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稅?減稅?你在等誰?
04月24日 19:21

    >>由此進入網友討論區

    >>由此進入相關頭條新聞

    ★今年第一季度,國家稅收出現了少有的負增長,作為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1:受國際經濟形勢的影響,這個大家都知道,就不説了。

    2:國有企業維持到現在的已經不多的,當然指中小國企,而接受這些企業的大部分是以承包.拍賣.兼併的方式村活,而此時是投入期,從我縣的企業情況來看,大部分企業的經營遠不如以前,從而制約了稅收的增長。

    3:不合理的稅收政策:我國的稅收以增值稅為主,多種納稅人形式共存:一般納稅人。小規模納稅人等根據我的經驗,(我也是小規模納稅人),一般納稅人在嚴格的稅收政策下,比小規模納稅人納稅要多。我覺得,取消小規模納稅人,統一成為一般納稅人,取消手寫發票,改為微機打印發票,在當前經濟情況下,此條件時能達到的。建築行業實行增值稅制,取消使用普通發票,此舉可以堵塞大量的偷漏稅行為。

    4:最根本的是加強稅務人員的執法觀念,嚴格執法。中國的法制觀念淡薄已經阻礙是社會發展的一顆毒瘤,司法附庸于政府的體制嚴重阻礙了司法的公正性,反映到稅務方面是不能嚴辦偷漏稅行為。

    5:以上幾點,是我經商9年對稅收的體會,當然,我希望盡納稅人的義務,更渴望得到納稅人的權利。

    謹以此獻給我的祖國,希望我的祖國在四面楚歌的國際形勢下屹立東方!

                                        ——網友:飛鶴1

    ★刺激經濟增長不宜用減稅政策:

    用減稅政策刺激經濟增長。減稅作為稅收杠桿調控經濟的手段之一,確實對刺激經濟增長有其特殊的功效,國外也有過先例。面對全球經濟增長的放緩,去年我國GDP仍保持7.3%的增速,今年我國GDP增長目標定位在7%左右,面對經濟增長中存在的壓力,在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同時,近來有些學者提出考慮到通過減稅的方式來刺激經濟增長,筆者以為此類舉措治標不治本,理由有三:

    其一,稅收收入的增長與GDP增長不同步,並不代表收了“過頭稅”。近幾年我國稅收收入每年增長2000億左右,年均遞增14%左右,而同期GDP的增長在7%~8%之間,面對這一增幅不同步的差距,社會上就有了“寅吃卯糧”,收“過頭稅”的議論,但分析稅收收入增長的原因,我們可以看到有兩方面因素:一方面是由於經濟增長帶動了稅收收入的增長,這部分大約佔稅收總收入的60%左右,另一方面是由於近年來加大徵收管理力度帶動了稅收收入增長,這部分大約佔稅收總收入的40%左右,同時由於徵管手段的落後,目前稅收徵管與“應收盡收”的要求還有相當的距離,現實中還存在大量的偷、逃、抗稅,出口騙稅等現象需要通過加大徵管力度來整頓和規範稅收秩序,這些都將在今後通過規範和加強稅收徵管來“堵漏”,也將形成更多的稅收收入增加,因此我們不能單純因稅收收入超經濟增長的增長而歸咎於收“過頭稅”。

    其二,減稅政策並不能改變經營主體間的稅收負擔不合理問題。我們應該看到,造成目前經營主體稅收負擔過重的因素主要在於稅制的不合理、徵管的漏洞等造成了經營主體間稅負不公。解決這類問題的當務之急是要儘快完善稅制,加強稅收徵管,進一步推進依法治稅。稅制的調整可能會導致短期相對的稅收收入減少,如增值稅轉型,專家預計短期內每年大約減少600億左右,但對長期的經濟增長有好處,能帶來長期稅收收入增長的持續穩定,目前我國稅收收入每年有2000~3000億的增長也能承受稅制調整的影響。但調整稅制只能使經營主體的稅負趨於合理,不可能根本解決經營主體間稅負不公問題,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稅制調整會帶來某些經營主體的稅負有所減輕,但也有可能帶來其他經營主體的稅負有所增加,因為合理的稅制總是是隨著經濟的增長而增加稅收收入的,經營主體經營效益提高了,它的稅負支出也會相應的增加。同樣減稅政策也不是普遍減稅,因而對部分經營主體而言,並不一定意味著減輕稅負。另外,我們也要認識到,加入WTO後,實施減稅政策更要慎之又慎。

    其三,刺激經濟增長的根本應放在刺激消費,改善消費心理預期。投資、消費、出口是帶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三架馬車,已形成了共識。消費在社會再生産過程中居於重要的地位,是生産、經營諸環節價值實現的關鍵環節。由於我國居民對未來收入預期的看淡,支出預期的看漲,社會保障的看憂等消費心理,導致了刺激消費的舉措——增加收入的措施,變成了增加銀行的居民儲蓄存款,不論你怎麼降息,銀行存款仍在增加,增加了經濟增長的壓力;——降低稅費,帶來了汽車消費熱,房地産消費熱,但熱的時間很短;——延長節假日,確實帶來了“黃金周”、節假日消費潮,但對於絕大多數低收入階層,面對的仍是思前顧後的看漲消費支出預期。面對刺激消費的一系列舉措帶來的效果,筆者認為,要真正刺激消費,要從根本上解決百姓的後顧之憂,這不單是要增加收入的問題,關鍵是要切實抓好社會保障事業的建設,如醫療、養老等是百姓心理的頭等大事。鋻於此,筆者以為,改變減稅政策的初衷,用減稅的資金來增加社會保障基金的供給,以加快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的進程,使百姓的後顧之憂逐步的得到解決,這才是真正的抓住刺激消費之本。

                                        ——網友:太陽花82


    
    

責編:周陽 來源:央視國際網絡

返回頭條新聞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