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三峽庫區截流前)百萬移民第一村 今昔生活兩重天  
09月05日 10:19

    新華社重慶9月5日電 自涪陵城順江而下半小時,我們就到了南沱鎮連豐村。

    這是長江南岸一個普普通通的小村莊,但它卻有著“百萬移民第一村”的美譽。1998年春節,連豐村率先在千里庫區完成建房搬遷,揭開了三峽百萬移民安置第一頁。4年過去了,連豐村移民的生産生活狀況如何?它創造的歷史是否經住了時間的檢驗?

    初秋的烈日,火一樣烤在背上。汛期漲潮的江面,近看渾濁平靜,遠眺浮光躍金。沿江平整的水泥路面上,車速總能保持在60公里以上。司機小王説,這路是用移民補償資金修建的,通車已經三年多時間了。”過去這些路天晴三尺灰、落雨一身泥,40公里路得折騰近兩個小時。”

    説話間已到了連豐村。一條寬展的水泥街道,兩排整齊的移民小樓,整個村子靜悄悄的,只有曬在街道上的稻穀,提醒著現在正是收穫的農忙季節。年近50的村支部書記張潔蓉告訴記者,年輕人不是到外地經商打工,就是到村辦企業上班,留在家裏的都是老人、婦女和小孩。

    連豐村共有515戶、1784人,需要搬遷的移民共有81戶、381人。“我們從1996年就開始搬了,到1998年春節的時候,大家都住進了移民新居。”説起創業史,張潔蓉抑制不住自豪的情緒。

    記者的採訪吸引了不少老鄉。光著屁股的小孩好奇地盯著我們的手提電腦,屏幕上跳出的文字引來他們陣陣驚嘆;老人們捏著長長的煙筒,有一口沒一口地吐著圈兒;勤快的婦女即使和記者攀談,也沒忘記她們手中的活路。移民們掐著指頭,如數家珍地向記者講述到過連豐村的每一位中央領導。

    順江吹來的風,輕輕地撫摸著街旁的黃桷樹葉。“生活比過去好多了。”這是移民們對搬遷的總體評價。張潔蓉説,過去的房子都是泥墻土坯,人均只有十幾平方米。現在大家都住上了二層小樓房,每家的居住面積都在200平米以上。村民梁大倫一家3口人,上下兩層共220平米。客廳裏擺著彩電、冰箱,裝著電話、空調,地板擦得一塵不染。張潔蓉告訴記者,1997年全村有電視機的家庭不到一半,現在不但家家有了彩電,VCD機、高級音響也擺進了家,30%的家庭還買了兩台彩電。

    移民們的另一個感受是路比過去好走了。在村民們的帶領下,記者參觀了他們居住的“遺址”:零星的斷壁殘垣沿江散落,有的路段是一截凹凸不平的石階,有的只是容得下雙腳的羊腸小道。71歲的高存忠老人説,他們祖祖輩輩住在長江邊,逢集趕場都是肩挑背磨,遇上下雨天,還少不得摔幾個跟頭。現在大家住在一條街上,公路通到了家門口,上城只需要半個小時,“賣菜串親戚,方便得很。”

    和生活水平比起來,移民們對生産形勢更多的是理性思考。三峽蓄水後,村裏人均耕地下降到0.4畝。調整種植結構、提高單位面積效益,成了保證移民的生活水平不下降的唯一選擇。張潔蓉説,村裏根據沿江的氣勢優勢和便利的交通條件,決定以筍用竹、龍眼、榨菜三大經濟作物,代替原先以糧為主的種植結構。在長江沿岸,結合國家退耕還林政策,種植“生態屏障”的筍用竹經濟帶;在靠後的水平田裏種植反季節的荔枝龍眼等名貴果品;在旱地山坡地上,種植傳統的經濟作物榨菜,給村辦榨菜企業提供原料。

    中午的日頭正毒。長江邊上100多米寬的食用筍綠色屏障,顯得清翠欲滴;靠後是一層層新修的梯田,荔枝、龍眼已有半人多高;再往上的蔬菜、榨菜頭種植園裏,蔬菜肉葉肥嫩,長勢喜人。張潔蓉説,目前村裏矮化密植的龍眼已達40多畝,筍用竹100多畝,榨菜200多畝。1997年搬遷的時候,村民們的年均純收入只有1630元,到去年底已經達到2204元,增幅高出重慶市平均水平。

    儘管像開花的芝麻,移民們的生活水平節節高升,但他們對今後的生活還是有不少擔心:榨菜頭有的年份每公斤收價1元以上,但去年一下子跌到了兩角錢;筍子和龍眼現在俏賣,以後會不會“爛市”?“我種了一輩子地,就數現在的地難種。吃不透市場行情,種得越多就虧得越大。”高存忠老人感嘆説。但張潔蓉的看法卻比較樂觀,她認為這是剛步入市場的農民的普遍心態,隨著市場意識逐漸增強,以後的路子肯定越走越寬。



責編:曉星 來源:新華社


相關新聞
十里長堤鎖大江——“三峽庫區截流前”報道(09月03日 09:48)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