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電影頻道首頁
電影節目時間表
中國電影報道
央視銀幕縱覽
世界電影之旅
一週國際影訊
瞬間視覺
線上聚焦
影人對話
在線調查
央視網站電影頻道全新推出,你最喜歡電影頻道裏的哪些內容:
《世界電影之旅》
《中國電影報道》
《電影論壇》
《線上聚焦》
《央視銀幕縱覽》
《國際影訊》
《瞬間視覺》
編輯信箱
zhaolei_1@mail.cctv.com
首頁 >> 世界電影之旅 >> 世界電影之旅 >> 正文
追憶似水年華:零距離接觸大師

  在波蘭本土有一大批優秀的電影人,他們一直在為了波蘭的民族電影進行著不懈的奮鬥,瓦伊達和扎努西就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

  瓦伊達是波蘭電影學派中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鑽石與灰燼》、《大理石人》、《鐵人》、《福地》等一系列佳作奠定了他在波蘭以及世界影壇中的地位。瓦伊達被認為是“波蘭電影的騎士”,和“波蘭電影之王”。

  1926年3月6日,瓦伊達出生於波蘭的蘇瓦爾基。在他父親的影響下,瓦伊達小時候就對自己的前途抱有很大的希望,總是相信前方有什麼東西在等著他去奮鬥、去爭取,總是相信“生活在別處”。1946年,他進入克拉科夫一所繪畫學校學習,但他感到電影對他的吸引力更大,他也更喜歡與別人合作的創作方式,於是就轉入羅茲電影學院學習導演。

  作為波蘭電影學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瓦伊達的作品集中體現了這個學派的電影特色。他的電影一直跟波蘭社會的現實緊密相關,甚至可以説,瓦伊達的電影生涯某種程度上就是波蘭戰後的文化生活史。

  《世界電影之旅》欄目組竟然得到了機會與這位大師零距離接觸。他雖然滿頭華發,但是精神矍鑠。他説:“過去我做的電影主要是關注社會的發展變化,現在更加重視觀眾的反映。我一直堅持在電影裏反映社會問題,向政府反映人民的心聲。”

  攝製組在羅茲電影學院無意中找到了瓦伊達的第一部學生作品:《當你進入夢鄉時》。這部充滿了宣傳味道的短紀錄片,已表露出學生時代的他對於社會責任及政治生活的熱情性和敏感性。

  瓦伊達離開羅茲電影學院後的第一部影片是1954年他創作的《一代人》。這部具有明顯的意大利新現實主義的痕跡的作品,其中使用了一系列鏡頭來拍攝華沙貧民窟,這場景讓人記憶深刻。有趣的是,大導演波蘭斯基正是在這部影片中扮演了他人生的第一個角色,從某種意義上説也完成了他的第一次電影啟蒙。

  1957年的《下水道》又是一部以華沙起義為背景的電影,與上一部影片緊密相承。這部影片同樣是以現實的題材探討歷史的重大問題,在影片中瓦伊達試圖尋求華沙起義失敗的原因。影片展示了華沙人民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奮力爭取民族獨立的英勇精神,同年獲得戛納電影節大獎。

  隨即拍攝的《鑽石與灰燼》也是以華沙起義為背景的影片,展示了波蘭解放前的國內外各種複雜勢力的明爭暗鬥。這部影片被瓦伊達自認為其首席代表作。

  《一代人》、《下水道》、《鑽石與灰燼》被稱為瓦伊達的“戰爭三部曲”,這是他的早期代表作,同時這三部曲奠定了他在當代波蘭電影中舉足輕重的地位。隨後一段時間,瓦伊達成立了創作集體,仍舊堅持反映波蘭的現實,向政府傳達人民的呼聲。

  經過一段時間的沉寂,直到1975,歷史片《福地》的巨大成功使瓦伊達再一次回到人們的視野中。瓦伊達一直注重波蘭傳統文學的改編,這部影片就是根據1924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萊蒙特的同名小説改編的。可以説,電影在某種程度上取得了比小説更高的成就。

  但真正使瓦伊達獲得世界關注的是他的兩部所謂的“政治影片”,即1976年的《大理石人》和1981年它的續集《鐵人》。在西方,瓦依達的這兩部影片幾乎無人不曉。《大理石人》曾榮獲1978年戛納電影節的“國際影評獎”;《鐵人》則獲得1981年戛納電影節的“金棕櫚”大獎。它們以格旦斯克列寧造船廠為背景,這裡也正是當年波蘭團結工會的大本營,影片與波蘭現實的政治生活密切相關,被稱為波蘭“道德焦慮影片”的代表作。這兩部影片起用了同一套演員及創作班底,達到了藝術性與思想性的完美結合。

  瓦依達這樣回憶自己的代表作:“由於我拍了一些政治性影片,人們認為我可以在政治上有所作為。我曾有三年擔任議員和文化部官員。但其實我覺得我更適合當導演,而觀眾也能從我的電影中看出來我有話要説。”

