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農民的心聲:“別把退耕還林的好經念歪了!”  
06月17日 09:55

    記者近日在晉西北部的五寨、保德兩縣採訪時發現,當地退耕還林雖取得一定成效,但在落實國家退耕還林有關政策中仍存在一些問題:退耕證不能按時發給農戶,造林驗收走過場,退耕糧款沒有專款專用,基層相關工作人員態度馬虎等等。對此,不少農民説:“國家退耕還林的好經,千萬別讓一些基層幹部給念歪了!”

    退耕證不到位 造林驗收走過場

    五寨縣孫家坪鄉峰子頭村農民楊向禮對記者説,去年至今,他總共退掉25畝地,但是從未見過退耕證。他們村20多家退耕戶,包括他在內有7戶沒有退耕證。還有幾戶前年就退了地,手中雖然持有退耕證,而且“退耕還林(草)發放糧、補助款登記”一頁已填寫蓋章,表明補助款已被領取,但農戶們卻從沒見過這些錢。

    保德縣義門鎮岳家裏村去年退耕還林補助糧、款全村都未發放,原因是經退耕還林辦公室驗收,這個村所造林木不合格。但記者注意到,這個村退耕戶的退耕證上,“退耕還林(草)驗收證明”均是空白。村支書王狗告訴記者,縣退耕辦只是將檢查不合格的結果口頭通知農戶,沒有辦任何手續。農戶們對此非常不滿。

    保德縣林業局副局長劉眷寬説,按照有關規定,農戶領取退耕還林補助錢糧,須經縣退耕辦檢查驗收,造林合格後方能兌現。驗收結果應該有通知單,如不合格,還應寫清造林的標準和再次驗收的日期。但是退耕辦目前只有六七個編制,又要核實土地,又要檢查還林效果,工作量實在太大,只好把“次要的環節”省掉了。

    “你們幾個人能驗收過來嗎?”記者問。

    “儘量吧。像冬天下雪,退耕地又都在山上,不好到現場,我們也就遠遠望一下,差不多就行了。人太少,實在顧不過來。”劉眷寬無奈地説。

    退耕糧款不到位 國家政策如虛設

    關於退耕補助糧款的發放,王狗説,由於連續3年天旱絕收,村中一半以上農戶欠繳近年的“三提五統”款項,最高的達到1000余元。去年發放2000年退耕還林補助糧款時,岳家裏村村委會決定採取“頂賬”的辦法,對農戶7000余元的補助糧款作了不同程度的“頂賬”,而後餘款才發放到農戶手中。如果村民有意見,就對他們“説服教育”,最終還是實現了頂賬。保德縣副縣長高定存證實,這幾年大旱,農民生活困苦,確實幾年沒收過“三提五統”了。

    尤其令農民氣憤的事,集體機動地退耕後劃在了一些村幹部名下。保德縣義門鎮岳家裏村退了機動地28畝。王狗説,這些機動地原本由幾位村辦教師耕種著,出於某種考慮,記到了他和村主任王富根的退耕證上,補助錢糧也由他們領取。他一再聲明,這些錢糧他們倆並不敢亂花,只是積攢著用於平時招待上頭領導、村委日常開支以及其他一些集體費用支出,並稱有賬記得清清楚楚。同樣的問題其他村子也有。在義門鎮王家鄢村,去年村裏退掉集體機動地14.8畝。這些地本來由其他村民臨時承包,卻記到了村支書王富常的“退耕證”上,退耕補助錢糧也由王富常領取。

    糧站人員工作馬虎 公斤市斤混為一談

    保德縣義門鎮王家鄢村村民王永明説,他家去年退耕3.5畝,按照國家政策規定,應該得到補助糧350公斤。由於規定先發一半,待造林驗收合格後再給另一半,現在他實際領到的補助糧是175公斤,但是他家退耕證上“退耕還林(草)發放糧、補助款登記”所填的數字是“350”,而退耕證上用鉛字標注的單位是公斤,即這一數字表明王根東已領到補助糧350公斤。

    我們翻看了另外幾戶的退耕證,發現都是如此不規範填寫,且經辦人未署名。“公斤與市斤怎能混為一談呢”、“糧站工作人員為啥不能給我們寫明白是公斤還是市斤”,村民們紛紛質疑。

    記者又調查了義門鎮其他一些村子,這種情況比較普遍。記者隨即來到這個縣東關糧站,經辦人王瑞強説,他全是按照市斤來填寫的,絕不會賴賬。記者問為什麼在數字後面不註明單位是“市斤”或就按公斤數填寫,而且經辦人一欄也空下未填,王回答:“工作量太大,為提高效率圖省事”。

    “難道你不怕農民産生顧慮嗎?”記者問。

    “退耕的各個環節都不負責,我怕啥。你看——”説著,從抽屜裏拿出厚厚一大摞單據,“這是退耕辦算錯了農民的退耕地面積後,給我們糧站開的更正單,沒有查出來的還多著呢!”(記者李闊 劉翔霄)



責編:白秀穎 來源:新華社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