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頻道 > 相聚——《流金歲月》 > 正文

我和我的電影

央視國際 (2005年11月08日 15:11)

  《城南舊事》,吳貽弓導演,1982年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

  我童年的《城南舊事》

  週末的早上格外清靜,早上出門的時候,院子裏沒有一個人,闖入眼簾的是鋪天蓋地的黃葉,院子裏的銀杏樹在一夜之間改變了季節,也改變了我的心境。半年來的匆匆忙忙,為前途和事業的奔波勞累,一瞬間在我的世界裏全部消失,我似乎到了一個夢境,忍不住踏著鋪滿黃葉的路往前走,撿起地上的葉子端望,那落葉似乎不是蕭瑟而是一種詩意,就如同《城南舊事》裏的離別和無奈,都不是枯燥的、無望的生活寫照,而是詩意、散文化的寫真。我早已忘記小的時候奔跑追逐的放影人的模樣,但是卻記得他放映的每一部電影;已經不記得很多那時候看的很多電影的情節和人物,但是卻記得《城南舊事》裏的瘋子和英子。還記得那首傷感的《長亭外》。這黃色的天地似乎屬於那個時代的。

  《城南舊事》這部我兒童歲月裏的電影,它的意境是我一直在找尋的,那長亭外古道邊的風景,那趴在黃包車上回望的英子的眼神,那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見,那和我一樣大小的英子,卻在幽怨纏綿的情感綿延中告別自己的童年,離開了我的世界,留給我得滿是對童年易逝的恐懼。如果你看過這部電影,你應該也記得英子純真的眼睛裏,大人們的故事吧。瘋子、偷兒、宋媽,他們一個個走進英子的世界,又匆匆的離開,一次次相逢又離別,最後,連爸爸也離開了英子,英子的童年便在這樣的相逢離別中結束了。那首結束時的童謠,似乎是英子內心的聲音,不是悲苦,也不是憂鬱,是兒童對這個世界的不解和無奈。

  好電影帶給人們的便是如此的浮想聯翩吧,那是我記事以來印象最深刻的電影,大抵也是因為自己是感性的,喜歡那種散文化的風格,喜歡那種如潺潺流水一樣,怨而不怒的情感書寫方式,抑或是電影表達的神奇世界,吸引了我。而今電影技術在不斷進步,但是像那樣好的電影卻很鮮見,很多電影學習西方表達方式,一味的強烈刺激衝擊我們的審美疲勞,卻不見傳統的含蓄的有文化韻味的如《城南舊事》一樣的電影來喚醒大家對於中國電影文化的記憶,中國的電影人應該翻翻我們的歷史了。

  好的景色還是要留住的,空嘆息怕眼前光景也不等人,夾一片葉子在書中吧……

責編:趙蕾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