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新聞調查:回顧中國共産黨歷史上的黨章修改

央視國際 (2002年11月12日 14:57)


  中國共産黨自誕生以來的八十多年間,歷經十三次修改,共産生過十四部黨章,而每一部黨章的産生,每一次條文的改動,都曾經在黨內外、國內外引起廣泛而強烈的關注。因為,對黨內,它是團結和統一的法權基礎;對黨外,它是人們判斷共産黨理念和實踐活動的主要根據。這十四部滲透著歷史煙雲的黨章文本,從一個獨特的角度,再現了中國共産黨從幼年走到成熟的全部過程,記錄著中國共産黨思想、理論和政治路線與時俱進的發展軌跡。

【採訪對象】

  (以採訪先後為序)

  中共中央黨校教授 葉篤初

  中共中央黨校黨建部副教授 張曉燕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 石仲泉

  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館長 尤啟齡

  延安革命紀念館副館長 霍靜廉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研究員 李蓉

  中共中央黨校教授 金春明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 鄭科揚

  【詳細內容】

  一、中共一大並沒有制定黨章

  解説:位於北京天安門廣場東側的中國革命博物館,是專門收藏革命歷史文物的國家級博物館。在這裡,可以見到具有獨特歷史價值的各種早期黨章文本。這些從外觀和版式都帶有鮮明時代印記的黨章,在中國共産黨的歷史上,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

  葉篤初(中共中央黨校教授):黨章最簡單的一句話就是根本大法。共産黨內部的根本大法。

  記者:黨章是黨的根本大法,為什麼要這麼説呢?

  張曉燕(中共中央黨校黨建部副教授):黨內的規定、決定、規章制度,從效力來講它是有一定的層次的。比如説中央有關職能部門的一些規定,從內容到精神都不能跟黨章的規定的原則和精神相違背、抵觸,否則的話其它的行為規範是無效的。可以做類似的比喻,在黨規體系裏相當於國家憲法在法律體系中這樣一個地位和作用。

  解説:中國共産黨黨章是黨的綱領和組織章程的總稱,它通過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以全黨的名義加以確認。1921年7月,中國共産黨在上海召開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告了黨的正式創立。但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這次會議,只通過了一個500多字、內容簡略的《中國共産黨綱領》,並沒有制定黨的章程。


  記者:既然黨章對共産黨來説是這麼重要,那為什麼在1921年中國共産黨創立的時候沒有制定一部黨章?

  石仲泉(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開這個代表大會的時候也還是不像我們現在準備得很充分,條件也比較優越,那是在秘密狀態下。葉篤初:當時我們的黨還是一個幼年的黨,思想的準備、組織的準備,包括這些法規準備都還欠缺。

  解説:一大通過的《中國共産黨綱領》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産黨”,黨的政治綱領是通過武裝鬥爭推翻資産階級,建立無産階級專政,直至消滅階級區分。這個綱領為黨章的正式創立打下了基礎。

  記者(現場解説)一大通過了中國共産黨黨綱,確定了黨的名稱和最高綱領。但這並不是一部嚴格意義上的黨章,實際上中國共産黨第一部正式黨章是在一年以後召開的二大上制定出來的。這裡是上海市成都北路七弄30號,歷史上的地址是福德里625號,是上海的黨代表李達同志的寓所,因為他是一排石庫門房子中的一家,具有隱秘性,很難被人發覺,所以中共中央決定在這裡召開黨的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

  尤啟齡(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館長):當時二大就在他家的底層召開的。這裡就是當時二大的會場的原貌,那麼現在的擺設我們是根據當時李達同志和他的夫人王會悟的回憶經過我們歷史考證以後把它恢復起來的。


  記者:從一大到二大這一年間,中國共産黨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石仲泉:當時因為我們黨剛剛成立,對中國的國情認識還不是很清楚,所以直接講就是要搞社會主義、共産主義。但是經過這一年以後,隨著我們參加一些國內的一些政治活動,深入工人群眾,了解我們中國的國情,然後認識到了在中國要直接去建立社會主義社會是不實際的。因此對黨的綱領就做重大修改,把它分為我們黨當前的奮鬥目標和我們黨將來的奮鬥目標,也就是説按照我們現在説法——當時沒有這個説法——叫做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最低綱領就是推翻封建制度,反對封建主義,反對帝國主義;最高綱領就是在實現了最低綱領之後再來為將來建設、實現社會主義、共産主義而奮鬥。

  記者:這就是二大的黨章和一大黨綱的一個最大的區別?

