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十六大特別報道:執政興國看發展
央視國際 (2002年09月24日 13:09)
新華網北京9月24日電 浦東這12年超過了前一個世紀的發展。”土生土長的上海浦東人姚建良説。12年前浦東剛剛開發時,姚建良就拿起相機開始跟蹤拍攝。12年間他拍攝了10萬張照片。“浦東的發展變化,讓我經常有一種恍如夢中的感覺。”他拍攝的照片記錄了浦東的巨變:棚屋區變成了綠地,狹長的小路變成了恢弘的世紀大道,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僅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就聚集了123家中外金融機構、21家跨國公司總部和8個國家級要素市場。連續10年,浦東經濟保持著16%以上的高速增長……
浦東新區的巨變,是中國近13年翻天覆地變化的一個縮影。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牢牢抓住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帶領全國人民在中華大地繪就了一幅逶迤而又氣勢磅薄,雄渾而又絢麗多彩的畫卷。
這13年,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的前兩步目標勝利實現,我們黨對中國社會主義發展規律的認識不斷深化。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是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已成為全國上下的共識。
“大發展小困難;小發展大困難;不發展最困難”。“發展是硬道理”的觀念成為中國前進的動力源
談到13年巨變,中央黨校教授韓慶祥説,成就的取得,首先得益於共産黨作為執政黨,堅持“發展是硬道理”,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在發展中不爭論、不停步,大膽闖、大膽幹,搶抓機遇,加快發展。
“如果説這13年有什麼觀念最深入人心的話,那就是‘發展是硬道理’”。江蘇江陰市澄星磷化工集團董事長李興説,我們企業是一個靠3.8萬元起家的村辦企業,能在短短十年間迅速成長為國內同行業的“大哥大”,生産的食用磷國內市場佔有率達95%,靠的就是咬定發展不放鬆。
勇於探索的人們發現這樣一個規律:在中國“大發展小困難,小發展大困難,不發展最困難”。敢闖敢試,前面就是一片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以發展非公有經濟而備受爭議的溫州人一次又一次“摸著石頭過河”,他們在改革史上創造了諸多的第一:全國第一個私人工商執照、全國第一批股份合作企業、全國第一個私營企業條例、全國第一個農民城、全國第一個農民包機公司、全國第一個跨國農業公司……1997年,黨的十五大肯定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這祈盼已久的肯定,許多溫州企業家喜極而泣。
正是靠著“敢為天下先”的精神,資源短缺的浙江交出了一份優秀的答卷:國內生産總值增幅連續11年在全國領跑;2001年財政收入、外貿出口以及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幅均列全國第一。
“不發展不行,發展慢了也不行!”河南鞏義市竹林鎮黨委書記趙明恩感慨地説。1992年初,小富即安的竹林人制定了“穩定6000萬(銷售收入)、還清1000萬(貸款)”的發展規劃。“當年2月,我帶著輕鬆的心情登上了去美國的飛機,在美國的所見所聞對我震動很大。正在這時國內傳來了鄧小平南方談話的消息,我一遍遍反復學習,産生了強烈的危機感、使命感。”回國後,趙明恩重新制訂了發展規劃。
如今,竹林這個昔日貧困的小山村成為“資産股份化、企業科技化、管理現代化、生活城市化”的現代城鎮,年銷售收入超過20億元。趙明恩説:“如果錯失了當年的發展機遇,今天的成果想也不敢想!”
“沒有經濟發展,沒有一定的經濟實力,解決現實矛盾和問題,一切都無從談起。”這是上海市決策者的經驗之談。近10年中,上海完成了100多萬人口的大流動、140多萬居民的大動遷、150多萬職工的大轉崗。整個上海,幾乎被“翻新”了一遍。但在這場大變動、大調整中,上海保持了社會的超常穩定。而這正是得益於上海這十幾年來經濟的跨越發展。上海人抓住“開發浦東”的機遇,“大膽闖,積小步,邁大步,不停步”,在20世紀的最後10年實現了“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去年人均國內生産總值突破4500美元。“東方明珠”再次放出異彩。
“國家要發展,百姓要富裕。”億萬人民從得到的實惠中把對發展的認識轉化成創造和行動
“大河有水小河滿。從這些年老百姓生活大大改善的實惠中,我感到這13年國家確實大步發展了。”深圳市民張清深有感觸地説。
數字是最好的説明。13年來,我國的社會生産力和綜合國力得到迅猛發展的同時,人民生活從“溫飽”跨入“小康”,老百姓得到了實惠。2001年與1990年相比,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62%,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加了一倍多……
領風氣之先的廣東去年實現了“兩個過萬億”:國內生産總值和城鎮居民儲蓄存款餘額在全國首次突破了萬億元大關。珠江三角洲的蓬勃生機讓世界刮目相看:全球最大的輕工業生産基地在這裡崛起;過半數的世界500強在這裡投資,外商投資的研發機構、地區總部或採購中心超過百家……浩蕩珠江風帆起!
