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春9月3日電 今天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成立50週年的日子。對於延邊人民來説,過去50年,是風雨兼程的50年,是波瀾壯闊的50年,是成就輝煌的50年,也是黨的民族政策在延邊成功實踐的50年,延邊正成為世人了解中國民族政策的樣板和窗口。
(一)
中國的朝鮮族,是明末清初開始陸續從朝鮮半島遷來的。到1945年以前,東北地區的朝鮮族人口已達170萬多人。在這一個半世紀的風雨歷程中,朝鮮族人民為中國東北大地的開發墾殖、繁榮發展,為中國革命事業,做出了巨大的不可磨滅的貢獻。
中國共産黨從成立之日起,就特別重視民族問題。黨的“六大”已確認,朝鮮族是屬於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對他們在反帝反封建鬥爭中所做出的貢獻給予高度評價。黨從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和中國的具體情況出發,一開始就主張中國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主張平等基礎上的各民族的大團結、大聯合,共同進行反帝反封建鬥爭,主張革命勝利後建立各民族自由聯合的國家。1935年2月,中共駐共産國際代表團成員吳平就提出朝鮮族有“全權成立自己的民族自治區”的主張。在土地改革、政權建設與解放戰爭中,中國共産黨完全承認朝鮮族的中國公民資格。1948年,中國共産黨在延邊建立地方民主政權,並要求各級政府“做好民族自治的準備工作”。
1952年9月3日,延邊朝鮮民族自治區成立大會在延吉市隆重舉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民族事務委員會、東北人民政府、中共吉林省委和省政府的領導特地前來祝賀。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朱德海宣佈延邊朝鮮民族自治區誕生。兩年後,自治區改名為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此後,每年的9月3日,成為延邊各族人民的盛大節日。
(二)
中國一切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部分,它既不是脫離祖國大家庭的“獨立自治”,也不是半獨立狀態的“自治邦”之類的事物,整個國家和自治地方的關係,是中央和地方的關係。但是,中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地方,卻能享受國外的“自治邦”所不能享受的許多特殊照顧,即不僅能享受漢族所能享受到的一切待遇,而且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和人民生活等各個領域享受特殊待遇。中國最高權力機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共有4000多名代表,相當於每30萬人口有一個代表。少數民族則佔代表總數的14%,比少數民族人口比例高出6個百分點。有的少數民族人口只有一千多人,也有全國人大代表,全國55個少數民族無一例外地擁有自己的代表。在延邊州,85萬朝鮮族人口占全州總人口的38.5%,而州人大代表中朝鮮族卻佔52%。
少數民族幹部的狀況,是衡量一個地方整個民族工作和自治水平的主要標誌之一。中國共産黨從實行民族區域自治那一天起,就高屋建瓴地提出了“自治機關幹部民族化”的方針。延邊州在配備各縣、市黨政主要領導人時,從歷史與現實出發,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規距”:凡是朝鮮族佔50%以上的縣、市黨政主要領導人均安排朝鮮族幹部,即使是漢族群眾佔多數的縣、市,黨政領導機關也要適當安排朝鮮族幹部。
建州初期,延邊的朝鮮族幹部只有1700多人,目前,全州共有少數民族幹部5萬餘人,其中州級少數民族領導幹部20多人,佔州級領導幹部總數的54%;縣級少數民族領導幹部360多人,佔縣級領導幹部總數的48%;鄉科級少數民族領導幹部2800多人,佔同級領導幹部總數的51%。這些少數民族領導幹部,絕大多數是朝鮮族幹部,而且幹部隊伍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比例也由改革開放前的52%提到了70%以上。
