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頻道 > 相聚——《流金歲月》 > 正文

編創隨感 

央視國際 (2005年11月08日 17:57)


  隨感一:關於趙煥章

  上海電影製片廠導演。代表作品 :《新風歌》《風浪》《海之戀》《這不是誤會》《八仙的傳説》《喜相逢》 農村三部曲《喜盈門》《咱們的牛百歲》《咱們的退伍兵》先後獲得中國電影金雞獎、百花獎、文化部優秀影片獎、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 解放軍文藝獎;

  趙煥章導演的影片別具一格,他把鏡頭對準農民,貼近生活,鄉土氣息濃郁。他的影片就象穿土布衣的老農站在田頭坑邊和鄉鄰們聊天談心,有一種樸素的親近感,詼諧的風格色彩也為群眾所喜愛。他的影片在中國影壇,尤其是在鄉村觀眾中獲得生命力。

  電話採訪遠在上海的趙煥章導演,電話那邊傳來的是熱情、爽朗的聲音,我在想:生活中的趙導演是什麼樣子呢?這個疑問直到錄象的前一天才解開:錄象前一天,趙導演和幾為外地來的嘉賓在吃飯,我遲到趕來的時候,抱歉的跟趙導道歉問好,爽朗的笑聲再次響起:“哎呀,辛苦,辛苦,謝謝你們”,還一邊拍我的肩膀,我有些“受寵若驚”!

  和氣、熱情的趙導演在節目錄製結束時説的話我永遠銘記:“讓我們一起支持《流金歲月》為中國電影做的這件有歷史意義的事情”——是激勵、也是鞭策!


  ●隨感二:關於汪寶生

  長春電影製片廠演員,曾經在《長空雄鷹》《自豪吧,母親》等影片中扮演過一系列軍人形象。《咱們的退伍兵》中扮演男一號:方二虎

  在《赤橙黃綠青藍紫》《紅牡丹》的錄製現場,我見到了汪寶生老師作為姜黎黎的丈夫、節目的特別觀眾侃侃而談,心想:這個人做嘉賓會是什麼樣子呢?

  終於要錄製汪老師主演的影片了:《咱們的退伍兵》。雖然寶生老師就在北京,可是忙於拍戲的他也只能與我們做電話採訪,這又有了他對我們的一再道歉。

  隨口哼唱的山西民歌《親圪蛋下河洗衣裳》、看到海魂衫時驚訝激動的眼神、喝小米南瓜粥時的興奮、講到丁一與陳裕德時的深情……都證明著汪寶生老師對《咱們的退伍兵》的最愛。

  後期製作的過程中,幾次和寶生老師打電話,電話裏的他總忘不了囑咐我:“回來把你們節目刻張盤給我啊,一定別忘了!”——呵呵,怎麼會忘呢?


  ●隨感三:關於溫玉娟

  空政話劇團演員。在《火熱的心》《凱旋在子夜》《班禪東行》《喜盈門》《咱們的退伍兵》《一代廉吏于成龍》《結婚十年》等一系列話劇、電影、電視劇中有過出色的表演。《咱們的退伍兵》中扮演啞女。

  關於溫玉娟老師,有四個關鍵詞:對不起、淚水、多吃點、謝謝。

  錄製當天的上午,我給溫老師打電話,準備再最後確定核實時間以及告知我們錄象的位置,沒想到電話那邊卻説:“哎呀,糟了!我把時間給記錯了!我在昌平呢!對不起!對不起!幾點,來得及嗎?我馬上去!”我一邊安慰,一邊説我們的行車路線。結果,下午兩點錄象,12點,溫老師到了,第一個!來了之後,又是一連串的“對不起!”

  20年前,溫玉娟老師在劇組過過一個難忘的生日,當我們拿出準備好的生日蛋糕送給溫玉娟的時候,她的一番話,讓人心酸:

  “一説20年前我覺得我心裏面酸酸的,我在劇組過過很多次生日,那個劇組算是過的最有意義的生日,我們住的那個地方,很艱苦,屋子中間有個土灶臺,那個土灶臺平時也不生火的,那麼那天我也不知道,拍我的戲走了,丁一在家裏面,她大清早的出去,到山前山後買了菜、還買的雞、買的山楂,等我回來的時候,她做了那麼多豐盛的菜,叫來大夥坐在一起,給我過的生日,我是永生難忘,但是今天丁一大姐不在了……”淚水緩緩流出。

  錄製結束後,忙了一天的我終於可以喝點水、吃些東西了。和各位老師圍座在一起,菜剛一上來,溫老師就給我夾菜:“趕快吃,多吃點兒,多吃點兒,你別管我們!”我每次把筷子放下,她都要“瞪”著眼睛對我説:“別管我們,多吃點兒!”——真是感動!

  做後期的過程中,與溫老師通電話,每次她都感謝我們的欄目組,問大家好,話語之中的真誠,絕對百分百!

  ●隨感四:其他

  錄製節目的前前後後有很多讓我印象深刻的事情:從山西農村趕來的王雁冰、從煙臺外景連夜回來的王麗媛、請假來的楊迪昌,雖然在影片中戲份都不多,但都風塵僕僕的來到《流金歲月》現場,“我真的就想再見見這些20年前的老夥伴、老朋友!”

  結尾處,溫玉娟的淚水,汪寶生的深情更讓我們能夠感受《咱們的退伍兵》劇組成員的深情厚誼,為那兩個已經離我們遠去的臉孔:丁一、陳裕德……

  如果説《咱們的退伍兵》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年輕的退伍兵回鄉帶領鄉親們共同創致富的故事,那麼,20年後,影片主創人員在《流金歲月》的濃情相聚,則讓我們見識了一個劇組20年深情不變的友誼。


  ●隨感五:關於影片:

  《咱們的退伍兵》和《喜盈門》、《咱們的牛百歲》一起,被稱為“農村生活三部曲”,在20世紀80年代風靡一時。不僅是農村觀眾歡迎,城市的觀眾也是厚愛有加。即使今天看來,影片依然有很大魅力讓人目不轉睛,味道無窮。

  上海電影製片廠身處國際化大都市,在20世紀後半期拍攝了《農家樂》《枯木逢春》《鳳凰之歌》《喜盈門》《咱們的牛百歲》《咱們的退伍兵》等一大批優秀的農村題材影片,可是,今天,除了回看這些20年前的“農村生活三部曲”,我們似乎很難再看到優秀的農村題材影片了。是市場經濟下電影運作的商業化?還是電影人對農村觀眾與題材的忽略?農村題材影片何時能風光再起呢?

責編:趙蕾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