國務院研究室研究員劉應傑認為,億萬人民正是從發展得到的實惠中,樹立起“國家要發展,百姓要發財”的發展觀,並在現實中把對發展的認識轉化為億萬人民的行動和創造。
發展一定要有新思路。在延安市楊家嶺村,今年新開業了一座中國最大的窯洞賓館。這座投資1100多萬元建成的賓館全部是農民出資。村支書朱益明説,“楊家嶺是中共七大舊址所在地。隨著近年來城市的發展和退耕還林的實施,農民沒了土地這個‘命根子’。但楊家嶺人堅信山不轉水轉,轉換思路求發展,通過發展旅遊服務業來帶動經濟的快速發展。去年楊家嶺村人均純收入已達5000多元,成為延安有名的富裕村。”
浙江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魯冠球説,中國的發展必須“走出去”,在世界經濟舞臺上佔有一席之地。萬向集團如今已在美國等地收購或控股了17家國外企業。魯冠球説,收購這些國外企業的目的,在於“收購”他們的市場,實施跨國經營戰略。
上下同步者勝。當舉國上下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並付諸行動時,中國經濟的列車也就開始在持續快速健康的軌道上隆隆前行。如今我國鋼鐵、煤炭、化肥、水泥、電視機、程控交換機、糧食、肉類、棉花、水産品、水果等産品産量,均居世界之首。越來越多的印有“中國製造”的産品走向世界。青島海爾公司已在海外設立了13家工廠,海爾冰箱在全球市場的佔有率位居第二,洗衣機佔有率位居第三。
“這13年,國家發展,百姓發財。我們的路子走對了,走富了。”延安市楊家嶺村黨支部書記朱益明的話道出了億萬人民的心聲。
“發展才能穩定,穩定促進發展。”通過改革和發展破解難題是執政黨成熟的表現
13年來,我們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但隨著改革向深層次推進,也出現了許多新矛盾、新問題。1995年,江澤民同志在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上深刻指出:“發展是硬道理。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要靠自己的發展。”
發展才能穩定,穩定促進發展。唐山市委書記白潤璋深有感觸地説:“這13年,國家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老百姓承受的程度緊緊結合起來;沒有因為難題而放鬆發展,而是通過改革和發展破解難題,求得更大發展。這是執政黨走向成熟的表現。”
5年前,上海某國企職工楊偉明下崗。他感覺天仿佛一夜之間塌了下來!然而,5年後的今天,他已從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舉辦的開業培訓班結業,在就業指導專家的悉心指導下,做起了建材營銷生産,小日子又過得紅火起來。“等我基礎更好一些,我會自己開一家建材小店,再辦個小廠。”
像楊偉明一樣,近些年來伴隨著經濟發展,有上千萬名職工經歷了下崗分流、減員增效改革的“陣痛”,解決矛盾的“金鑰匙”就是靠發展。在堅定不移地推進國企改革的同時,黨中央明確提出要完善社會保障制度。1998年5月,黨中央、國務院召開了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工作會議。至今,國家初步建立了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業保險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這“三條社會保障線”;同時,大力實施了再就業工程,近5年間,我國大多數國有大中型企業扭轉虧損局面的同時,累計有1680萬人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實現了再就業。
發展是硬道理。發展中又必須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經過20多年的發展,沿海發達地區積累了相當實力,加快開發中西部地區的時機已經成熟。為此,1999年6月,江澤民總書記在西安發出了西部大開發的號召。陜西省代省長賈治邦説,這意味著我國區域發展戰略觀出現了新變化:由優先發展東部,到實現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經濟佈局正在新的廣闊空間展開。
從優先發展東部沿海,到加快發展西部地區,實現共同富裕,中國不但成功完成了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個大局”的任務,而且有了實現“第二個大局”目標的良好開端。目前,西部大開發已經取得實質性進展,近三年,國家已在西部地區新開工33個重大項目,總投資超過6000億元。隨著青藏鐵路、南水北調、西氣東輸、退耕還林等重大工程的推進,西部特色經濟和優勢産業的發展,中國經濟版圖正在悄悄發生著變化。
在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中,經濟發展主要是指“物”的增長,而根據“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把不斷推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社會的本質要求,已提到全黨全國人民面前。一種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中心的可持續發展觀正在形成。
