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三個代表”的“活教材”——記黨員幹部朱崇躍  
07月22日 11:12

    在沂蒙山區,有這樣一位黨員幹部:因患胃癌而做了胃部全切除手術,只能靠“稀粥流汁”維持生命,在被醫生斷定最多活3年的情況下,他生命不息,奮鬥不止,憑著一名共産黨人的精神力量,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生奇跡。5年過去了,他沒有倒下,生命的鐘聲始終敲響在工作第一線。

    他叫朱崇躍,是全國“十佳職業道德標兵”、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現為臨沂市市容管理辦公室主任。他的事跡感人至深,職工叫好,市民誇好,領導説好,當地黨委已把他作為基層黨員幹部學習“三個代表”的“活教材”!

    讓職工叫好:“掃大街的”、“掏大糞的”先住新樓房

    在臨沂市採訪,聽説掃大街、掏大糞、運垃圾的環衛工人住上了電氣化的新樓房,面積小的也有90平方米,感到很吃驚。可走進寬敞明亮的市環衛處宿舍大院時,記者疑慮頓消。職工劉恒華説:“環衛處有個不成文的慣例:最困難的職工最早搬進新房,幹部都落在後面,而曾經長期擔任環衛處主任的朱崇躍,自然是幹部中最後一個搬進新房的人。”

    1990年朱崇躍剛到環衛處當主任時,還沒等自我介紹,一名職工突然衝到主席臺上,奪過話筒,大聲嚷道:“你先別講,我説兩句——”會剛開一半,人已走的差不多了。朱崇躍深受觸動:正氣樹不起來,領導不會得到職工的尊重!

    古人説,“政者,正也”。後來,朱崇躍一直堅持稱職工為“工友”。開會時看到主持人光點職工不點領導的名字,他馬上糾正:今後開會要先點領導的名字,領導必須喊“到!”

    一般人很難想像,作為市環衛處主任,朱崇躍一家的生活一度很清貧。妻子陳桂蘭常常去撿破麻袋整理後賣給回收公司,掙點錢補貼家用。有一次,她遇到一名環衛處司機,請他幫忙運了些破麻袋,朱崇躍回家知道後大動肝火。懂事的女兒跪在爸爸面前哭訴:“為了這個家,媽的手都被破麻袋裏的碎玻璃劃爛了,爸,求您別責備媽了!”此時的朱崇躍流淚了,他捧著妻子受傷的手低聲説:“我是單位的一把手,自己不正,哪能正人家呢!”妻子含淚到環衛處按規定交上了18元的用車費,老朱也在全體職工大會上作了檢討。之後,朱崇躍制訂了嚴格的用車制度,其中一條就是針對自己一家的。

     讓市民説好:從“垃圾工”到“城市美容師”

    朱崇躍的獨生女兒叫朱艷,中專畢業時,父親動員她去做垃圾清運工,女兒不同意,怕被人説成是“掏大糞、掃大街的”。朱崇躍嚴肅地説:“哪一行都有幹頭,如果連自己都瞧不起自己,誰還瞧得起你?”女兒幹了一陣子清運工,老朱又讓她去當一名抽糞工。朱艷雖然委屈地哭了一場,但並沒有與父親爭辯。從女兒身上,朱崇躍更加明白,在市民眼裏,環衛工人就是“掃垃圾的”,沒有地位,他下決心要改變工友的社會形象。

    朱崇躍到環衛處上任時,第一次拿過賬本發現,建處38年了,“家産”竟不足80萬元。除了財政撥的工資外,賬面上再也沒有一分錢。沒錢難幹事,朱崇躍決定針對行業特點,開發行業技術産業,走産業化發展的路子。在朱崇躍看來,那些垃圾、大糞呀都是錢,垃圾經過處理能變成肥料,有些垃圾還可填坑造田種糧種菜,靠著一股敢闖敢幹的創新精神,他找出了“以環衛養環衛”的辦法。

