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有企業改革和調整力度加大的背景下,下崗失業人員增多不可避免。廣開就業門路,妥善解決再就業問題,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經濟工作的重點之一,需要全社會的積極努力。但記者最近在採訪中了解到,一些企業、行政部門在解決再就業問題時存在順水推舟、設置門檻甚至雁過拔毛等現象。
有的企業在轉制、兼併中將下崗職工當作“包袱”,對他們下崗後的生活、就醫等困難一概不管,造成了很多社會問題。目前,我國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夠完善,國家要求困難企業保證下崗職工的基本生活費,還應盡可能挖掘潛力,設法發展三産,開拓服務性項目,吸納富餘人員,減輕社會負擔。趁改革、調整之機對下崗職工“順水推舟”的做法應該糾正。
一些下崗職工反映,到勞動力市場去應聘真難,30多歲也叫年齡偏大,又説沒有特長、文化水平低,還得看個頭長相,道道“門檻”把下崗職工拒之門外。其實,不少下崗職工有實際工作經驗,經歷下崗之後的艱辛,更會珍惜來之不易的就業機會,兢兢業業工作。招工單位如能根據不同崗位的不同需要,揚長避短招收下崗職工,既能滿足單位的需要,也符合社會效益原則,可謂一舉兩得。
國家制定了一系列鼓勵再就業的優惠政策,但一些地方不但不認真貫徹落實,反而用各種手段為小集體乃至個人撈取利益。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的一對夫婦雙雙下崗後,開了一間醬肉店,一年交納各種行政性收費是稅收的2.5倍還多,利潤所剩無幾。亂收費到了“雁過拔毛”的境地,説明一些人在對待下崗職工問題上的大局觀念已經蕩然無存,背離了“三個代表”的要求。
在一些地方,如果按照彙報的數字,下崗失業人員沒有再就業的已經所剩無幾。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某地搞了20多條“再就業一條街”,曾造成一定的“轟動效應”,但沒多久人走街空,最後就剩下兩三條。另外,目前各類公辦、民辦的職業技術培訓學校也不少,開設的大都是文秘、財務、電腦等專業,而傳授生産型企業急需的、直接服務於一線的專業寥寥無幾。這種需求錯位,也令大多數下崗職工難以真正實現再就業。
許多下崗職工家庭生活困難,承受著經濟和精神的雙重重負,需要各級政府、企業、社會各界多予關懷、照顧,滿腔熱情地提供幫助。尤其是黨政領導幹部,要按照“三個代表”要求,轉變作風,深入實際,做實做好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工作。下崗失業人員也應順應形勢,自強自立,努力提高自己的職業技能,主動為再就業創造條件。這樣內因外因聯動,再就業工作就能闖出一片新天地。(俞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