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大代表風采】大寨村的“三級跳”
央視國際 (2002年11月07日 11:08)
新華網北京11月7日電 薄薄的毛衣,黑色的西褲,時髦的短髮,從郭鳳蓮代表身上一點也看不出農民的模樣。在與記者談話中,不時有電話打進來,內容大多是要和大寨合作發展。“現在,大寨這個品牌,很值錢的!”她説。
十多年前,郭鳳蓮重新擔任大寨村黨支部書記。十多年來,郭鳳蓮帶領大寨500多口人,實現了“三級跳”:
1992年,大寨集體收入100萬元;1994年,大寨總收入超過了1000萬元;2002年,大寨的總收入將邁上1億元的新臺階。
郭鳳蓮説,大寨富了,對國家的貢獻也大了。現在大寨每年上繳國家的稅收近400萬元。而在改革開放前,大寨為國家貢獻稅收最多的一年也只有2700元。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使封閉的大寨成為了一個開放的大寨、發展的大寨。”郭鳳蓮説。
郭鳳蓮1991年11月15日重回大寨時,外面的世界正發生着天翻地覆的變化,大寨卻冷冷清清。她回大寨,走的第一步就是帶領幹部群眾學習鄧小平同志南方談話精神,主要是解放思想,打破傳統觀念,激發幹部群眾的改革熱情。第二步是讓幹部群眾分批到一些改革開放較好的地區參觀。當時大寨的經濟條件差,出差的費用是郭鳳蓮找朋友借的。郭鳳蓮走的第三步是,制定了大寨十年發展目標,開始踏踏實實地搞建設。
大寨的“農氣”淡了,“商氣”濃了。大寨現在成為山西省的“森林公園”,每年有20萬人來旅游,村民們的家變成了“商店、旅店和飯店”。大寨辦起了自己的工廠,搞農副産品加工,生産小雜糧、核桃露等,遠銷全國。不少“泥腿子”成了“廠長、經理”。
村民富了,黨的組織建設也加強了。大寨現在每年都有三四個有文化、創新能力強的年輕人入黨,黨員數量已由30多名增加到70多名。大寨村黨支部也已發展成為黨總支。
“大寨不能停步,停步就要落後。十六大後,我們要根據中央的精神,重新部署大寨的新發展。”
郭鳳蓮的腦子里正在勾畫大寨新的“三級跳”。 (新華社記者 趙承)
責編:千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