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新聞記者盛讚十六大開放
央視國際 (2002年11月10日 20:33)
央視國際消息(新聞聯播): 第一次採訪中共黨代會的印度記者阿希斯説,他參加了遼寧團、北京團的討論,看到討論很開放、也很熱烈。印度電訊報阿希斯説:“參加小組討論我很感興趣。我從這次討論會上了解了他們怎樣進行討論,和討論什麼問題。討論很熱烈,也很友好。令我很驚奇。”
香港無線電視記者譚衛兒説:“來之前其實有一點兒擔心,就是覺得黨代表大會可能不會像人大那麼開放。採訪上會有些困難。來之後看到開放了很多小組,也安排了不少記者會,也放心了不少。”
開放式的討論讓記者們有了更多與代表直接交流的機會。在北京代表團,2008年奧運會和北京城市發展新思路引起廣泛興趣;在江蘇代表團,民營企業的發展和私營企業主入黨很受關注;在福建代表團,海峽兩岸直接三通問題再次成為焦點。
來自俄羅斯的記者羅曼諾夫對中國歷史頗有研究。他説,十六大報告中提出的“小康”和“富民”兩個詞給他的印象最深。俄羅斯《新聞時報》羅曼諾夫説:“我看這次江蘇省代表們的討論,都是從不同側面,都是談一個事情,怎麼把老百姓的生活搞得好一點兒。無論從經濟發展方面,從醫療衛生方面,從教育發展方面等等,可以説是各方面的小康。”
美國記者約翰遜 卡來齊兩年前就注意到江澤民提出的“三個代表”理論,他認為這是指導中國未來發展的重要思想。美國大西洋月刊記者約翰遜 卡來齊説:“現在我就想了解‘三個代表’對每個地方有什麼影響,我想繼續進行研究這個。”
記者們普遍認為,這次會議所做的報告比想象中更有新意,各地的黨代表在討論中透露了很多發展新思路,令他們的採訪也更有內容。香港無線電視兩天來已播發了11條新聞,在開幕當天22分鐘的新聞欄目中,十六大的新聞就佔到18分鐘。
責編:柳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