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一個下崗女工的經歷:從下崗女工到“擦鞋女王”

央視國際 (2002年09月11日 18:00)

  新華網消息:從昔日街頭“擦鞋女”,到如今擁有600多家擦鞋連鎖店的集團公司董事長,武漢市國棉三廠女工胡桂萍下崗四年來,闖出了一條極不平凡的再就業之路。

  在餐風飲雪的日子裏,她將眾人不屑的擦鞋行當做成為一項大産業,創建了全國第一家擦鞋連鎖集團。

  “卑微的工作通向偉大的目標”

  1998年11月,胡桂萍下崗時才32歲。離開工作了15年的工廠,心裏像被掏空了一樣,每天吃飯睡覺都不是滋味。開出租車的丈夫心疼地説:“你在紗廠還沒累夠嗎?現在該歇歇了。雖説家裏不很富裕,但小日子還過得去,你就做做家務,打打麻將,有什麼不好?”

  可胡桂萍天性是個閒不住的人,在家呆了幾天,便悶得發慌。一天,她上街買菜,一個提著木盒子的“擦鞋女”吸引了她的目光。她尋思開了:現代人都興穿皮鞋,皮鞋臟了總要擦。這些年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人不願再勞神費力自己擦鞋,武漢的大街小巷每天成千上萬的人來來往往,這是個多大的市場呀!我現在下崗了,為什麼不放下架子,闖闖這個市場呢?

  丈夫黃兆雷一聽她的想法,馬上反對,他覺得讓年輕漂亮的妻子在街上擦鞋“很丟人”,但最終還是拗不過胡桂萍的軟磨硬纏,同意讓她“試試看”。夫妻倆合計:要擦鞋就得擦出點水平來,街頭佔道擦鞋有損市容,況且被警察追得滿街跑也不是長久之計。1999年4月,在丈夫的支持下,胡桂萍以每月4000元的價格,在漢口中山大道商業繁華區租下了一間10余平方米的門點,稍作裝修,便開門營業。武漢市第一家室內擦鞋店自此誕生。

  談到剛創業時的日子,胡桂萍感慨不已。開第一家店時,手頭的錢有限,只能作簡單的裝修,沒有空調,沒有飲水機。小店的進深很淺,不敵風雨,也不遮塵土。當時,街上流動擦鞋的都要2元錢一雙,為了招攬顧客,她打出了“薄利”的口號,明碼標價5角錢一雙,引來顧客盈門。從一大早開門營業,她和4名員工就開始一刻不停地擦呀擦,一天要擦300多雙皮鞋,有時忙得連吃飯、喝水的時間都沒有。員工下班後,她還一個人堅持擦到晚上9點多鐘才拖著雙腿、黑著雙手回家。

  胡桂萍的家境不算差,她每天早上騎摩托車上班,到了中午,開出租車的丈夫還會抽空開車給她送飯,沒想到這竟然也惹出“是非”,一些街坊鄰居説些風涼話來挖苦她:“一個擦鞋的,還要擺譜?”初聽這些,她氣得直掉眼淚,但轉念一想,哪有輕輕鬆鬆就幹出一番事業的?胡桂萍指著墻上裝裱精緻的一行大字“最卑微的工作,最低陋的事情,往往通向最偉大的目標”對記者説,這句話就是從那時起成了她的座右銘,遇到挫折時看一看,就有了堅持下去的勇氣。現在,胡桂萍的事業越做越大,鄰居們也從譏諷變成了誇獎。

  從下崗女工到“擦鞋女王”

  2000年初,有了一定積累的胡桂萍將小店重新裝潢,裝上了空調、飲水機,換上了體面、統一的椅子和鞋箱,貼上了價格表和服務公約,員工統一著裝,禮貌服務,並在門面上挂出了“翰皇擦鞋店”的招牌。她説,她是想把別人看不起的擦鞋生意,做得富麗堂皇。擦鞋的價格也自此提高到一元。逛累了的人們,在擦鞋店小憩片刻,吹吹空調,喝杯水解解渴,擦去鞋上的塵土,而這一切只需一元錢。

  翰皇擦鞋店的經營模式很快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武漢肉聯廠的下崗職工嚴昌華找到她,説自己下崗後日子過得非常艱難。偶爾經過,發現她的擦鞋店別出心裁,生意紅火,也想開一家,不知能不能用她的“翰皇”招牌。一聽是下崗職工,胡桂萍滿口答應。嚴昌華在胡桂萍的小店裏培訓一段時間後,便在“海壽時裝一條街”開了間擦鞋店,這便是“翰皇”擦鞋店的第一家連鎖分店。