13年來,我國在人口控制、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可持續發展成為人們的共識。從1992年到2001年,我國創造萬元國內生産總值的能源消耗指數下降了32.8%。在長江三角洲地區,過去發展工業的過程中對環境造成了破壞。近10年來,以破壞環境為代價的經濟增長方式受到摒棄,環境建設和環境保護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與經濟發展聯絡得如此緊密。紹興縣錢清塘的幹部説,農民拿著錄音機、電子記事本到政府反映環境問題,監督排污的事情不斷增多。而在上海,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已與綜合經濟實力、綜合創新能力、綜合市民素質、綜合管理能力一起列入綜合競爭力的要素。
中國已踏上向第三步戰略目標邁進的新征程。1997年9月,江澤民總書記在黨的十五大上提出了令人振奮的奮鬥目標:展望下世紀,我們的目標是,第一個十年實現國民生産總值比二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寬裕,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再經過十年的努力,到建黨一百年時,使國民經濟更加發展,各項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紀中葉建國一百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
這一發展戰略部署,既是依據鄧小平同志設計的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戰略目標和戰略步驟作出的,又是對“三步走”戰略的豐富和發展。 宏圖繪就,千帆競發。中國,充滿希望的航船正鼓帆遠行!(于紹良 劉健 張建平)
背景新聞:中國廢止的束縛生産力發展的政策回眸
新華網北京9月24日電 1992年以來,我國先後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的清理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的工作,以適應改革開放和建立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廢止法規的過程從一個側面折射了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歷程。
1994年5月,國務院發佈了《關於廢止1993年底以前發佈的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經過對684件行政法規的清理,國務院決定予以廢止(含自行失效)的21件。對1986年至1993年公佈的法律和發佈的行政法規中,已明令廢止的86件行政法規目錄一併公佈。
2001年10月,國務院發佈《關於廢止2000年底以前發佈的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國務院對截至2000年底的現行行政法規共756件,進行了全面清理,決定廢止71件,宣佈失效80件。1994年至2000年底公佈的法律、行政法規中,已經明令廢止的70件行政法規,也一併公佈。
在廢止和宣佈失效的法規中,通常有兩種情況:一是主要內容與新的法律或者已經修改的法律、黨和國家新的方針政策或者已經調整的方針政策不相適應的,以及已經被新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規所代替。如1979年國務院發佈的《國營工業企業實行流動資金全額信貸的暫行規定》,這是計劃經濟條件下,把國有企業和國有銀行當作政府附屬物的産物,顯然與199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等不相適應。1986年發佈的《國營企業辭退違紀職工暫行規定》、1956年國務院發佈的《關於建築業實行八小時、小禮拜工作制度的規定》等,則分別由199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等所取代和規範。
二是根據世貿組織的要求和我國政府在加入世貿組織法律文件中所作出的承諾,我國政府要確保有關或者影響貿易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其他政策措施符合世貿組織協定和我國對外承諾,確保法律、法規、規章和其他政策措施在全國得到統一實施。如國務院制定的技術進出口管理條例等。
三是客觀實際已經發生巨大變化,適用期或者調整的對象已經消失,事實上已經失效。如1982年由國家計劃委員會、國家經濟委員會制定,國務院批轉的《關於人造板分配的暫行辦法》;1955年國務院發佈的《市鎮糧食定量供應暫行辦法》;1962年國務院發佈的《關於進一步改進市場用煤分配管理辦法》;1964年由林業部、鐵道部、國家物資管理總局制定,國務院批轉的《木材統一送貨辦法》等,都是在短缺經濟條件下制定的。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物質商品極大豐富,這些法規顯然已不合時宜。(慎海雄 周效政)
責編: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