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三個代表”在基層】農村幹部張榮鎖——太行山的驕傲  
07月01日 10:33

    一名退伍戰士當上村支書後,他所在的村莊摘下了“窮山溝”的帽子,變成了“小康村”。他就是河南省輝縣市回龍村黨支部書記張榮鎖。

    上個世紀90年代初,靠著黨的好政策和個人勤勞苦幹,張榮鎖成為擁有近200萬元資産的當地首富。而被隔離在深山裏的回龍村卻仍過著運輸靠人背、吃水靠肩挑、磨面靠石碾、照明靠油燈的貧困生活。

    一人富不算富,共産黨員的天職就是帶領群眾一起富。1993年10月,不顧親友反對,張榮鎖毅然回村挑起了黨支部書記的重擔。在認真分析村情的基礎上,張榮鎖和支部其他成員帶領群眾苦戰3年,治理了8座荒坡,硬是在荊棘亂石中掏出了1500畝梯田,種植了10萬多株果樹,又相繼辦起了食用菌場和石材加工廠,集體經濟不斷壯大,不少村民成了萬元戶。

    然而,張榮鎖的心裏並不輕鬆。因為一道15公里長、200多米高的懸崖把回龍村一分為二,道路不通,山上的資源無法開發,崖下的群眾富起來了,可崖上的380多口群眾依然過著苦日子。更讓人痛心的是,20年來,這條懸崖奪去了18條生命。

    張榮鎖常説:“當幹部就跟那牛拉犁、馬拉車一樣,群眾最需要什麼,我們就應該幫助他們解決什麼。”於是,1997年冬,他帶領150多名黨員群眾開始長達3年多的修路工程。他們背著揹包,拉著鍋碗瓢盆,挖地穴、倚斜石,在岩縫裏打地鋪。遇到危險的打眼放炮,張榮鎖總以“築路敢死隊”隊長的名義第一個衝上去。因回龍村的集體積累有限,為修路,張榮鎖把自己做生意積攢的72萬元現金全部貼進去,還低價賣掉了自己的本田轎車、門面房和石材廠。他忠實地實踐了自己的諾言“共産黨員講奉獻不能只挂在嘴上,關鍵時刻要為群眾作出犧牲。”

    如今的回龍村從人人皆知的“極貧部落”發展成了富裕文明的小康村。村民們為感謝自己的好支書,多次商量要為張榮鎖立碑,然而張榮鎖堅決拒絕,他説:“沒有黨的領導,沒有全村幹部群眾齊心協力,就沒有回龍村的今天。要立碑,就應該為黨立碑,為人民群眾立碑!”(杜宇)



責編:曲歌 來源:新華社


相關新聞
【“三個代表”在基層】吳海育:建設“花園村莊”的領頭人(07月01日 10:21)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