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怎樣看待水價上調?
04月10日 16:51

    從這個月起,北京居民用自來水價格每立方米由1.3元調為1.6元,上漲幅度將近二成;工商業用水價格上漲五成,而一些特殊行業,如洗浴業用水價格比過去提高5倍。根據國家計委日前發出的有關通知精神,可以預見,其他城市也將陸續出臺相似的政策,城鄉各種用水的價格均會有較大幅度的提高。

    水是基本的生産、生活資料。如何看待水價上調?根據權威部門的解釋,提高水價,是為了有效促進節約用水,理順供水管理體制,確保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水利部門提供的資料顯示,正常年份全國城市缺水60億立方米,600多個城市中,有400個常年供水不足,其中近150個城市嚴重缺水,日缺水量達1600萬立方米。

    “窮水富用”是目前我國城市用水的生動寫照。目前我國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只有30%左右,遠低於發達國家75%的水平,單位GDP用水量是發達國家的15倍到100倍。生活用水的浪費更是令人觸目驚心:我國人均水資源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但城市人均耗水量卻達到歐洲人的兩倍。

    資源稀缺與浪費並存,探究其中原委,水價形成機制不合理是重要因素。換句話説,水,不被當作商品,價格與價值嚴重背離。在一些嚴重缺水地區,1000立方米農業用水還抵不上一瓶礦泉水的售價。用經濟視角解讀,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一旦稀缺資源的價格與價值背離,必然導致利用上的低效率,也就是浪費。

    從國外經驗看,通過提高價格,節約用水可以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本世紀中葉,巴黎水價提高10%,用水量節約了5%。今年4月,寧夏農業用水價格翻了一番,短短幾個月,節水5億立方米,佔常年用水總量的七分之一。

    啟用水價杠桿的另一個目的是改革現行供水管理體制。由於水價長期偏低,水利工程水價低於供水成本,供水管理單位長期虧損,供水工程老化失修,已經不能保證供水設施和污水處理設施的正常運行。有的城市輸配水管網漏水損失相當於一個大型水庫的蓄水量。

    國家有關部門已明確提出,這次水價改革的基本原則是將水價改革與改革水資源管理體制、改造供水設施、推行科學節水制度結合實施。

    “取之於水,用之於水”。有專家預言,隨著更多的資金將投入供水設施、污水處理,生活用水的水質將會有所改善。不遠的將來,只要擰開水龍頭,百姓就能喝到純凈的飲用水。


    
    

責編:寇維維 來源:新華社

返回頭條新聞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