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三個代表”在基層】農村幹部張玉花 脫貧致富女能人  
07月01日 10:30

    多年來,在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吉縣火石寨鄉大莊村近千名村民心中,黨支部書記張玉花是帶領他們脫貧致富的“女能人”和主心骨。

    大莊村距西吉縣城只有15公里,交通較便利,按理説,這在縣裏不算是條件最差的村子,但直到1995年時,全村人均有糧僅150公斤,人均純收入不到300元。公糧收不齊,各種稅費交不上,計劃生育每年完不成,基層黨組織有名無實,大莊村成為有名的“後進村”。

    張玉花年輕時被鄉鄰稱為“鐵姑娘”。1996年夏天,41歲的她在鄉親們期待的目光中擔任大莊村黨支部書記。面對幾乎癱瘓的黨支部和只有76.39元的“家底”,她心想:“要使大莊村的貧困面貌改變,關鍵要讓黨支部這面旗飄起來,黨員幹部要不存私心,全心全意為群眾辦實事。”這年7月1日,她向全村宣佈實行村務公開,並請村民選出代表參與監督。她還東借西湊,籌資5000多元,建起了村黨員活動室、農民文化室,村民看在眼裏、喜在心裏,黨支部重新成了大家脫貧的希望,致富的“靠山”。

    “過去黨員&&吃苦,如今黨員要&&致富。”張玉花動員全村黨員幹部轉變觀念、改變作風。1997年,在縣水利水保局的支持下,她和黨員幹部帶領群眾打井112眼,為了保證工程質量,幾個月時間裏,她白天&&幹,晚上住在工地附近的村民家。這些井配套使用後,村裏增加水澆地200畝。她還多方奔走,爭取和籌措資金16萬元,由黨員包乾工程質量,共完成高標準梯田2100畝,使佔村耕地面積60%的“三跑田”變為“三保田”。她還從縣上請來技術員為村民講授麥玉套種、地膜洋芋、薯豆套種、地膜玉米等,這些農業新技術很快在大莊村安家落戶,農作物單産大幅度提高。

    大莊村的變化更加堅定了張玉花帶領群眾致富的信心。針對村民手頭沒有幾個“活用錢”的實際,她和黨支部一班人研究決定建水庫、辦澱粉廠和磚廠。她自帶乾糧數十次上自治區有關部門申請立項,到固原地區爭取資金。功夫不負有心人,縣政府決定在大莊村投資20萬元修建一座水庫,投資30萬元建一座中型澱粉廠。1999年8月,水庫終於建成,能灌溉耕地2000畝,大莊村從此告別了靠天吃飯的歷史。1999年10月,澱粉廠也如期投産,招收村上貧困戶勞力22人。去年,村上貸款60萬元興建大莊機磚廠,安排剩餘勞力40多人。

    通過農村“三個代表”學教活動,張玉花的思想又有了新的昇華。她給自已和全村的黨員幹部提出了一個新的工作標桿:“三個代表”要學好,致富路上少不了;群眾思想要做好,團結穩定是首要。今天的大莊村已成為西吉縣的小康村,去年雖遭大旱,但全村人均有糧仍達到450公斤,人均純收入1810元,分別是1995年的3倍和6倍。現在,每兩戶村民就擁有一輛機動車,家家都有電視機;村裏牛羊滿圈,種樹種草上千畝;村民團結和睦,多年來未發生一起刑事案件。自1997年以來,村黨支部多次被縣、地、自治區評為先進黨支部,張玉花本人也多次被評為自治區“三八”紅旗手和勞動模範。今年6月,她被中組部評為“全國農村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基層幹部標兵”。(陳曉虎)



責編:曲歌 來源:新華社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