現在活躍在全國各地的朝鮮族幹部,多數是從延邊走出去的,其中有中共中央委員,有全國政協副主席,有解放軍上將和中將,還有十余名省級領導幹部。黨的民族政策培養出的大批朝鮮族幹部,在延邊政治穩定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
在半個世紀的實踐中,我國形成幫助少數民族發展經濟的一系列政策和法規體系。比如撥出各種專項資金和定額補助費扶持民族自治地方的經濟建設。從1979年到1989年,國家撥給民族自治地方的財政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共達800多億元,其中國家和吉林省每年撥給延邊州的各種補助費就達1800多萬元。在投資、貸款、稅收等方面,黨和國家對民族自治地方予以特殊照顧和扶持,建國以來,國家和吉林省對延邊民族企業和對邊境貧困鄉村所實行的減免稅,每年達1200多萬元。
在發展少數民族經濟過程中,國家還加快對外開放,在民族地區建立特區或開放城市,鼓勵邊境少數民族地區開展邊境貿易。延邊被國家確定為民族自治地區改革開放試驗區,其中琿春邊境經濟合作區是國家級開發區,還有4個省級開發區。州內有一般貿易進出口經營權的企業79家,有邊境小額貿易權的企業56家,對外工程承包和技術合作企業6家。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延邊州抓住國家實行沿邊開放和聯合國關注圖們江下游地區開發這一歷史機遇,實施“南聯北拓,東出西進,面向東北亞”,實施開邊通海工程,形成以琿春為龍頭,以自治州首府延吉為依託的全方位開放的格局。
延邊並不屬於西部地區,而黨和國家一直對延邊給予極大關懷和支持,2001年,國務院批准延邊等3個少數民族自治州享受國家西部大開發的部分優惠政策,使延邊成為東北唯一享受西部開發政策的地區。延邊同時享受西部大開發、圖們江地區國際合作開發項目和國家“興邊富民行動計劃”三大“國字號”工程的優惠政策,加上琿春合作區、出口加工區及中俄互市貿易區優惠政策的交相輝映,使自治州在政策上具有了吉林省內其他地區所沒有的優勢。實行西部開發戰略以來,延邊充分利用財政、稅收、金融等方面的優惠政策,總投資27億元的琿春發電廠二期工程等10多個多年來想辦而自身又無力實施的項目成為現實。
利用國家對民族區域自治的各種優惠政策,延邊發揮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醫藥、紡織、造紙、化工、食品、水電、木製品、農副産品加工業和特色旅遊業,綜合實力在全國30個少數民族自治州中名列前茅。
(四)
國家有關法規規定,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地方,可以自主地發展具有民族形式和特點的教育、文學、藝術、體育、新聞、民俗等文化事業。
建州50年來,延邊州大力興辦民族教育。20世紀50年代,延邊朝鮮族教育在全國少數民族教育中取得了五個第一:第一個基本普及了小學教育,第一個基本普及了初中教育,第一個基本實現了在青壯年中掃除了文盲,第一個實現了大學調整,建立了延邊大學等三所民族院校,建立了第一所農民業餘大學--黎明大學。現在自治州形成了一個從幼兒教育到高等教育的門和功能齊全、層次完備的民族教育體系,延邊大學還合併延邊五所高校,並通過國家“211”工程預審,進入國家21世紀重點辦的100所大學之列。據第五次人口普查統計,延邊州每萬人中具有大學以上文化程度的為594人,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7倍。
延邊建州之初就成立了延邊文學藝術聯合會,其中包括作家協會、戲劇協會、舞蹈家協會等九個協會。在“文聯”的指導下,朝鮮族藝術工作者創作出大量富有民族特點的優秀作品和節目。延邊歌舞團的大型舞劇《春香傳》、歌劇《阿裏郎》及舞蹈詩劇《長白情》都榮獲“文華獎”。
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是黨的一貫政策。國家一些領導人到延邊視察時,一踏進朝鮮族群眾的家門,就脫鞋上炕,盤腿和群眾嘮家常。組織上選派漢族幹部到延邊工作時,都反復叮囑要注意這些細節。已故的朝鮮族勞模金時龍1954年到北京參加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晚宴時唯獨他所在的列宴席上加了一小盤辣椒醬,使他激動不已。在黨的政策關懷下,延邊朝鮮族大多數保留了本民族的古老習俗,不少傳統習慣還融匯到現代生活方式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