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9月4日電 “‘三個代表’三根弦,三根琴弦緊相連。宜州人民齊奏響,歌鄉文明譜新篇。”記者的採訪車剛駛進被譽為“山歌城”的廣西宜州市的街頭,迎面就見這塊高高聳立的山歌標語牌。
宜州市傳説是壯族歌仙“劉三姐”的故鄉。壯族農民歌手們以“能編善唱、開口成歌”而聞名廣西。改革開放以來,宜州壯族群眾唱的山歌更響亮更甜美。他們通過唱山歌這一生動活潑的形式頌揚先進,批評落後,啟導愚昧,説服保守,傳播文明,倡導科學。因此,“用山歌推動全市兩個文明建設”就寫進了宜州市委工作的議事日程,山歌成了宜州人創建文明城市的特殊工具。
每當夜幕降臨,街頭巷尾,村裏村外,優美動聽的山歌常常使行人駐足。每到節假日,一些街道和公共場所成了“山歌的集市”:群眾用山歌歌頌黨,歌頌改革開放後的新生活,抨擊壞人壞事;幹部用山歌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做群眾的思想工作。
在宜州市德勝鎮廣場草坪上,幾位壯族老農一字形席地而坐,相互對歌。一位唱道:“幹部執政要為民,嚴於律己振黨風;實事好事經常做,魚水關係樂融融。”歌聲剛落,另一位老者接了唱頭:“幹部作風變化大,調查研究走農家。講實話來辦實事,不虛報來不浮誇。”宜州市委宣傳部長韋麗忠(壯族)告訴記者,這是群眾自發地唱山歌,不用黨委、政府去組織。一到集日,這廣場上圍坐上百壯族布老(布老:壯話,對老人的尊稱),你一首我一首對唱山歌,場面很熱烈。
宜州市不少村規民約、甚至廣告牌也都以山歌來表達。為了改變傳統的耕作方式,調整農業産品結構,市委組織農民歌手到村屯,用唱山歌的形式教育、動員群眾。山歌唱道:“黨為人民來分憂,勞動致富有奔頭,調整農産品結構,農民增産又增收。”“又種甘蔗又養蠶,哪行賺錢幹那行。看好市場抓種養,農民增收並不難。”山歌唱得人心動,把全市農民調整種植産業結構的積極性調動了起來。
針對個別村屯出現聚眾賭博、打架鬥毆、包辦婚姻、鋪張浪費、封建迷信以及村容村貌差的現象。市委和鄉鎮黨委多次以山歌會或山歌對賽的形式,組織村民們自己唱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從而提高了幹部群眾的文化建設的積極性。到去年底,全市21個鄉鎮建成了包括廣播電視接收站、宣傳文化站、圖書閱覽室、宣傳長廊、科技培訓中心和運動場在內的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建立了宣傳文化管理、業餘文藝宣傳隊、文化教育輔導師資在內的宣傳隊伍。一些村屯還配有廣播電視接收站、圖書室、宣傳欄的業餘管理人員。全市21個鄉鎮200多個村建起的供鄉村歌手對歌、賽歌的山歌臺,已成為當地群眾的宣傳教育陣地。
目前,宜州市各鄉鎮、街道、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先後組建了90多個群眾山歌協會。宜州市政府撥出專款支持群眾組織的山歌比賽。許多鄉、鎮和村、屯每月都舉辦山歌會。
宜州市委書記李海峰説,用山歌唱文明,以生動活潑的山歌形式反映先進文化,其所産生的巨大作用是無法估計的。宜州市近幾年先後獲得“全國文化先進市”、“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全國‘愛心獻功臣行動’先進市”、“廣西文明城市”、“廣西山歌之鄉”、“廣西衛生城市”、“廣西雙擁模範城”和“廣西村民自治示範市”等項榮譽。農民歌手對山歌的評價是:“山歌越唱歌越多,日子越過越紅火;唱得文明花遍地,唱出富裕新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