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電影頻道首頁
電影節目時間表
中國電影報道
央視銀幕縱覽
世界電影之旅
一週國際影訊
瞬間視覺
線上聚焦
影人對話
在線調查
央視網站電影頻道全新推出,你最喜歡電影頻道裏的哪些內容:
《世界電影之旅》
《中國電影報道》
《電影論壇》
《線上聚焦》
《央視銀幕縱覽》
《國際影訊》
《瞬間視覺》
編輯信箱
zhaolei_1@mail.cctv.com
首頁 >> 世界電影之旅 >> 世界電影之旅 >> 正文
巴蘭道夫——捷克電影的搖籃

  捷克國土面積不大,只有7.8萬平方公里,人口共1千零30萬,然而它卻有著優秀的文化與藝術傳統,曾培養出許多世界級的文學巨匠和藝術大師:音樂家斯美塔那、德沃夏克;文學家卡夫卡、恰佩克;詩人裏爾克都已成為捷克人民的驕傲。雖然全國只有一個生産故事片的電影製片廠,但在世界電影中,捷克卻一直佔據著重要的位置。捷克電影的大本營——巴蘭道夫電影製片廠,回顧捷克電影走過的光輝歷程。

  1930年,捷克首都布拉格的市區和今天我們看到的景象沒有太大的區別。但在伏爾塔瓦西岸的很多地區當時還是一片曠野和丘陵。1931年,捷克的一個顯赫的家族將視線投向了這裡,用了近兩年時間興建起一座大樓,標牌上鐫刻著幾個大字——巴蘭道夫電影製片廠。創辦人是哈維爾兄弟——正是現任捷克總統哈維爾的父親和叔叔。哈維爾家族似乎也從此與捷克的戲劇、詩歌和電影結下不解之緣。那一年的捷克共拍了20部電影。而在同時期,德國、英國、法國的電影年産量均在一百二十到一百四十部之間,美國已高達近五百部,中國也取得了年産五、六十部的成績。2002年7月,我們《世界電影之旅》攝製組到達布拉格的第2天,便奔赴巴蘭道夫。巴蘭道夫電影廠的市場經理納托斯福博斯基向我們介紹這裡七十年的滄桑變遷。

  採訪市場經理納托斯福博斯基:“30年代時捷克電影發展很快,不久就興建了第2幢、第3幢大樓。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法國把他們電影的大部份都轉移到這裡製作,於是又建了三個攝影棚,直到現在我們還在使用。”

  許多世界電影史著作中都把當時的布拉格確認為中歐最為活躍的電影製作中心。二戰結束後,巴蘭道夫電影廠完全實行了國有化,政府又投資擴建了服裝、道具、資料館等一系列設施,規模不斷擴大,一躍成為歐洲三大電影基地之一。就在戰爭硝煙剛剛散去的1945年,巴蘭道夫出品的描寫工人鬥爭的影片《罷工》,一舉奪得首屆威尼斯電影節的“金獅獎”。

  從五十年代末一直到1968年近十年,捷克電影進入了發展的巔峰階段,涌現出一批才華橫溢、勇於探索的電影人,並孕育出載入史冊的“捷克電影的新浪潮”,而巴蘭道夫毫無疑問正是這股浪潮的根據地,扮演著練兵場和實驗室的角色。米洛斯福爾曼、門澤爾、卡達爾、雅庫畢斯克等一代大導演正是從這裡踏上了他們的成功之路。值得一提的是,後來旅居法國的捷克著名作家米蘭昆德拉當時作為電影學院的教授也是這裡的常客。在主人的帶領下,踏著無數大師曾經走過的足跡,我們進入了一個又一個見證過那段輝煌歷史的攝影棚和庫房,觸摸著那一件件大師們精心設計和使用過的布景、道具、服裝,遙想他們當年的焦慮、痛苦;歡樂與躊躇,令人感慨萬千。今天,當年“新浪潮”的主將們有的已退出了戰場,有的則在動蕩中過早地離世。不過至今仍然有幾員大將健在,寶刀不老:福爾曼在七十年代遠走他鄉,憑藉《飛越瘋人院》、《莫扎特傳》和《月亮上的男人》等名片佳作在好萊塢打開了一片天地;另一員老將門澤爾在我們訪問之際,不巧正在國外旅行;而雅庫畢斯克正在布拉格一幢古舊的大樓裏修改著他已籌備三年的劇本。

  採訪導演雅庫斯克:“我上電影學院的時候,福爾曼剛畢業,門澤爾比我大兩歲,大家都是好朋友,我們同吃同住,並一起看電影。後來我們也互相幫助,比如門澤爾拍片,我就幫他剪接。這批人中間,儘管每人風格不同,但都各具特色,相互間也十分關注彼此的創作。一般説來,導演之間存在著競爭,出了名之後變得老死不相往來。但當時這批人卻非常具有合作精神,大家可以經常在一起探討藝術。我想,這種合作與探索的精神或許成了當時捷克電影的一大特色吧。”

