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華語電影人和華語影片備受世界影壇的關注。在過去的幾年中,很多國際電影節都推出了“關注中國電影”的主題活動。今年舉行的第53屆柏林電影節上,華語影片的陣容就非常強大,《世界電影之旅》得以機會去了解華人電影人在柏林電影節的風貌,不能不説是一件榮幸的事情。
對於世界各地的電影人來説,電影節是他們展示才華的最佳舞臺。此外,國際電影節在促進電影交流與創作以及電影的推廣宣傳方面也獨具功效。近年來,隨著華語電影人對電影産業認識的不斷深入,在國際A類電影節上看到華語影片,早已經不是件稀罕的事情。柏林電影節舉世矚目,眾星雲集,能夠把自己的作品帶到柏林,不僅是榮譽,更是一種難得的機遇。
《世界電影之旅》攝製組剛到柏林不久,便得知今年的柏林電影節共有50多部華語影片入選參加電影節各單元的展映與競賽,這消息讓作為同胞的我們倍感自豪。
此次柏林之行,我們不僅有幸見到了張藝謀、成龍、鞏俐、張曼玉、陳可辛等大牌明星,陸學長、李強等新銳電影人也走入我們的視野。他們帶來的作品,在影片內容和形式上都無一例外地進行了大膽的嘗試。中國電影風格多樣、敢於創新已是國際電影界有目共睹的事實。這也正是中國電影近年來倍受世界影壇關注的原因。
柏林電影節主席説:“我們有兩部中國影片參賽,並展映了很多中國和亞洲電影;這是因為我們堅信中國能拍攝出很多好片子。”
電影節“國際新電影論壇”單元的工作人員羅茜多年來一直擔任選片工作,她對此也有同感。她説:“我在中國看到很多好片子,但可惜不能都請來.可是去年舉辦了關注中國電影影展後,又出現了很多好的中國作品,可以輕而易舉地再舉辦一個以中國為主題的活動了。中國是目前世界上電影最多姿多彩的國家,有很多有才華的電影人,有很多有趣的故事要講,電影業是最有潛力的。”
華語電影風格多樣、個性突出的特點在本屆柏林電影節上得到了充分體現。張藝謀此番故地重遊,一改以往注重藝術的形象,而是帶著自己第一部商業運作的功夫片《英雄》前來面對舊友。儘管張藝謀的新電影使許多業內外人士略感生疏,但他本人對此卻泰然處之。
當年將張藝謀的作品帶出國門的原奧地利大使夫人至今唸唸不忘和張藝謀的相遇,也一直沒有停止對張藝謀及對他作品的關注: “我看了所有張藝謀的片子。我們每年十月十六號到二十六號舉行電影節,我就請他去過,很多人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知道他的《紅高粱》的。他的腦子非常開放。”
但出乎我們的意料是,大使夫人對《英雄》的評價相對冷靜了許多,也非常坦率:“以前拍的片子是他心裏希望拍的,我覺得那時候他拍的片子都是他自己生活有關係的。但現在呢,《英雄》就離他的生活太遠了,而且沒有他自己的感覺在裏面。我認為他們應該拍自己真正想拍的。”
儘管褒貶不一,張藝謀的影響力仍是不可低估。對他這部新作的評價絲毫沒有減低影迷們的熱情。無論是新聞發佈會上,還是紅地毯旁,總會聚集著他的眾多影迷。《英雄》首映當天,影迷們甚至提前幾個小時來到影院,早早把放映廳擠得水泄不通。一大批沒有買到入場券的影迷,寧願在瑟瑟寒風中站上幾個鐘頭,也不願放棄與來自中國的著名導演和明星們短暫接觸的機會。
《英雄》在柏林還是殺出了一片天地,最終該片獲得本屆柏林電影節“創新獎”。
當張藝謀從藝術向市場邁進的時候,拍商業片的高手成龍卻在反其道而行之。這位早已為西方觀眾和媒體熟知的國際巨星,此次亮相柏林並不是為自己的動作片做宣傳,而是為電影節“廣角鏡單元”的開幕影片《龍的故事》捧場助威。這是一部講述成龍自己真實身世的紀錄片。影片導演張婉婷是大家熟悉的香港電影人,她因拍攝故事片《秋天的童話》而聞名。張婉婷一向只拍故事片,《龍的故事》是她執導的第一部紀錄片。
在影片拍攝過程中,張婉婷和羅啟銳發現這不僅僅是一個家庭的悲歡離合,它的背後潛藏著的一個國家在烽火年代所遭遇的坎坷;於是他們決定把它拍成一部真正意義上的記錄片。
