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中國走過輝煌十三年

  對外經貿不同尋常的13年 訪外經貿部部長石廣生

  新華網北京9月20日電:1989年,中國全年合同利用外資金額56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金額33.9億美元。2002年1至8月,中國合同外資金額623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金額344億美元。8個月的數字已經分別是13年前全年的10倍以上。

  看著這兩組外資數字,外經貿部部長石廣生露出了微笑。“外資的快速增長只是中國對外經貿發展的一個側面。多年的歷史實踐證明,堅持擴大對外開放,發展對外經濟貿易是加快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有效途徑。自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我國外經貿事業保持了不斷發展的良好勢頭,經受住了亞洲金融危機的嚴峻考驗,完成了加入世貿組織的歷史任務,對外開放已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第一年,在國際直接投資規模萎縮的情況下,中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卻快速增長。一些專家指出,今年全年我國實際利用外資有望首次突破500億美元,跨越中國多年來引進外資一直徘徊在500億美元以下的門檻。

  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發佈的《世界投資報告》,中國已連續9年位居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吸收外資的首位,並曾連續5年居全球第二位。截至目前,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國公司中已有400多家來華投資。是什麼原因使中國吸引外資增長速度如此之快?

  “首先要歸功於中國經濟持續穩定的增長。中國經濟總量在國際上的排名已經由1990年的第10位上升到2001年的第6位。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7.8%,約為全球經濟增長速度的三倍。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從各個方面積極履行入世承諾,法律政策的相應調整、投資領域的進一步擴大、關稅及非關稅壁壘的降低等,都從客觀上為外商提供了一個公平、透明的政策和規則環境以及良好的效益和安全環境。這是外資快速流入中國最直接的原因。”石廣生説。

  去年全國外商投資企業稅收收入佔全國稅收總額的19%左右,工業增加值佔全國工業增加值24.57%,出口額佔全國出口總值的50.1%。目前,在外商投資企業中直接就業的人數約2300萬人,佔全國城鎮勞動人口的10%以上。外商投資有力地促進了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推進了我國開放型經濟的發展。

  13年來對外貿易的發展,更是成就斐然。2001年,全國進出口貿易總額5097.7億美元,首次突破5000億美元大關,是1989年的4.6倍。在世界貿易排名中,中國已由1989年的第15位上升到2001年的第6位。

  石廣生指出,13年來對外貿易發展的顯著特點是外貿結構不斷改善和優化,其中機電産品和高新技術産品進出口保持快速增長,比重大幅上升。2001年機電産品佔進出口總值的46.9%,比1996年上升了9.1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産品佔進出口總值的21.7%,上升了9.5個百分點。市場多元化戰略取得了重要進展,特別是針對亞洲金融危機後國際市場的新變化,鞏固了傳統市場,成功開拓新興市場。外貿經營主體日趨多元化,僅2001年全國新增內資進出口企業就達到1萬多家,集體和民營企業進出口增勢強勁。

  對外貿易的發展拉動了國民經濟增長,促進了經濟結構調整。對外貿易的發展增加了社會就業機會和國家財政收入、外匯儲備。貿易規模的不斷擴大吸納了大量的勞動力。進出口稅收的增長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

  如果勾勒13年中國外經貿發展的畫卷,值得濃墨重彩的當然是中國人15年的夢想——加入世貿組織在2001年12月11日最終實現。石廣生説,從“復關”到加入世貿組織的這15年當中,在關鍵時刻,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作出了加快我國加入世貿組織談判的戰略決策,並根據複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為談判確定了一系列方針、政策和策略。特別是江澤民總書記在1993年提出的“復關”問題的三項原則,為談判指明了方向,維護了我國的根本利益和經濟安全。

  石廣生説,這15年的談判歷程始終貫穿著一條主線,那就是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改革開放基本國策,為談判奠定了思想和理論基礎;黨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使談判邁出了關鍵性的步伐;我國改革開放不斷取得的偉大成就和綜合國力的日益增強,是談判最終完成的物質基礎和堅強後盾。

  在中國利用外資和對外貿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成長起來的新一代中國企業家已開始把眼光投向國外。上世紀90年代後期,我國開始實施“走出去”戰略,並取得了初步成效。2001年,我國新簽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達到130億美元,完成營業額89億美元。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取得了新的進展。截至2001年底,中國已累計批准設立境外企業6610家,中方投資額超過百億美元。一大批境外投資設廠加工裝配項目的建成,帶動了我國與東道國雙邊貿易的發展。我國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與油氣、礦産、林業、漁業等資源合作開發項目200多個,不僅為當地資源開發作出了貢獻,還部分滿足了我國經濟建設的資源要求。

  “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我國的對外經濟貿易戰勝了亞洲金融危機的嚴峻挑戰,經歷了世界經濟衰退,但保持了不斷發展的良好態勢。在國際經濟形勢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黨中央、國務院堅持擴大對外開放,及時採取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措施,是我們克服困難、戰勝挑戰的根本保障。”石廣生説。(記者 車玉明) 



<<上一頁下一頁>>
第2頁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