    最初,環衛處成立了以建築垃圾清運為主的服務公司。那時,一些施工單位認為渣土不是建築垃圾,朱崇躍就拿著建築垃圾統一管理的文件一次次給人家講。後來,市裏大的建築工地只要有渣土清運,都主動和環衛處聯絡,僅清運建築垃圾一項,已累計收入6000多萬元。

    1998年,朱崇躍擔任了臨沂市新組建的市容管理局局長,發展的意識更強了。園林處以承攬社會和家庭綠化工程為主,成立了綠化服務中心和苗木公司。一些公園、景點則舉辦燈會、花展、書畫展,增加票房收入。近兩年,全局固定資産增長1.3億元,超過1998年前固定資産的總和。去年全局收入超過3031萬元,是1997年的3倍。

    有了錢,職工住上了新房,工資待遇提高了,環衛工作也基本實現了機械作業。再看看過去“臟亂差”的臨沂城如今一天天美起來,一面面“城市美容師”的錦旗送來了,職工們曾經低沉的頭抬起來了:“我是環衛處的!”

    朱崇躍説,職工的事再小,也是幹部的大事

    由於老區窮,過去臨沂城建投資少,欠賬很多。朱崇躍帶領職工自籌資金、大膽探索,為城建添了一筆又一筆重彩。

    朱崇躍剛到環衛處時,臨沂城區水衝廁所較少,而按照有關規定,每平方公里必須有2至3處公共廁所。那時,每當看到路人找不到廁所著急的樣子,老朱心裏就難受。解決群眾入廁難,成為他心頭一塊巨石。找原料、找建築公司、集資、出義務工,第二年,全市一下子就增加了17座水衝廁所,且座座造型獨特,成為城市亮麗的風景線。

    目前,臨沂城內水衝廁所已近百座。有些幹部對朱崇躍説:“環衛處管好廁所保潔就行了,建廁所不是瞎操心嗎?”老朱聽了只是淡然一笑。之後,他又帶領職工建起了30多座垃圾中轉站,推行了垃圾袋裝化,這些都填補了沂蒙山區城市建設的空白。

    給城市“保潔”,朱崇躍舍得花錢,但自己單位建食堂,他卻帶著職工到拆遷工地,每人每天扒出5立方米破磚頭、水泥棒,讓建築廢料再利用。

    1995年5月,市政府實施護城河清淤工程,把最困難的施工段交給環衛處,因挖掘機一進去就往裏陷,朱崇躍第一個跳進漂浮著各種臟物的河溝裏,用雙手撈起舊塑料、臭襪子、爛布片。800多名職工受到感染,紛紛跳進臭水溝,用鐵锨撂起淤泥。大家心裏想:自己多幹一點,就可以為重病纏身的老朱減輕一點負擔。

    1996年,因工作成績突出,上級獎給朱崇躍一級工資,他卻上下做工作,硬是讓給一位清掃街道20年的老職工。他説:“街道都是大家掃的,我朱崇躍才掃了多少?這些錢應該獎給在一線出力流汗的人。”

    朱崇躍認為,“官德毀,民德降”。道德品質是領導幹部的成事之基、立業之本。作為一名黨員幹部,對待老年工友,要像自己的父母一樣,對待同齡的工友,要像自己的兄妹一樣,對待年輕的工友,要像自己的孩子一樣。他説:“職工的事再小,也是幹部的大事,如果疏忽了,就是失職!”對此,一些人勸朱崇躍別幹得太累了。朱崇躍卻説:“全城700萬平方米的路面清掃,日産4000噸城市垃圾的清運,幾百個廁所的清掏保潔,上百里的綠化帶,幾百公頃的園林綠地,我朱崇躍才幹了多少?我只有和工友們以情換情,才能建立親密的感情,以心換心,才能心貼心。”(記者宋振遠 南辰)



責編:揚國 來源:新華社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