  石仲泉:我們的指導思想進一步明確起來了,中國革命不能一步到位,不能像俄國十月革命那樣馬上就搞無産階級專政,馬上就進行社會主義革命,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思想的昇華。

  記者(現場解説)中國共産黨第一部正式黨章的産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標誌著黨的創建工作的最後完成。從此這個年輕的政黨有了自己的立黨之本和最高的政治行為規範。而隨著中國共産黨在思想、政治和組織上的不斷成熟,黨章的內容也會得到相應的修改和完善,在以後漫長的歲月裏它將見證中國共産黨的發展歷程。

  解説:在中國共産黨的歷史上,每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都要根據當時的情況和自身經驗的積累對黨章進行不同程度的修改。但是從三大到六大,黨章的內容只做過局部調整,沒有大的改動。

  張曉燕:黨章的修改是需要一定的思想理論準備和實踐經驗的積累。理論準備得越充分,實踐經驗總結得越完善、越豐富,那麼,這個黨章的修改反映到黨章的具體內容、具體體例上就更加完備。

  葉篤初:簡單地説,就是先有事實後有概念,先有經驗後來定規。

  二、七大黨章:民主革命時期最好的一部黨章

  張曉燕:七大黨章是民主革命時期最好的一部黨章,那麼它恰恰是經過了長期的思想理論方面的積累,不斷地總結和完善。


  霍靜廉(延安革命紀念館副館長):這個地方就是延安楊家嶺革命舊址,是延安時期中央機關的所在地,現在這個建築物就是中央大禮堂,1945年(4月)在這裡召開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七大開了50天,代表是七百多人,五十多天的時間開了全會是22次。

  記者:從六大到七大經歷了十七年,十七年過去了,黨的代表大會召開的環境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李蓉(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研究員):朱總司令在會場上説:這一次七大是在我們自己修的房子裏邊召開的。為什麼呢?就是因為六大的時候我們自己沒有這個條件,我們黨當時因為大革命失敗以後一片白色恐怖,國內要想召開這種(代表大會)根本沒有條件,基本的安全都沒有保障,所以最後共産國際提出來是不是把代表大會就挪到莫斯科去開,這個也是絕無僅有的一次在中國共産黨歷史上。所以説黨的抗戰的初期的時候,我們共産黨的力量也是非常有限的:大家都知道八路軍、新四軍改編完了以後只有4萬多人,那麼到了抗戰結束就是召開七大前夕的時候,共産黨直接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主力部隊就是91萬人了,共産黨員那就更不要説了,參加六大的時候只有13萬人,到了召開七大的時候一共是1211186個人,你想,這個發展壯大是非常明顯的。

  解説:七大召開的時候,中國共産黨已經走過了24年艱苦卓越的歷程,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此時的中國共産黨已經成了一個全國範圍,具有廣泛群眾性的黨,是一個全國人民所集中仰望的黨,是一個經過長期革命戰爭的鍛鍊,並且已經熟練掌握了領導革命戰爭藝術的黨,是一個帶領敵後9500萬人民建立了強大的革命根據地的黨,是一個在整風之後,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組織上達到了空前團結和一致的黨,是一個擁有了自己的偉大領袖的黨。此時的中國共産黨已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大,它已經成為當時政治生活中絕定性的因素。在這樣條件下産生的七大黨章將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黨章。

  記者:七大黨章較之以往的歷部黨章它的突破是什麼?

  石仲泉:就是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這是第一大特色,過去沒有這種説法,這是中國革命經驗的一個科學的總結。

  解説:七大黨章在中國共産黨的歷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修改後的黨章總綱中規定:中國共産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與中國革命的實踐之統一的思想——毛澤東思想,作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針。這意味著中國共産黨在二十四年的艱苦歷程中所取得的最重要的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在黨的根本大法中得到了最終確認。

  記者:為什麼在七大中會確立毛澤東思想這個概念?

