去”戰略是對外開放進入新階段的重大舉措。

  “引進來”——從打破堅冰到收穫輝煌

  一位多年從事外經貿工作的黨代表回憶,1980年我國批准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時,人家眼睛裏有明顯的不信任。而今,外資銀行在京排隊期待開業。現在19家外資銀行在京設立分行,94家外資金融機構設立代表處。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對外開放第一次寫入我們黨的決議,成為新時期的基本國策。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堅持這一基本國策,領導中國人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發展開放型經濟,增強國際競爭力,促進經濟結構優化和國民經濟素質提高。

  外國的資金、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被引了進來。2001年,中國實際吸引外資469億美元,比1989年增長了12.8倍;13年來中國累計實際使用外資超過4000億美元,吸收外資連續9年居發展中國家首位。

  中美雙方總投資為15.2億美元的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是中國迄今最大的中美合資企業之一。通用汽車在中國的最高負責人、通用汽車中國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墨斐對於中國合作夥伴的評價是“成功的夥伴關係”。

  2001年《財富》全球論壇上,美國資訊科技公司國際數據集團總裁帕特裏克麥戈文預計,未來5年,外國企業對中國信息産業的投資將以每年25%的速度遞增,大大超過全球範圍11%的平均增長水平。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 世界和中國實現雙贏

  1986年7月10日,中國正式向關貿總協定遞交申請,要求恢復中國的締約方地位。

  黨的十四大召開之際,外經貿部副部長佟志廣在日內瓦關貿總協定中國工作組第11次會議上宣佈,中國要搞市場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一承諾得到了關貿總協定締約方的一致認可,工作組主席基拉德宣佈結束持續了近六年的對中國貿易體制的審議,進入實質性談判。

  1999年9月11日,江澤民主席與當時的美國總統克林頓在APEC第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會晤時談到中美世貿談判。江主席説,中方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一直持積極態度,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不僅是中國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的需要,也是建立一個完整開放的國際貿易體系的需要。

  2001年9月17日,世貿組織中國工作組第18次會議通過了中國入世議定書及附件和中國工作組報告書,12月,中國正式成為世貿組織的成員。

  而今,中國物美價廉的商品給全世界以實惠。

  2002年11月,第92屆廣交會傳來好消息,來自191個國家和地區的13萬客商訂購了184.7億美元中國製造的商品。

  世界銀行1994年的分析報告指出,如果從中國以外的國家進口同樣的商品,美國消費者每年需要增加140億美元的支出。從1994年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八年,中美貿易的規模成倍擴大,美國消費者節省的支出應該更多。

  世界經濟論壇亞洲區總裁弗蘭克瑞奇博士近日説,“事實上,國際資本投資中國,不僅是為了開拓中國市場,更是因為看好中國作為生産研發基地的優勢地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強有力的發動機之一。”

  抓住機遇 再創輝煌

  如果説,過去20多年對外開放是有限範圍內的競爭,那麼從加入世貿組織開始,在中國本土就將掀起國際競爭的浪潮。 但是,事實證明,機遇大於挑戰。

  今年年初,不少人在預測全年經濟運行態勢時,最為擔心的恐怕就是外貿出口了。但統計數據掃除了人們的疑慮,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外貿出口2326億美元,同比增長19.4%。

  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説,外貿出口快速增長的原因很多,但有兩點很關鍵:一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使中國對外貿易出現了一個良好的環境。第二,整個世界經濟的溫和復蘇也對中國外貿出口的增長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如何進一步“走出去”?學習江澤民同志報告,一批黨代表明確了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中國企業走向世界,必須走新型工業化的道路,這是民族産業的靈魂,無數實踐證明,這條路子選準了,走對了。”

  親歷了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從國家科研單位,轉制為上市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全過程的屠海令代表,由衷地感慨“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是高科技企業的生命線。”

  他説,當前世界高科技領域,正面臨重新組合,調整力量,重新分割世界市場的關鍵時刻,迅速發展的中國迫切需要從中找到自己的地位,找到自己的合作夥伴,這種重新的組合給我們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抓住了,就能在國際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

  開創對外開放新局面,是下一步中國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葉家松代表説,借十六大的東風,莆田將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到莆田創業發展。尤其是要抓住台灣第三産業與資本外移的機遇,主動吸納先進技術,引進高科技企業,促進産業結構優化升級。

  以十六大為新起點,中國的對外開放必將進入更加輝煌的時代。(記者 鹿永建 劉錚 王宇 )

責編:白秀穎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 宏偉的目標 莊嚴的使命——寫在黨的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閉幕前夕(2002/11/14/ 01:15)
  • 中國外經貿改革開放中飛躍發展(2002/11/13/ 22:10)
  • 新征程---實踐“三個代表”(2002/11/13/ 22:08)
  • 新世紀--執政黨肩負光榮使命(2002/11/13/ 22:05)
  • 新舉措---永葆黨的先進性(2002/11/13/ 22:05)
  • 新征程——實踐“三個代表”(2002/11/13/ 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