  在整個採訪過程中,瓦伊達幾次長時間的離開。原來他正在那間房子裏指導年輕導演拍攝一部影片。而這裡正是他創辦的電影大師班。年輕導演帶著各自的項目來到他麾下,完成自己的作品。蘋果電影公司主席稱讚他“不僅創作電影,也創造公眾意識、政治形式和政治神話。”

  在波蘭,瓦伊達不僅作品聲譽極高,而且為人也堪稱大家風範。在他身上體現了波蘭傳統知識分子對國家和民族的憂患意識。

  與瓦伊達相似,扎努西也把自己的目光緊緊盯住波蘭的現實,從中挖掘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攝製組在華沙的一個高尚住宅區裏找到了扎努西的家。有趣的是,他與瓦伊達竟然是比鄰而居,但並不意味這兩位大師有著相同的藝術追求和人生道路,他們是截然相反的兩種風格。

  扎努西1939年6月17日生於華沙,在1960年進入羅茲電影學院之前,曾經學過四年的物理,並一度對哲學很感興趣,但當他意識到自己對於人的關注遠遠超過對客觀自然的研究時,他轉向了電影的學習。

  現年60歲的扎努西接受本攝製組的採訪時説道:“我很有野心。當我知道我不可能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時候,我在一個電影俱樂部拍了一些我學生時代的短片,它們很成功,還獲得了很多獎項,所以我覺得這也許是我的方向。我擅長電影,而不是物理,但我仍然堅持學習哲學。”

  扎努西在羅茲電影學院的畢業作品《主教之死》獲得了很高的評價,分別獲得莫斯科電影節藝術家評委會大獎和德國曼海姆電影節的基督教信徒獎,從此,他進一步堅定了在電影方面的追求。《主教之死》是一部關於死亡和希望的電影,在影片中,一切都在沉默中進行,充滿了對於生命和精神世界的理性思考。

  一位著名的劇作家説:“他的電影一直在深刻的探討人類道德,信仰方面的問題,同時,他的電影又非常貼近現實。”

  同樣是基於對現實的理解,但是扎努西並不像伊達那樣過分熱衷於政治電影的拍攝,他更關心的是對人類內在自由的探索。

  扎努西認為自己的作品是人性的,是柔軟而富有彈性的:“我一直探索的一個領域,就是人類的自由。我並不強調外在的自由我認為即使在監獄裏我們也可以是自由的,我強調的是內在的自由,選擇的自由,我們選擇自己的思維方式,自己的友情,自己的夢想。我最關心的是人內在的選擇。”

  在扎努西的電影裏有一種靜穆的氣息,這使他與瓦伊達的激烈昂揚有著巨大區別。他喜歡在平靜舒緩中表達自己對於人生的思考,他也是這樣來要求演員表演的。扎努西的這種傾向使他與基耶斯洛夫斯基和俄羅斯導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趣味相投,惺惺相惜。兩位都成為他終生的摯友,但是都英年早逝。值得一提的是他還是基耶斯洛夫斯基所有影片的製片人。

  最近扎努西拍攝了電影《生活是一場致命的性傳播疾病》,該片獲得了2000年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大獎。在這部命名奇怪的電影中,作者延續了他的一貫探索,表達了對悲觀人生的理解:“生命的最終是疾病和死亡,沒有人能逃過。”他力圖靠這部影片喚起西方社會對於死亡和快樂的哲學思考。

  在扎努西從事電影的幾十年中,曾拍攝了大量的紀錄片、故事片和電視片,其中有11部影片先後在23個國際電影節上獲得大獎。如《季度報告》,獲1974年柏林國際電影節大獎;《平靜的太陽》1984年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大獎。

  他的電影一般都是自己編劇兼導演,他認為只有這樣才能最好的反映自己獨特的思考。同時他還從事製片和表演,並著書立説,參加各種社會活動,還與妻子共同創辦了一所私立大學。當被問及他為什麼有如此充沛的精力時,他回答:“可能是我內在的動力吧,我是一個戰爭的孩子,我得以在戰爭中生存,這是一個奇跡。我覺得生命對於我是一個禮物,我想把我的生命活得更有意義。人們頒給我終身成就獎,而我説我的事業才剛剛開始。”

  扎努西靠著自己的努力終於成為波蘭當代電影的一筆寶貴財富,人們認為他是“波蘭電影在歐洲和世界的形象大使”。

  臨別前,扎努西請我們攝製組的每個人在他的紀念冊上簽名留言,並配以各自的照片。這個習慣他保持了三十年。這樣的本子他保留了十幾大本,上面記錄了世界各地的朋友們與他的交往和友誼。這個小小的細節更使攝製組對他油然起敬。

  瓦伊達和扎努西是一直奮鬥在波蘭本土的偉大導演,他們不僅為提高波蘭電影在世界影壇的地位做出了貢獻,而且還為扶持更年輕一代的導演做出了應有的努力。我們相信,在這些大師之後,波蘭電影一定會在不久的將來再一次震驚世界。

責編:陳潔 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