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貢,我們的日程依然很緊,沒有更多的時間去比較這裡與河內的不同。放下行李。我們馬上就趕去採訪。我們今天要見的是越南最著名的人民演員霞江。
走進一座老式的公寓,在三樓上的一扇門前停下。這是一間非常寬敞的房間,窗前,一位女子正在畫框前作畫,她就是霞江。對於我們的來,霞江顯得很興奮。就仿佛是一位目前見到了剛剛回家的孩子。
霞江:“我真的感謝中國中央電視臺對越南電影和對我這樣的關注,昨天我收到越南電視臺的電話,我真的很驚訝,因為很長時間了,我沒有參加拍電影,所以也很少有機會可以跟同事交流和見面。”
霞江是在戰火中成長起來的越南第一代電影演員。藝術世家出身的她,從十幾歲起開始拍電影,曾經與各個時代的導演合作過。雖然她已進入暮年,但我們仍然能感受到她昔日的風采。她主演的影片曾鼓舞過千千萬萬的百姓和士兵。
霞江:“那時候越南老百姓對電影真的很喜愛,特別是年青人,他們準備參加軍隊的時候,他們都很希望看到一部越南電影。那時候有一些電影在戰爭的過程中就開始拍攝,比如《阿藤的樹林》和《十七度山上的日日夜夜》,就是我們在戰爭的時候拍攝的,那時候美國軍隊正侵略我們,他們天天在北方扔炸彈,情況很惡劣,我當時還懷著孕,但那時只想著自己熱愛的藝術,想著老百姓對我們電影的渴望。所以我一直努力努力。”
她的努力獲得了巨大回報,五六十年代,她主演的很多影片都曾被選入參加東歐的國際電影節,她主演的《四後姐》還在莫斯科電影節獲得了銀獎。當時,霞江就仿佛是越南電影的形象大使,曾代表越南訪問過很多國家,也曾多次訪問過中國,與中國老一代電影人于藍、秦文等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如今,霞江已息影多年,對過去的回憶是她今天生活的支柱。
霞江:“那時和中國一樣,越南也需要油票和糧票。但胡志明主席下命令,對演員有特別的對待,每個月加一點糖和牛奶讓演員有足夠營養。我們演員每次想到這件事都特別感動,因為胡志明主席是特別忙的人,有很多事要處理,可他還這麼關心演員的生活,想辦法讓我們可以保留青春和魅力,特別是在鏡頭前面表演的時候。”
十年以前,霞江告別了自己的演藝生涯。在她最後參加的一部電影裏,她扮演的女主人公犧牲了。在此之前,她從沒有演過死去的角色,她象徵性地將這部片子作為自己告別影壇的終點。對這樣一位有成就的老演員來説,能下決心這麼做是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決心的。但她做到了。離開自己熱愛的銀幕,離開了熱愛自己的觀眾,她現在的生活是寂寞的。特別是幾年前,她的作小提琴家的丈夫先離她而去,她學鋼琴的女兒也去了英國深造,家裏就剩下了她一個人。可是,她沒有抱怨,而是將自己對藝術的情感給予了繪畫。但是從她的眉宇間,我們能體會到她的寥落。對過去的回憶是她今天生活的支柱,當她翻箱倒櫃,給我們翻找老照片、並耐心地給我們講解每一幅照片時,我們強烈的體會到她是多麼懷念她的觀眾啊!
霞江:“一個演員永遠不能滿足自己的工作,渴望演的角色永遠在前面。”
車行使在西貢嘈雜的街道上,可我的心卻依然停留在霞江的畫室裏,在玉琨的咖啡屋裏,在紅安的書桌前。我的確被他們的謙和、賢淑,他們的忍耐力和他們的才華所打動。她們是熱帶雨林孕育出的女人。
紅安、玉琨和霞江,這三位電影人嫻靜、平和的舉止深深地留在了我們的記憶裏。他們是越南電影的驕傲,他們言談話語間流露出的執著正是越南電影的希望之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