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南粵,花繁木秀,生機勃發。記者行程數千里,從山川連綿的粵西地區到工廠密布的珠江三角洲,進行穿梭採訪,觸摸這個活力肌體上最基礎的細胞。兩年前,江澤民總書記在這片熱土上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而今廣東農村基層以豐富的實踐告訴我們:“三個代表”思想是發展的動力,創新的源泉,是人民群眾信任的靠山。
春雨潤心田
茂名市高州根子鎮的鄉路兩側,茂密的荔枝樹上挂滿熟透的果實,分外誘人。“閩”、“皖”、“陜”、“豫”……挂著全國各地車牌的貨車川流不息,將這裡的荔枝運往全國各地。
根子鎮有個元壩村,2000年2月江澤民總書記曾驅車經過,並走進果農家中慰問調查。
“感謝江總書記,感謝‘三個代表’,真是一場及時雨呀!短短兩年時間,村裏發生了大變化……”吳禮明,這位幸運的老果農,兩年前在家裏熱情接待了總書記一行,提起那幸福的一幕仍然激動不已。
吳禮明的家是路邊一座漂亮的三層小樓。一層的客廳很“別致”,一邊是沙發、電視,一邊堆著高高的荔枝筐,還有一張接待桌,上面是他最愛用的算盤——顯然,這裡會隨時迎來外面的客商。他刻滿皺紋的臉一開口便是滿意的笑:“今年的荔枝是産量最多的一年,六七畝地估計能收一萬五千多斤,賣4萬多元。現在是豐收的時節,收摘、包裝、賣貨……”“還有,大把大把地點錢!”旁邊的村幹部大聲地補充。
“錢都是送上門來的!”老人更加高興了。前些年,都是自己到處挑著荔枝找銷路,還賣不出好價錢。如今,市、鎮、村三級都在忙著為荔農找銷路,自己就只管種好荔枝了。“看,就是門前這條路,使各地來的大貨車可直接開到果園,再也不用泥裏來泥裏去地把荔枝挑下山了。”
高州的農業有著輝煌歷史,是全國農村綜合實力百強之一,水果總産量更是居全國百強之首。但前些年,老百姓的收入卻與産量不能成正比。“豐産不豐收,百姓傷透心”。在根子鎮柏橋村,村支書何增光正在忙著接待外來的客商,他説:“現在農産品市場大環境變了,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更是給農業帶來挑戰。村裏的群眾都靠‘三高農業’,水果生産搞不好,價錢上不去,怎麼體現‘三個代表’?”
在村支部的辦公室裏,有一排藥水瓶,裏面泡著各種荔枝新品種。近年來,柏橋村狠抓荔枝的品種優化、品質優化和上市期優化,搞了水果示範基地,建立農業科技網絡,實行荔枝標準化生産,推廣綠色種植法。今年“五一”節期間,何增光帶領村班子到外地取經,聯絡市場。
記者了解到,在高州,為了農民增收,可謂高招、怪招迭出:高州已成為全國荔枝生産標準化示範基地,這裡的荔枝比其他地方提前15天上市,拖後15天退市。高州荔枝的品牌硬起來,銷路也硬起來了,從5月中旬收穫以來,每天有3噸荔枝遠銷到日本、韓國、新加坡。
在根子鎮“觀荔亭”旁,江澤民總書記當年親手植下了一棵“中華紅”荔枝樹,如今它已結出通紅的果實。當地荔農高興地説,要將果實送到中南海,感謝總書記對他們的關心,感謝“三個代表”給他們帶來的實惠。
信息創新業
南海市有“廣東四小虎”之稱,其以民營經濟為主體的工業發展在全國領先。但當記者來到這裡時,卻處處感受到另一種氣息:信息化撲面而來,吹進這裡的村村落落。
在西樵鎮民樂村村委會大堂內,擺著兩台“電子觸摸屏”,幾位村民正在上網查詢上個月全村財務開支情況。記者輕點“南海農村管理信息系統”,只見民樂村人口、資源、黨務政務、社會事務和經營管理等情況一覽無余。“讓農民明白,讓幹部清白。”鎮辦公室副主任周雲生説,信息化像潤滑油一樣,大大減少了幹部與群眾的磨擦。