  葉篤初:1927年大革命的失敗,成千上萬的黨員流血犧牲了,在血泊當中感覺到馬列主義要跟中國結合,解決中國的問題、指導中國的革命那就需要我們自己的領袖,需要符合中國革命的指導思想。

  石仲泉:到了遵義會議,毛主席確立了在全黨和中央的領導地位以後,就通過四渡赤水,所謂用兵如神嘛,就擺脫了國民黨的前堵後追,在軍事上就處於主動地位,就順利到達延安;在以後抗日戰爭,我們的革命的力量、共産黨的力量得到蓬勃發展,一前一後一比較,他在領導地位上的時候和他不在領導地位的時候,革命的局面是兩種局面,大家認識到跟著毛澤東就是勝利,如果什麼時候離開了毛主席的正確的思想革命就遭受失敗,這就是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大家認識的一個很樸實的真理。

  解説:七大會議上,劉少奇代表中共中央所作的長達6萬餘字的《關於修改黨章的報告》,對毛澤東思想的産生、發展過程以及毛澤東思想的科學內涵作了全面的闡述。《報告》指出:毛澤東思想的生長、發展與成熟,已經有了二十四年的長期歷史,在無數次的千百萬人民的劇烈鬥爭中反復考驗過來,是唯一正確的救中國的理論與政策,它指導了並正在指導著中國人民去獲得徹底的解放。

  記者:毛澤東思想這個概念這個名詞是誰先提出來的?

  石仲泉:這是黨的集體智慧的結晶,在宣傳毛澤東思想的時候,寫文章有的領導人早一些、有的領導人晚一些。

  李蓉:實際上在1941年的時候當時一個黨的理論工作者叫張如心的,他就提出來過毛澤東同志的思想,然後到了1942年的時候,陳毅還提過毛澤東的思想是有一個科學體系的,但是真正地提出,作為一個科學概念提出來毛澤東思想是1943年7月5號,這是王稼祥同志的一大功勞,他在這一天,就是為了紀念中國共産黨成立22週年,寫了一篇文章叫《中國共産黨與中國民族解放的道路》,在這篇文章裏邊第一次科學地,就是非常明確地提出了這個科學的概念——毛澤東思想,然後他還做了解釋,這個解釋實際上也是後來寫到七大黨章裏邊去的,就是給毛澤東(思想)一個非常科學的一個定性:什麼是毛澤東思想?就是馬列主義和中國革命實踐之統一。就是現在經常説的馬克思主義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這麼一個理論的産物,這麼一個理論的形式。


  記者:毛澤東本人怎麼看待毛澤東思想這個概念?

  石仲泉:他説得很清楚——開黨的七大——我們都是倖存者,革命能取得今天這個局面,多少先烈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在這個時候它不是我個人有多麼了不起的特殊的作用,它不過是集中了全黨的智慧,總結全黨的經驗,凝聚大家的意志和思想,它作為代表。

  記者:在當時的那種歷史背景下毛澤東思想一旦産生之後它將發揮什麼樣的作用?

  葉篤初:從此我們就有了一個自己的旗幟,作為千百萬的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澆灌出來一個碩果,從此以後我們就一帆風順,邁著大步使中國共産黨的紅旗、中國革命的紅旗插遍全國。所以説,沒有毛澤東就沒有新中國,這是一個發自內心的、發自共産黨人和千百萬人民的,他們內心中發出的聲音。

  解説:歷史的進程證明了中國共産黨人的正確選擇,七大閉幕後僅僅四年多一點的時間,以毛澤東思想為指針的中國共産黨便走進了一個新國家的門檻。

  三、八大黨章:一部好黨章沒有得到很好地執行

  記者(現場解説):1949年10月1號,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地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這意味著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對於中國共産黨來説,最大的變化是他從一個革命黨變成了執政黨。為了適應執政後的新情況,以及面臨的政治、經濟和組織任務,對原來的黨章進行修改也是勢在必行。

  記者:在這段時間裏面中國共産黨遇到了哪些在成為執政黨之前所沒有遇到過的問題?

  石仲泉:從西柏坡到北京的路途上毛主席跟周總理就有一段對話,他們一起走的,他説:我們現在是進京趕考,進京趕考,希望我們能夠考得及格、合格,不能退回來,不能學李自成,李自成打天下是18年,坐天下只有42天,完了,為什麼?很重要的問題,一進到北京城,內部就開始爭權奪利、腐敗、渙散,沒有戰鬥力了,所以最後被趕出了北京城,這是個悲劇。那麼中國共産黨會不會走這條歷史老路呢?應該説我們所碰到的問題絲毫不比在中國共産黨領導革命過程之中所碰到的問題容易,同樣很艱巨,要指明一個前進的方向,八大就起這麼一個承前啟後的重大的作用。

