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頻道 > 相聚——《流金歲月》 > 正文

《芙蓉鎮》

央視國際 (2005年11月08日 15:23)

  評析電影《芙蓉鎮》

  電影《芙蓉鎮》是我國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一部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品,也是導演謝晉的一部有力的代表作,謝晉是中國電影史上泰斗級的人物,他的作品得到了國內外數以億計觀眾的承認和喜愛,被海外影評家們譽為"當今國際影壇上最有名望的中國人"!謝晉的影片充滿著人性、人情、人道主義精神,具有深刻的內涵和鮮明的個性,他曾説過:"我深信一部影片必然傾注導演最大的激情,是藝術家人品、修養的結晶,也是一次生命的燃燒。""我拍影片更多地追求美育作用、警世作用 ,希望對祖國、對人類貢獻美!"

  就是在這樣的觀念引領下,謝晉導演在20世紀80年代執導了著名影片《芙蓉鎮》,它以一個小鎮上幾個普通人物在"文革"前後十幾年裏命運的變化,從他們的個性不同程度的被扭曲、被異化,向人們展示了小人物在社會變革大潮中的踉蹌足跡,以此來探討極左思想的淵源,來反思民族的歷史。由於《芙蓉鎮》刻畫了"文革"的動亂歲月,在當時曾引起很大爭議,但謝晉力排眾議,完成了這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推動了思想解放和對動亂歲月的思考,並用藝術的形式向世人宣告了動亂歲月的終結。

  《芙蓉鎮》將道德批判與歷史批判融為一體,以人物命運的變遷傳達出深廣的社會內涵,揭示了極左路線給人民造成的災難,富於人道主義精神。影片繼承和發揚了我國現實主義電影的優良傳統,取得了雅俗共賞的社會效果。這是第10屆百花獎評委會對這部電影所做出的評價。

  《芙蓉鎮》通過芙蓉鎮上的女攤販胡玉音、"右派分子"秦書田等人在"四清"到"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運動中的遭遇,對中國50年代後期到70年代後期近20年的歷史做了嚴肅的回顧和深刻的反思。芙蓉鎮上的風風雨雨正是中國當代社會歷程的縮影。編導者採用近乎編年史的手法,通過眾多人物的升沉榮辱表現了各式人物在歷史面前的真實面目,與《活著》一樣細膩又激烈地描寫如何在變遷的環境中保持美麗與優雅的好電影。純粹的人性貫穿全片,放射著耀目的光芒,令人難忘。謝晉在片中把樂觀與絕望,欣喜與悲傷,平靜與混亂,真實與虛假編成絕妙的織體,平衡,精緻,乾淨,暗地裏又涌著股濃烈的激情,氣韻非凡,渾然天成。

  記得看《芙蓉鎮》時,看到胡玉音和秦書田依偎細語、相擁而眠的時候,一位朋友就説:"愛情還是很美好的嘛!"其實我也覺得王秋赦和李國香擁抱的那場戲也很富於人性味道,對於這兩個用冷漠的政治面孔異化自己的人來説,人性底色的外露,哪怕是摻雜了一些猥褻,也還是讓我們看到了人性裏脆弱的部分。

  對於我們這代沒有經歷過文革那場動亂的年青人而言,《芙蓉鎮》無疑從另外一個側面給我們補了這一課。這部電影和導演謝晉以往的影片風格很像,同屬於"哀而不怒"的電影。正是因為這個風格,讓我們這一代,通過這部影片,可以很客觀的看到當年的一些歷史情況。

責編:趙蕾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