沒想到這部片子竟然花了三年的時間才攝製完成。作為一名創作經驗豐富的故事片導演,拍攝紀錄片無疑是個全新的領域,張婉婷勇於探索的精神的確令人欽佩。
張婉婷這樣回答攝製組的記者:“我覺得紀錄片也是難度很高的,拍的好的話故事會很震憾,因為是完全真實的。我看了一些歷史的片段,便和成龍家裏的故事攪在一起,我們發現從他家人的眼光角度去看中國的近代史是完全不一樣的。”
《亞洲電影》雜誌記者英格 愛伯靈這樣評價《龍的故事》:“如果你細看,會發現是不是成龍似乎不重要,換成別人也行。通過這部片子你看到的是中國的一段歷史。對生活在歐洲的人來説,我們知道很多關於歐洲的歷史、美國的歷史,但我們對亞洲的歷史卻知之甚少。這是這部片子的價值所在。”
紀錄片一直是電影藝術中重要類別。本屆電影節上我們注意到,許多展映的故事片和紀錄片的界限不再涇渭分明。越來越多的電影人似乎更傾向於紀錄片的敘述風格,試圖將這種風格融入到故事片的拍攝中去。
一個近似于“家庭錄像”的故事,最終卻拍成了一部嚴肅的紀錄長片,這對創作者來説無疑是個意外的收穫。張婉婷説道:“成龍自己也挺驚訝的,因為他起初以為給他自己看的,所以做的挺自然的,把所有的話都説出來了;現在這麼多人要看,要賣這麼多地方,心裏有一些矛盾。
不過,也許正因為成龍“把所有的話都説出來了”,才使得《龍的故事》得到了如此廣泛的認同。這位西方人眼裏的傳奇人物,其身世更是影迷們所希望了解的,這也許正是該片的賣點所在。
另一位近年來受到廣泛關注的香港導演陳可辛今年也來到了柏林。他此次帶來的恐怖片《三更》更是獨樹一幟。陳可辛一向以擅長拍攝愛情片著稱,用他的話講,《三更》其實還是一個愛情故事,只是換了一種講述形式。整部影片的格調淒美憂鬱,情感十分細膩。在柏林電影節放映期間,場場座無虛席。
國際間電影人的合作越來越受到華語電影人的重視,在這個領域裏,陳可辛是走在前面的。他一直致力於亞洲各國間的電影合作,近年來佳作頻頻。繼影片《甜蜜蜜》成功之後,他與泰國導演儂志合作,投資拍攝了在泰國引起很大爭議的影片《晚娘》,還與韓國電影人合作製作了《春逝》,這些作品不僅在華語地區,而且在整個亞洲都獲得了很好的市場回報。
談到亞洲電影事業,陳可欣説:“亞洲的電影為什麼不能發展,因為每一個地方的電影人太少。我們就希望能夠用一個方法把亞洲的觀眾聯起來,作為亞洲的電影工作者,應該面對的一個目標,怎樣把這個目標變成事實呢?我們要找一些題材能夠合作,演員交流、題材交流、導演交流,其中一個方法就是把三個地方的導演合起來。”
當大多華語電影人致力於發展民族電影、彰顯民族個性的時候,陳可辛卻有著與眾不同的觀念:“我一向希望把這個電影脫離本土電影的色彩,這樣即使到外國去,人家也會覺得你是個好的導演,這是部好的電影。我們拍電影不是奧運,我們不需要代表國家,我覺得應該讓人家看電影的時候忘記這部電影出自什麼國家,而覺得這是一部好電影。”
和陳可辛有著同樣想法的不乏其人。兩岸三地電影人之間的合作日益頻繁,孫周為本屆電影節帶來的《周漁的火車》就是這樣一部作品。這是繼影片《漂亮媽媽》之後,孫周與鞏俐的第二次合作。與《漂亮媽媽》不同,《周漁的火車》是一部空靈寫意的愛情故事。在影片中,鞏俐同時扮演兩個不同的女性,這對她的表演無疑是一次新的挑戰。
《周漁的火車》也是孫周第二部獨立拍攝的故事片,令人驚奇的是,他沒有繼續寫實主義的電影語匯,而是開始探索一種全新的表現手法。它像一首散文詩,是想象與現實的交融。鄉間晨霧中飛快駛去的列車帶去了人們對愛情無限的憧憬和遐想。
在柏林的短短數日,我們領略了華語電影人在世界影壇的嶄新形象。人們不再只是談論某一位華語導演或演員,而是關注一個正在崛起的華語電影人群體。這個群體正在用他們不同風格、不同類型的影片改變著世界影壇對華語電影的傳統看法。
電影節的存在為富於創造力的藝術家們提供了交流的平臺,越來越多勇於創新的華語電影人在這裡嶄露頭角,走向世界。這種活躍的景象讓我們看到了華語電影的希望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