  解説:1956年9月15日,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中國共産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的全國政協禮堂隆重開幕。這是中國共産黨在執政之後第一次召開的全國代表大會,也是一次盛況空前的大會。這次大會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對七大黨章進行修改,從而確立作為執政黨的第一部根本大法。八大召開期間,鄧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做了《關於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闡述了中國共産黨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對如何搞好執政黨建設的思考。報告指出,執政黨的地位,使我們黨面臨著新的考驗,需要來自黨內外的監督,其關鍵在於發展黨和國家的民主生活,堅持集體領導。這些新的思考,在八大黨章中得到充分體現。在對執政黨建設規律進行初步探索的同時,八大黨章對於剛剛開始的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也作了明確闡述。黨章中指出: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後,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不再是階級矛盾,而是落後的生産力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之間的矛盾,因此,中國共産黨的任務就是有計劃地發展國民經濟,黨的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石仲泉:應該説八大為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務的規定是符合我們國家的實際情況的,這是認識的一個很重大的一個變化。按照我們現在的説法,我們共産黨經歷了兩次偉大的革命,第一次偉大革命就是以毛主席為核心的第一代領導集體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勝利,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八大為這第一次偉大革命歷史經驗進行了一個科學的總結;第二次偉大的革命,這就是要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八大它本來應當成為第一次偉大革命的結束、終點,或第二次偉大革命的起點,這麼一個界碑、交接的作用的,但是後來歷史發生了這樣一個曲折,使它只成了第一次革命的一個偉大的終結,而沒有成為第二次革命的一個歷史的起點,但是它是第二次偉大革命的一個理論的起點,因為一些重大的社會主義建設的方針政策在這個時候都已經初步地提出來了。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在相當時期內,是恢復八大正確的思想和政策。

  解説:歷史的不幸就在於,儘管八大黨章提出了一系列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正確理論,指出了執政黨所可能面對的各種危險,規定了作為執政黨所應遵循的原則,但是隨後所發生的一切,卻偏離了它所指明的方向。

  記者:在黨的八大上制定了一部好的黨章,那為什麼在這之後,不但黨章的精神沒有貫徹下來,反而國家會發生那麼大的變化?

  金春明(中共中央黨校教授):政治路線的改變。而政治路線的改變根源在於理論上的錯誤。就是本來八大已經確定了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但是從1957年“反右派”以後,就開始逐漸過分地估量了國內、國外的階級鬥爭的矛盾,認為階級矛盾是國內的主要矛盾,不但階級鬥爭是當時國內主要矛盾,而且是整個社會主義歷史階段的基本矛盾,確定了一個叫做“社會主義歷史階段基本路線”,就是講階級鬥爭要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的路線。所以八大的黨章應該講是沒有被很好執行的,從1957年“反右派”之後就開始背離,背離的頂點就是文化大革命,就是九大。

  解説:文化大革命期間産生的九大和十大黨章中確立了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基本路線,以及各種“左”的觀點,否定了八大黨章中規定的正確路線。而“文革”結束後制定的十一大黨章也受到歷史條件的局限,未能完成撥亂反正的歷史任務。

  記者(現場解説):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十一大通過的新黨章雖然對十大通過的黨章做過不少的修改,但並未從根本上否定九大、十大黨章中的左傾錯誤,比如十一大黨章中仍然強調“文化大革命是社會主義條件下鞏固無産階級專政、防止資本主義復辟的政治大革命,今後還要進行多次”,等等。十一大黨章中的這些錯誤觀點一直到1982年9月十二大黨章産生之後才得到徹底糾正。

  四、十二大黨章:繼承了七大、八大黨章的優點

  解説:1978年12月18日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批判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果斷地停止了“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口號,最終確立了三個“轉變”,這就是:從以階級鬥爭為綱轉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封閉、半封閉轉到對外開放,從墨守陳規轉到各方面的改革。正是這次會議實際上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領導集體。

  石仲泉:三大重要的轉變,這個指導思想後來就逐漸地明確為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到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第二個歷史決議就是《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就完成了我們黨在指導思想上的撥亂反正,有了這麼個基礎,隨後在1982年秋天9月份召開的十二大就把歷史決議的成果充分反映到黨的十二大黨章上來了。

  解説:1982年9月1日,中國共産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人民大會堂召開。對這次大會,鄧小平寄予了極大的期望,他説:七大把革命引向了勝利,十二大將把建設引向勝利。

  葉篤初:十二大黨章現在來講是把七大、八大黨章的優點都繼承下來,同時又把九大、十大乃至十一大的不足加以彌補,第三就是把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所有的總結經驗都要集中起來。

  解説:由鄧小平主持修訂的十二大黨章在全面總結和確認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基本路線的同時,對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搞好執政黨建設作了新的探索,鋻於十年動亂中的經驗教訓,強調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範圍內活動,同時規定了一系列重要原則。

  記者:在黨章的總綱裏面有這樣一句話,就是:“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範圍內活動”,這是在以往的歷史中不曾出現的字句,為什麼在十二大黨章中要強調這一點?