目前南海信息化綜合指數已達到66%多。全市250個行政村,村村通光纖,戶戶可上網。“一把剪刀走遍四方”曾是南海人闖蕩市場的形象寫照,如今已被“一部電腦設計天下”所代替。拿過一塊布料,一掃描,電腦即刻分析出其成分和經緯織法,然後輕敲電腦鍵盤,幾十秒鐘時間,一款款色彩鮮艷、造型別致的服裝樣式便形象的“穿”在電腦模特身上……這是記者在當地紡織技術創新中心看到的一幕。這家創新中心是鎮裏投資建的,目的就是為當地紡織業提供最先進的信息化服務,提升傳統産業技術,追蹤世界先進水平。這個中心3年來開發了9000多個新品種,市場命中率高達80%以上。
有“五金鎮”之稱的金沙鎮,擁有800多家五金企業,佔全市總數的1/3以上。在人們看來,這些“作坊式的小工廠”與信息技術難以沾上邊。但讓人驚訝的是,這些企業與著名高校及科研機構合建了南海市五金技術創新中心,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作技術支持,通過網絡技術實現模具及産品的遠程快速設計和製造。中心負責人拿著一套新開發的燈具模具介紹説:“以前燈具廠要開發這套東西至少要30天時間,現在7天就可以完成。”
去年9月,江澤民總書記曾到南海視察,對南海信息化取得的進步給予高度評價。信息産業的崛起,不僅為南海的信息化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産業支撐,而且促使當地産業結構發生良性變化,傳統工業正在向信息化、現代化轉變。去年,全市信息産業總産值接近90億元,信息産業正發展成為當地第一大支柱産業。
黨員換新貌
“經村支委研究,確定嚴永強、江惠強為入黨對象,現將有關情況公示如下……” 在廣東惠州市小金口鎮柏崗村村支部門口,這張大紅“公示”格外引人注目。鎮黨委副書記劉小虎説:“現在要求入黨的農民群眾越來越多,為了確保發展黨員的質量,體現黨員的先進性,我們不久前開始實行入黨對象公示制度。”
“我要入黨”蔚成風氣,是小金口鎮創造性地推行農村黨員聯絡村務工作責任制帶來的一個巨大變化。
“有了責任田,忙著去賺錢;群眾與黨員,只差五角錢”。改革開放以來,惠州農村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卻不能令群眾滿意,影響了黨在農村基層的威信。
如何發揮廣大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如何調動黨員的積極性?2000年6月,小金口鎮委創造性推出黨員聯絡村務工作制,將黨員與村務工作緊密結合起來,要求黨員在率先垂范的基礎上,聯絡3至5戶農戶,落實發展經濟、計劃生育、繳納稅費、治安調解、環境建設、科普教育、文明創建、監督村務八項任務,並制定了具體的考核獎懲辦法。目前,全鎮350名農村黨員有針對性地聯絡了48%的農戶。
小金口鎮實行的黨員聯絡村務工作責任制,既規定了每個農村黨員實踐“三個代表”的責任,也為他們在新時期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提供了廣闊的舞臺。柏崗村老黨員嚴定波本來沒有安排聯絡任務,但他主動請纓。兩年下來,他聯絡的4戶農民全都成了“十星級”文明戶。
黨員帶群眾,組織幫黨員。針對農村黨員在落實聯絡村務工作責任制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小金口鎮不久前配套成立了農村黨員服務中心,切實幫助解決他們的困難,提高他們的幫扶能力。
許多鎮村幹部高興地告訴記者,現在關心集體的人多了,“老大難”問題不難了,不管什麼工作,開個黨員會就能“搞掂”。目前,全鎮8成以上農戶達到小康水平,9成以上農戶成了文明戶,刑事、治安案件大幅度下降,計劃生育全面達標,各村委會集體經濟年純收入均超過100萬元。
農村黨員聯絡村務工作責任制重塑了共産黨員的高大形象。如今在小金口鎮,每個黨員的家門口都懸挂“黨員之家”牌匾。近兩年來,全鎮先後有100多人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張知幹 李術峰 巫奕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