  雖然存在種種限制和禁錮,但這批剛剛跨出學院大門的新生力量還是拿出了一份份令人信服的成績單:《白鴿》、《惡魔的陷進》、《大街上的商店》、《被嚴密監視的火車》、《金髮女郎的愛情》和《拴在線上的雲雀》等一系列影片連續數年獲得戛納、威尼斯、奧斯卡、蒙特利爾等國際電影賽事的大獎,一時間幾乎風光無限,所向披靡。可以説,整個六十年代的世界影壇都被投入了捷克電影耀眼的光環。所有這些作品無一例外,都是在巴蘭道夫拍攝完成。巴蘭道夫對捷克電影新浪潮的推動立下了汗馬功勞。1968年,前蘇聯出兵捷克,發生了舉世震驚的“布拉格之春”,捷克電影也由此鋒芒不在。巴蘭道夫儘管業務不斷,卻逐漸從世人的目光中銷聲匿跡了。但巴蘭道夫人卻不甘寂寞消沉。作為捷克電影的代名詞,在國家危難之機,它別無選擇,義無返顧地與國家和民族風雨同舟,渡過那艱難的歲月。

  20世紀80年代末,捷克社會發生了深刻的變革。國家對電影的掌控也幾乎完全停止,資金投入大幅度削減,拍片數量也由每年的五十部急劇減少到十五、六部,捷克電影的處境令人擔憂。

  採訪導演FA博拉貝克:“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捷克電影人不知所措,看不清社會的發展方向。”

  採訪製片人帕維爾斯特納德:“電影業直接走向市場,剛開始電影人很難適應這種變化。”

  採訪文化部新聞官員哈娜女士:“以前沒有獨立製片制,所有電影人都是國家職工,可以説一夜之間,這些人都不得不成為獨立的電影人,他們紛紛成立了自己的電影公司。但他們遇到的最大問題是如何籌集資金。”

  這一時期,前三十年被禁映封殺的一百二十部影片紛紛被解禁公映,在捷克社會引起了巨大轟動。正是這些解禁片的票房收入支撐著捷克電影渡過了困難而尷尬的時光。而這恐怕是那些當年的創作者們始料不及的。

  採訪市場經理納托斯福博斯基:“1992年巴蘭道夫電影廠成為私人公司,起初由電影人接手,後來被鋼鐵集團收購,現在可能會再次轉讓給更大的投資商。以前這裡有2500名員工,包括導演和演員,而現在只留下450人,不再雇傭藝術創作人員,只保存了幾個職能部門。”

  面對現實,迅速適應新的局面和遊戲規則,捷克導演揚斯維拉克、博拉貝克、製片人帕維爾等人是其中的僑僑者。他們的重要作品仍然選擇在巴蘭道夫拍攝。而這時的巴蘭道夫也已調整好心態,重新將自己定位,在新時期擔當起新的角色。

  採訪市場經理納托斯福博斯基:“我們和大多數西歐的電影廠一樣只提供場景,化粧,服裝,道具,音響,錄音和資料等方面的服務。我們現在的經營理念中,贏利是最為重要的目標。”

  目前巴蘭道夫已擁有11個攝影棚,其中有3個專門用於製作電視節目。一年有40到60部電影在這裡拍攝。其中大部分影片來自國外,美國的許多大製作,也為巴蘭道夫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益。

  越來越多的影片把布拉格當成了外景地的首選,因為這裡畢竟有著“歐洲中的歐洲”,“歐洲建築博物館”的美譽,而且製作成本和人力資源相對便宜。

  例如湯姆克魯斯主演的《碟中碟》第一集,《莫扎特傳》、《布拉格之戀》,《武士傳奇》,還有成龍主演的《上海騎士》和中國影片《布拉格有張床》等等,相信觀眾對影片早已熟悉,但也許不會想到這些影片也都是在布拉格的巴蘭道夫拍攝完成的。

  為了滿足來自世界各國的攝製組不同的要求,這裡龐大的服裝,道具,置景車間,庫房,收藏了幾萬件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服裝,用具,儼然成了一座規模可觀的博物館。

  因為採訪的需要,我們前後三次來到巴蘭道夫,每一次的訪問都有新的感受和認識。多少年來,巴蘭道夫與捷克電影同呼吸、共命運,見證了捷克電影發展的坎坷歷程,同時也期待著它的再度輝煌。

  布拉格有很多名勝古跡和人文景觀,在布拉格的街頭,一本本旅遊指南在向來自世界各地的遊人們兜售。但它們似乎忽視了巴蘭道夫這個曾經光輝的名字。至今在許多捷克電影人的心目中,這裡——仍是他們的精神家園。巴蘭道夫仍然寄託著無數捷克人的光榮與夢想。我們向巴蘭道夫道別,更向勇敢而執著的捷克電影人表示我們由衷的敬意!

責編:趙蕾 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