  葉篤初:十年動亂中,無法無天的現象氾濫,那麼包括中國共産黨的內部生活都違背起碼的民主生活原則,領導人説的話比法還大。

  石仲泉:我們的黨儘管是執政黨,是領導一切的,是全國、是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但是你黨也要遵守憲法,領導幹部也要遵守憲法。葉篤初:它是我們黨的進步,帶有標誌性。

  五、十五大黨章:體現了鄧小平理論這一偉大的理論成果

  解説:有了十二大黨章奠定的基礎,五年後召開的十三大所通過的《中國共産黨章程修正案》,只就部分組織章程內容做了十項調整。對十二大章程的總綱部分未做任何改動。1989年的六四政治風波過後,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于當年6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舉行,江澤民在這次會議上當選為中共中央總書記。同年11月9日,在中共十三屆五中全會上,鄧小平辭去了中央軍委主席職務,在他的主持下,中國共産黨確立了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得以繼續貫徹和發展。退休後的鄧小平仍然關注和思考著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系列重大問題。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鄧小平視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發表了著名的南方談話。鄧小平的南方談話,在科學地總結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基本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它所創立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當年召開的十四大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作為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最新理論成果被正式寫入十四大黨章。


  葉篤初:需要説明的就是在報告裏面寫的“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出現了名字,在黨章裏面沒有出現名字。

  解説:1997年2月19日,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創立者,一代偉人鄧小平與世長辭。鄧小平逝世後,黨中央鮮明提出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前進。

  石仲泉:經過五年之後小平同志離開我們,大家來回顧這段歷史,我們所進行的這些工作,我們社會主義事業能夠取得偉大成就,比較來比較去,看來還是要歸功於小平同志這個理論,在這個理論指導之下我們才取得這麼多偉大成就,對鄧小平理論這樣一個歷史地位的確定,這是歷史發展的一個必然的結論。

  解説:1997年9月召開的中國共産黨第15次全國代表大會,對黨章進行了有史以來的第13次修改。儘管這次修改只有7處,共計160個字,卻引起了黨內外的高度關注。因為正是這160字的改動,解決了一個極其重大的問題,那就是以黨章的形式最終確立了鄧小平理論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並列成為中國共産黨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

  解説:十五大通過的新黨章規定,中國共産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徵相結合的産物,是毛澤東思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産黨集體智慧的結晶,引導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不斷前進。

  葉篤初:黨章建設或者黨章發展的一個必然規律總是不斷地適應新的情況,不斷地把已經成熟了的經驗、經過檢驗證明正確的結論寫進黨章,從指導思想的角度講,第一次我們中國共産黨的一個理論成果寫在七大的黨章上,第二次這個理論成果寫在十五大黨章上。

  鄭科揚(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正如同馬克思主義並不是結束真理一樣,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也不是結束真理,而是為真理的向前發展開闢道路,那麼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闡述“三個代表”思想,我覺得這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當中取得的一個最新、最重要的理論成果。

  葉篤初:“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一脈相承的,但是又適應了新的形勢又提供了新的理論武器。毛澤東思想的創立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革命理論的偉大創新,鄧小平理論的創立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理論的偉大創新,那麼“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這樣一個提出,應該説是實現了這樣一個馬克思主義的執政黨建設理論的偉大創新,這是第三代中央領導對馬克思主義的偉大的貢獻。

  解説:2002年11月8日上午9時,中國共産黨第十六次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大會的重要議程之一是審議和通過《中國共産黨章程(修正案)》。這意味著,中國共産黨有史以來的第十五部黨章、進入新世紀後的第一部黨章即將誕生。中央電視臺《新聞調查》欄目

責編:千尋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 十六大代表分組討論:把“三個代表”寫進黨章將指導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去順利完成新時期偉大任務(2002/11/12/ 09:52)
  • 代表分組討論:把“三個代表”寫進黨章意義重大(2002/11/11/ 22:02)
  • 各地廣大黨員幹部認為,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寫進黨章,將指導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去順利完成新時期偉大任務(2002/11/11/ 16:56)
  • 十六大代表:三個代表寫入黨章是億萬人民心聲(2002/11/10/ 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