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輝煌】三峽夢正圓
央視國際 (2002年09月23日 21:03)
央視國際消息(新聞聯播):長江,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它源源千里,奔騰不息,如今在這桀驁千古的滔滔江水上,中華民族正在創造一個新的歷史。
1994年12月14日,承載著中華民族近一個世紀夢想的三峽工程正式破土動工;1997年11月8日,三峽工程大江截流獲得成功,桀驁不馴的長江被攔腰截斷,改道南流。
中國長江三峽開發總公司副總經理曹廣晶:今年十一月份,我們將進行長江的第三次截流,將徹底截斷長江。明年六月水庫開始蓄水,船閘將要通航;九月份第一批機組發電,中華民族百年夢想的實現可以説已經指日可待。
這個夢想曾經是那樣的遙遠,那樣的苦澀。掀開歷史,從漢代到清代兩千年間,長江共發生洪災214次,平均每10年一次。長江中下游的洪水,成為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然而這個夢想又是那樣的令人振奮,因為幾代中國領導人前赴後繼,始終不肯放棄三峽,為的就是根治長江水患,避免洪水帶給人民的災難。
十九世紀初,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第一個提出了開發長江三峽水利資源的宏偉構想;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高峽出平湖”的豪邁詩篇,使興建三峽成了中國人的集體暢想曲;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指出只要經濟技術問題能解決,三峽就應該上,而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則讓這張宏圖正在變為現實。
1989年7月的一天,長江中段一個叫中堡島的地方迎來了遠道而來的一位客人,他就是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26天的江澤民。
原三峽籌建處技術委員會主任程山:江總書記是乘了船來的,在這個位置上的中堡島。
程山,原三峽籌建處技術委員會主任,江總書記在三峽視察時,他是主要彙報成員。原三峽籌建處技術委員會主任程山:我們就問他,江總書記到中央不久(為什麼)就到我們這來?他説我聽人説,這個長江中下游還有三千多萬人口受洪水的威脅,我這次決定到這裡來看看,考慮這個問題。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有關三峽工程論證的彙報會便在中南海第一會議室裏召開了,當時在秘書組工作的陶景良至今還珍藏著當時與會人員的合影。1992年4月3日,七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以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票通過了興建三峽工程的方案。
三峽工程開工建設九年來,在黨中央的正確決策下,三峽建設者攻克了數十項世界性技術難題,使綜合工程規模和總裝機容量都列世界第一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施工得以順利進行。從1999年起,三峽建設者在混凝土澆築、土石方開挖、金屬結構安裝上連續創造世界之最,其中540萬方的混凝土年澆築量,比巴西伊泰普水電站保持的320萬方世界紀錄多出138萬方。 而在關係三峽工程成敗的百萬移民工作上,黨中央創造性地提出了開發性移民方針,讓移民“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
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司級專員陶景良:我現在每次去三峽工地,心中都難以平靜,大壩一天天在長高,到庫區看到一座座新城,我想到的是在我們的背後,除了億萬全國人民的支持外,有著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的堅強領導和正確決策,因此就激勵著我們充滿激情地去為三峽工程做貢獻。
隨著三峽工程導流明渠截流日期的日益臨近,三峽的美好前景也越來越清晰,三峽工程建成後,防洪免災可以使長江中下游約12。5萬平方公里平原地區的人民免除洪水威脅,三峽大壩可以直接控制荊江河段90%以上的洪水,使荊江河段的防洪標准將由現在的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三峽工程建成後,每年的發電量相當於10個大亞灣核電站,在為全國每人每年增加65度電的同時,每年少燒5000萬噸煤;三峽工程建成後,萬噸級船隊可以從上海直達重慶,年單項通過能力提高五倍,運輸成本卻降低三分之一;與此同時三峽工程對改善長江流域未來的生態環境,保證人民的生存空間也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白帝彩雲天已曉,三峽長夢將成真。巫山雲雨不為患,高峽平湖映女神。當夢想成真的那一天,長江中下游的上千萬居民將不再被洪水所困擾;當夢想成真的那天,巨大而清潔的能源將為蒸蒸日上的共和國注入新的活力,當夢想成真的那天,建成的三峽大壩將成為一座豐碑,成為中國共産黨為實現民族復興、人世幸福而奮鬥的歷史見證。
>>進入專題:走向輝煌<<
責編: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