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大興安嶺是我國最大的林區,為國家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今天,天然林保護工程,正在為實現資源常青、永續利用的目標。近日新華社記者走訪了大興安嶺林區,采寫了一些鮮為人知的見聞,以饗讀者。
“走上這呀,高高的興安嶺啊,我了望南方啊,山下是茫茫的草原噢,這是我親愛的家鄉啊……”每當我們聽到這首歌曲,就按捺不住對巍巍興安嶺的嚮往。最近,我們終於了卻了這一心願——走上了高高的興安嶺!
位於我國北疆的興安嶺,是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及黑龍江省北部山脈的總稱,略呈弧形,西為大興安嶺,北為伊勒呼裏山,東為小興安嶺。
大興安嶺東北起黑龍江南岸的漠河,西止內蒙古中部的西拉木倫河上遊谷地,東接小興安嶺,西北連蒙古高原,西南與陰山山脈首尾相接,是內蒙古高原和松遼平原的分水嶺。大興安嶺是我國最長的山脈之一,全長1400公里,寬約200至400公里,總面積28萬平方公里,其中76%以上在內蒙古境內。
有關大興安嶺名稱的記載,早已見諸史籍。唐至遼代名為“金山”;元明時又被稱為“哈剌溫山”,漢譯為“黑赤山”;清時稱“大興安嶺”。“大興安嶺”為蒙古語“興安達巴罕”的音譯,意為“山嶺”。
大興安嶺縱貫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和興安盟,群山綿延,氣勢磅薄,雄渾壯觀,美麗富饒。在縱橫千里的崇山峻嶺之中,有疊嶂起伏的山巒,挺拔突兀的奇峰,連綿不絕的丘陵;也有景觀獨特的高山平湖,密林飛瀑;還有奇異的礦泉……
大興安嶺西北部的額爾古納河畔,是蒙古族的發祥地。同時,大興安嶺也是鄂倫春、鄂溫克、達斡爾等少數民族同胞世世代代居住、生活的地方。千百年來,北部邊疆少數民族在大興安嶺勞動、生息,為保衛我國疆土、抵禦外族侵略寫下可歌可泣的歷史篇章。
大興安嶺是我國最大的原始林區和北疆“生態屏障”。這裡森林資源相當豐富,被稱作“綠色的寶庫”。目前,內蒙古森林工業集團經營的林區總面積10.6萬平方公里,有林面積8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國有林區的15.8%,活立木蓄積6.7億立方米,佔全國國有林區的9.2%。
我們驅車在大興安嶺林區穿行了一個多星期,到處森林密布,樹木參天,林海茫茫,而且,還有看不完的奇花異卉、飛禽走獸,深深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博大幽美。這裡主要生長著興安落葉松、蒙古柞、樟子松、白樺、雲杉、楊樹等多種針、闊葉林木,同時還有內蒙古森林工業集團更新種植的1000多萬畝人工林。據內蒙古森林工業集團董事長陳紹鈞介紹,目前,大興安嶺林區森林覆蓋率已由50年代初的56.4%提高到75.7%,並已實現了森林資源長大於銷。
大興安嶺林區還有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現已查明生長著各種灌木、草類、菌類、地衣720余種;有馬鹿、駝鹿、黑熊、猞猁、雪兔等經濟價值頗高的哺乳動物50余種;有各種鳥類100余種;還有爬行、兩棲、魚類數十種。林下資源也極為豐富,越桔(紅豆)、篤斯越桔(篤斯)、山荊子(山丁子)、稠李子等野生漿果遍佈林間。豐富的生物群落與大興安嶺獨特的自然環境,構成了草木欣榮的生態系統。
大興安嶺林幽水清,風景如畫,別具北國風光,使我們流連忘返。過去,這裡每年生産幾百萬方木材,有力地支援了祖國的經濟建設。現在,國家在這裡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林區發生了新變化。各地林業局都限制了森林採伐量,大批林業職工轉向營林和非林産業。但我們也發現,一些地方從事農業和林下資源開發,造成林下野生資源和地衣的毀壞,影響了這裡的生態平衡。據當地林業職工講,大興安嶺林區已連續幾年降水量減少,尤其是冬季,降雪明顯偏少。這與近年來全球氣候惡劣有關,也與林區植被破壞有關。
對此,我們深為擔憂。“皮之不存,毛將焉在?”如果將維繫大興安嶺林區生態系統平衡的重要組成部分——林下植被毀壞,那麼大興安嶺這一“綠色寶庫”還能保住嗎?
令我們欣慰的是,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各森工企業已認識到這一問題,他們在實施“天保工程”的過程中,已經開始注意保護林下資源。我們在這裡了解到,各森工企業正通過逐步發展非林産業,開發國際、國內勞務市場,安置和轉移林業職工,以改變他們放下油鋸後“靠山吃山”的窘境,實現“天保工程”休林、休山的目的。(吳國清 丁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