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三個代表”在基層)龍崗區規劃部門主動服務推動農村城市化紀實  
05月22日 10:07

    拾級登上一層一戶的四層樓房,看遠處如畫的綠地、球場、棕櫚樹,很難相信這個花園小區曾是一個叫作“塘坑生産隊”的自然村。而在更偏遠的“生産大隊”西坑村,道路一側是佈局和諧的客家民居與樓群,另一側則是現代氣派的標準化廠房。聽村民説,這些變化多虧了龍崗規劃部門的秀才們。

    龍崗區地處深圳特區身後,在物換星移的城市化發展中,由於沒有合理規劃,昔日寧靜的鄉野農莊建設失控,淩亂無序的“握手樓”、“炮樓”比比皆是。與此同時,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公共設施卻嚴重不足,並造成巨大的土地資源浪費,影響專業化工業基地的形成。

    城鄉規劃難道真的只是“紙上畫畫,墻上挂挂”?深圳市規劃與國土資源局龍崗分局在“三個代表”的學習中,充分認識到“科學規劃就是先進生産力”的含義,在機關坐等農民上門的審批式工作顯然行不通了,必須自覺完成職能角色的轉換,樹立主動服務意識。於是他們改被動審批為主動下鄉服務,下派顧問規劃師進村入戶,把科學規劃送下鄉,幫助特區周邊農民樹立規劃意識,走進現代生活。

    千百年來農民獨鍾“有天有地、獨門獨戶”的居住方式。如何才能改變這種不適宜農村城市化的觀念?龍崗區規劃部門首先向社會公開徵集最好的規劃設計方案,接著到各村巡迴展覽,不厭其煩把圖紙送到農民家裏講解。紙上談兵不夠直觀,他們又用車子拉著村裏老老少少到規劃搞得好的地方實地察看。看到“不在城區勝在城區”的農村新城,村民們想通了。有的還當場向規劃部門提出“將來一定給我們搞一個比他們還好的規劃。”

    兩年來,規劃管理人員與行政村結對子,先後組織了20名顧問規劃師,在全區8鎮、21個村現場辦公,為各村鎮解決216項規劃國土方面的實際問題,讓富裕起來的農村一步步實現了“農民洗腳上樓,工業規範進園”。

    把科學的規劃送下鄉,從根本上改變了農村的居住環境。塘坑村村長陳建華給我們粗算了一筆帳:新村裏現有16棟四層樓房,共住64戶人家。如果按原來獨門獨戶,這裡就要擺下64棟小樓,那就不可能有現在這樣的花園綠地與公共設施了。

    把科學的規劃送下鄉,大大改善了農村招商引資的環境。西坑村村委主任何文明介紹説,因為村裏規劃得好,道路、綠化、治安都上去了,很早就建起了標準化廠房,來這裡投資的70多家外企從未有一家搬離的,近兩年還不斷引來新的外商投資興業。

    把科學的規劃送下鄉,幫助當地經濟有序發展,增強了發展後勁。山洼裏的布吉鎮甘坑村從前由於盲目進行工業開發,造成垃圾遍地,污水橫流。被請回村裏當&&人的劉瑞珊滿懷抱負又覺力不從心。這時由區裏派來的顧問規劃師主動上門服務,他們所帶來的通路、通水、通電的系列規劃方案,讓劉瑞珊感動得流下眼淚。在規劃的促進下,甘坑村從此走上了經濟發展的快車道,僅僅三年,村經濟收入已翻了一番。劉瑞珊自信地告訴記者:“這裡很快將會是‘小橋流水,翠谷含金’的另一番美景。”

    把科學的規劃送下鄉,還幫助農村在土地二次開發中避免因規劃不當而造成的巨大浪費。記者來到江澤民總書記視察過的南嶺村時,看到這裡正在拆房改造。28歲的大學生、村委會主任張育彪説:“村民們有了規劃意識,知道自己的私家房漂亮並不等於文明。由於認識到位,一座八層樓房一週內就順利拆除了,明年將在這裡建起大型休閒購物廣場和超市。現在看起來,拆樓是有一些損失,但這樣按規劃進行建設,正是為了避免將來更大的浪費。”

    “城市發展中規劃不當造成的浪費是最大的浪費”,在特區,這已不僅僅是規劃部門的理念。科學的規劃不僅改變了農村“只見新房、不見新城”的舊貌,而且從根本上改變了農村的投資環境、節約了土地資源。

    一座座現代化的農村新城在特區周邊拔地而起。曾以“一夜城”發展速度而聞名全國的深圳特區,在我國農村城市化進程中再領風騷。



責編:曉星 來源:新華社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