  不經意的“助人為樂”,催生了胡桂萍的大夢想——用“連鎖經營”理念締造一個“擦鞋王國”。她要使裝潢格調統一、店名標識統一、用具用品統一、著裝用語統一、價格標準統一的“翰皇擦鞋連鎖店”遍佈全國各地,讓“有鞋的地方就有翰皇的服務”。

  2000年8月,胡桂萍與人合夥,投資30萬元註冊了“武漢翰皇一圓擦鞋有限公司”,自己擔任董事長。從此,她在店堂墻上打出了“歡迎加盟”的字樣,不收加盟費,免費培訓,只要按“翰皇”的統一模式,規範經營就行。她説,她的目的不是為了賺更多的錢,而是為了讓更多的下崗兄妹重新找到自已的位置。

  一傳十,十傳百。武漢三鎮的繁華街道很快就涌出了100多家“翰皇擦鞋連鎖分店”。

  昆明市下崗職工趙有福聽説武漢有家擦鞋公司,專程趕來考察、洽談,回去短短幾個月就在昆明辦起了6家連鎖分店;瀋陽的趙雅蘭下崗前也是紡織工人,與胡桂萍有更多的共同語言,她在胡桂萍的幫助和指點下,僅半年時間就在瀋陽辦起了39家連鎖店。經過四年的超常規發展,翰皇擦鞋公司目前已擁有600多家連鎖分店,遠至黑龍江、新疆、西藏,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也都有“翰皇”的名號,全國各地近4000名下崗職工因此走上了再就業之路。

  胡桂萍告訴記者,翰皇的每個連鎖店店主都是下崗工人,每個店主背後都有一個辛酸的故事,她和“翰皇”是在社會各界的關懷下成長起來的,幫助這些下崗職工走出困境是她對社會的一種“反哺”。

  “把小行當做成大産業”

  隨著連鎖規模的擴大,只有高中文化的胡桂萍,明顯感到力不從心。她深知自己文化功底和市場經濟知識薄弱,與事業的蓬勃發展已不相適應。她一直希望能有機會再去讀讀書,長長知識,卻沒法從生意中抽身出來,只能自己買來《市場經濟學》、《會計原理》、《皮革維護與保養》等書籍,一有閒暇就自覺“充電”。

  近年來,從農村進城的流動擦鞋隊伍越來越大,效倣“翰皇”的室內擦鞋店也越來越多。胡桂萍風趣地説:“翰皇的行業壟斷格局必將過去。我們要想在競爭中站穩腳跟,必須要有自己的‘尖板眼’”。因此,她格外留心與擦鞋市場有關的新産品、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有一次逛商場,她發現一種叫“真皮美容霜”的專利産品,便買回來試用,發現這種霜去污能力強,而且擦後有一股淡淡的香味,便想起了書上學到的“市場營銷”知識,於是想方設法與廠家聯絡,傾囊拿出4萬元,獲得了“真皮美容霜”在全國的獨家使用權。

  以同樣的方式,胡桂萍很快又取得了110型修鞋機等多個優質産品的獨家經銷權或使用權。隨著翰皇集團經營規模的日益壯大,越來越多的廠家看好胡桂萍所創建的連鎖擦鞋業的市場前景,主動上門來要求與她合作。以小小的“真皮美容霜”為例,翰皇公司的年消費額已達200萬元,實現産銷兩贏。合作廠家為了表示誠意,都紛紛打上了“翰皇牌”商標。有了上乘、獨家的材料和器具做保證,翰皇公司的服務質量進一步提高,胡氏“擦鞋王國”的行業地位也更加顯赫。

  “搶佔市場,兵貴神速。”胡桂萍透露,她計劃年內把“翰皇一圓擦鞋連鎖店”擴大到1000家,並準備與幾家單位合作,研製、生産、銷售自己的鞋底耐磨貼、修腳器、幹轉器等鞋用産品和腳下産品,將擦鞋服務延伸到更廣闊的領域,帶領更多的下崗職工走上自強自立之路。

責編:曉星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 由此進入《情係再就業》專題(2002/09/11/ 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